臺灣民眾黨的成立與分裂-以《灌園先生日記》中的社會關係網絡為主的觀察/李宗信(Chung Hsin Li);林芳苓(Fang-Ling Lin);顧雅文(Ya-wen Ku)
以數位人文方式探析《金瓶梅詞話》之「酒」事/簡凡雅(Fan-Ya Chien);柯皓仁(Hao-Ren Ke)
臺語文字如何寫?從楊守愚小說看歌仔冊與臺語書面用字/蕭諭禪(Yu-chan Hsiao)
請銘與撰銘:以數位工具分析南宋周必大碑誌文的人際網絡/廖安婷(An-Ting Liao)
《馬偕日記》數位人文資料庫的建置與應用/胡其瑞(Chijui Hu)
歷史GIS在臺灣:回顧與反思(1990-2020)/顧雅文(Ya-wen Ku);李宗信(Chunghsin Li)
神遊香境:曾文溪下游遶境的村廟交陪網絡空間分析/陳冠妃(Kuan-Fei Chen);侯瑞哲(Rui-Zhe Hou)
在巨觀與微觀之間:DocuSky於臺灣人權檔案研究的應用/洪一梅(I-Mei Hung);林淑慧(Shu-Hui Lin)
土地申告書時空檢索資料庫的建置與應用/李宗信(Chunghsin Li);廖泫銘(Hsiung-Ming Liao);許世融(Shih-Rong Hsu)
Language Model Assisted OCR Classification for Republican Chinese Newspaper Text/Konstantin Henke;Matthias Arnold
Linked Data Relationships in Chinese Rubbings Data/Margaret E. I. Kipp;Li Yang
詞嵌入應用於佛學研究—兼論詞嵌入模型評估/黃淑齡(Shu-Ling Huang);王昱鈞(Yu-Chun Wang)
淬煉於歐—中國共產黨革命領導人與旅歐中國共產主義組織/林如蓮(Marilyn Levine)
TEI作為近讀教學工具的優勢與挑戰:以「文學作品讀法」課程為例/吳怡萍(Yi-Ping Wu);馮蕙嫻(Hui-Hsien Feng);阮家慶(Jia-Cing Ruan)
遊方與佛教傳播:歷代僧傳移動與空間的數位人文研究/劉苑如(Yuan-ju Liu);蔡秉霖(Ping-lin Tsai);邱琬淳(Wan-chun Chiu);謝獻誼(Xian-yi Xie)
基於聚類校對和輕造字的古籍數字化方法與實踐/釋賢度(Xiandu Shi);張曉冬(Xiaodong Zhang)
一種多模型融合的中文古籍OCR後處理方法/釋賢超(Xianchao Shi)
基於深度學習方法之佛教引用句推薦系統/釋廣慧(Guanghui Shi);王昱鈞(Yu-Chun Wang);洪振洲(Jen-Jou Hung)
Adopting RDF at a Large Humanities Digital Library: Lessons From a Challenging Success/Elie Roux
TEXTCOURT: Developing a Digital Approach to Chinese Court Drama/Tian Yuan Tan;Ewan Macdonald;Ming Tak Ted Hui
近代史地理資訊平臺的設計、建置與應用案例/鄭碩(Shuo Zheng)
DocuSky的二元關聯視覺化呈現工具/杜協昌(Hsieh-Chang Tu)
數位人文「文本空間化」的實證研究:以詩歌、傳記、日記為例/彭逸帆(Yi-Fan Peng);白璧玲(Pi-Ling Pai);薛化元(Hua-Yuan Hsueh);劉昭麟(Chao-Lin Liu)
臺灣原住民族神話傳說的數位人文研究:以《蕃族調查報告書》為分析/張素玢(Su-bing Chang)
資料庋用之前:軍歌資料庫的數位建檔歷程/黃千珮(Chien-Pei Huang);蕭頌主(Song-Zhu Xiao);黃芮盈(Jui-Ying Huang)
「DocuSky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台」專刊導言/洪一梅(I-mei Hung)
DocuWidgets: Enhanced Toolkits for DocuSky/黃志揚(Chih-Yang Huang);項潔(Jieh Hsiang);杜協昌(Hsieh-Chang Tu)
《朝鮮王朝實錄》在DocuSky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台上的移植及意義/陳冠霖(Chen, Kuan-lin)
