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頁資料取自「原鄉踏查」第三屆全國小學網頁設計競賽作品「走尋大墩老藝師-布袋戲藝師蕭添鎮」(台中市南屯區大新國民小學)

布袋戲起源

清朝末年,法國人在中國看見布袋戲的描繪圖(局部)。(翻拍自沈平山/布袋戲/1986.10.10)

    • 布袋戲約產生於十七世紀。它的來源說法都不太一樣,文獻上記載,可能從傀儡戲演變而來,另外也有人認為布袋戲可能起源自大江南北流浪賣藝的「肩擔戲」。掌中戲的名稱來自其操作戲偶的技術,而肩擔戲則以其舞台結構得名。江湖賣藝的「肩擔戲」及其他同類型的小戲,遍見全國各地,而在各地方有不同的名稱,其演出形式也不相同。
    • 在富察敦崇(1906)的《燕京歲時記》說到:「茍利子即傀儡子,乃一人在布帷之中,頭頂小台,演唱打虎跑馬諸雜劇。」王克潼(1967)也曾記下相關演出情況:「『耍茍利子』設備簡單,僅由賣藝者,擔了一擔舊籃箱,沿街兜賣,如有人叫他演唱的話,花上幾個大銅子,就可以賣唱,拆開籃箱,搭起一座小舞台,圍以藍色小布幔,於是在台上就可以上演上那麼十來分鐘的一節『唐僧取經』等小故事。」
    • 以上記載有趣的是,兩人雖然相隔將近六十年,但對於「茍利子」演出記載如出一轍。這裡,可以看出布袋戲的原型就是所謂的「茍利子」:一人受布帷環佈,頭頂戲台,以布偶操演故事。街頭賣藝,故演出形式簡單,主要搬演一些歷史古戲,演出者一人必須擔任許多角色。當時賣藝實況,跟現在的舞台不太一樣,充滿「活動」與「流浪」的特質。

清朝中葉,太平天國的掌中戲(反清劇)。(翻拍自沈平山/布袋戲/1986.10.10)

  • 另外,在《定海縣˙方俗志》中,我們可以看到布袋戲的演出時機及類似表演形式的記載:「年節廟會所演出的戲,除了大戲之外還有兩種小戲:其一是大傀儡(大棚杖頭傀儡);其二是『獨腳戲』,其傀儡較小,只有一人獨演,其戲場像方匣,演者站在短凳上演弄,故又稱『凳頭戲』。」從上面幾種文獻的紀錄,我們大概可以了解布袋戲的起源與它原始的表演方式。

布袋戲傳說

文生戲偶

  • 在民間傳說中,認為布袋戲的來源,可能是在三百多年前,泉州有一個書生叫梁炳麟。每次考試都沒上榜,灰心之餘,前往九鯉仙公廟卜夢,夢中仙公在他手心寫下:「功名在掌中」。當他醒來時,他以為這次考試一定會中。怎麼知道命運捉弄人,仍然名落孫山,悲憤之餘,不再有求取功名之心。有一次遇見傀儡戲演出,心有所感。於是,自己雕木偶,以手掌代替提線的方式操弄戲偶,並自編劇本演出,藉以抒發心中的鬱悶。沒想到竟造成轟動,到處爭相聘演,他才領悟出「功名在掌中」的意義。

三塊合戲偶

  • 也有人說是梁炳麟屢試不中,怨天尤人,於家中製木偶把玩解悶,以其滿腹經綸,結合詩詞文章與稗官野史,編造戲曲,並藉偶人演出布袋戲,嘲諷時政,發抒胸中不平之氣。另一種說法是:有一落第秀才流落街頭說書,為避免拋頭露面,於是隔布簾講古表演,後因過於單調,所以加入木偶表演操弄,來增加戲曲效果。

布袋戲名稱由來

蕭添鎮演出後台照片

  • 在台灣的「布袋戲」,又稱「掌中戲」或「小籠」
  • 「布袋戲」這種名稱說法的由來有幾種不同說法,有人說,戲偶內體的衣服是用布縫成的,形狀像布袋;另一說法是:演出的人也把戲偶收於布袋中,方便搬運到各地演出,所以稱為「布袋戲」。也有人說,布袋戲演出時,舞台彩樓的布圍下,通常有放置布袋,並且用竹竿架起,上面可以放置戲偶,而出現布袋戲的名稱。

鄭春玉示範操偶動作

  • 布袋戲又稱為「掌中戲」是因為表演的人利用手掌撐住戲偶操弄表演,因此才有這樣的名稱。
  • 至於「小籠」的名稱