一個數位人文內容研究的文本擷詞工具/杜協昌(Hsieh-Chang Tu)
以DocuXML格式實現多文本間的對讀/賴思頻(Sih-Pin Lai)
批次標記工具的理念與實踐:以DocuSky批次標記工具標記和合本《聖經》為例/胡其瑞(Chijui Hu)
以DocuSky平臺閱讀《洛陽伽藍記》/曹德啟(Te-Chi Tsao)
應用自動文字探勘於臺灣中文饒舌音樂歌詞之研究/韓怡臻(Yi-Chen Han) ; 柯皓仁(Hao-Ren Ke)
再探公立臺中中學校建校運動:以捐款人群體為核心的觀察/鄭碩(Shuo Zheng) ; 張隆志(Lung-chih Chang)
臺灣客語語料庫建置與客語詞彙使用初探/葉秋杏(Chiou-shing Yeh) ; 賴惠玲(Huei-ling Lai) ; 劉吉軒(Jyi-Shane Liu)
以佛學研究需求為核心的線上對讀工具需求分析及系統實作與評估/洪振洲(Jen-Jou Hung) ; 李志賢(CHIH-HSIEN, LI)
論宋白(936-1012)〈宮詞〉百首的字詞運用及其文學意義/陳漢文(Hon-man Chan)
性別、期刊與社會網絡:「婦女期刊作者研究平台」的介紹及應用/葉韋君(Wei-chun Yeh);連玲玲(Ling-ling Lien);陳建安(Chien-an Chen);林明宜(Ming-yi Lin)
可視性社會關係網絡輔助文學流派界定方法探析-以桐城派文人群體為例/邱詩雯(Shih-Wen Chyu)
中央研究院數位人文研究平台之發展與應用/王祥安(Hsiang-An Wang);李祐陞(You-Sheng Lee)
用於中國歷史研究的網路基礎設施:對相關探索的建議和展望/王宏甦(Hongsu Wang) ; 徐力恆(Lik Hang Tsui) ; 包弼德(Peter K. Bol)
DocuSky與民間故事型態分析/胡其瑞(Chi-jui Hu)
以文字探勘技術分析臺灣四大報文字風格/余清祥(Ching-Syang Jack Yue) ; 葉昱廷(Yu-Ting Ye)
基於歷史地理軟體的中國古典詩研究教學的新嘗試—以唐宋文學編年地圖平臺為例/周睿(Rui Zhou)
數位考證:人文學者的新素養/林富士(Fu-shih Lin)
Chinese Singaporean Temples: Digital Humanities Approaches to Frequency Lists of Sponsors/許多多(Xu Duoduo);丁荷生(Kenneth Dean);馬德偉(Marcus Bingenheimer);Francis Bond
羅家倫先生文存數位人文研究平臺之建置與應用/陳志銘(Chih-Ming Chen) ; 張鐘(Chung Chang) ; 徐志帆(Chih Fan Hsu)
從DocuSky談Metadata在數位人文研究中的設計與運用:以佛教石刻題記為範例材料/洪一梅(I-Mei Hung) ; 曹德啟(Te-Chi Tsao)
數位人文與時空資訊整合分析-個人歷史文本分析工具及其應用於明代倭寇研究之案例/白璧玲、 吳承翰、 蔡融易、 蔡宗翰、 范毅軍
話題建模在中國古代典籍分析中的運用/胡佳佳、 孟琢
數位文本詮釋資料的加值與應用-以DocuSky詮釋資料整合建庫工具為例/胡其瑞、杜協昌、陳琤
一種自動標點的方法與實現/釋賢超、方愷齊、釋賢迥、釋賢菊、釋賢碉、釋賢繼、釋賢大、釋賢奉、宋延淳
以代理人基模擬法進行作者辨別之研究: 以《約克郡悲劇》(A Yorkshire Tragedy)為研究對象/Brian J. Kokensparger
第18屆到第29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女歌手提名人創作角色分析/范蔚敏、唐牧群
以國際圖像互通架構為方法的佛教石窟與圖像之數位呈現、閱覽及標註/陳淑君、王祥安、凌宇謙
數位人文中的批判取徑:論數位科技對於主觀經驗之影響/Paolo Casani
以樹見林:視覺化莎士比亞作品《皆大歡喜》之角色路徑/Brian J. Kokensparger
從CBDB到TBDB:以《新修彰化縣志.人物志》為試金石/張素玢、李宗翰、李毓嵐、李昭容、顧雅文、柯皓仁、謝順宏
高等教育中的人文學和數位人文學/包弼德
計算思維與數位人文研究意涵/劉吉軒
從全文到表格:地方志職官志中職官資料之半自動擷取/彭維謙、程卉、陳詩沛
五代北宋山水畫的數位人文研究(二)—以「漁隱」主題為例/王平、鈕亮、金觀濤、劉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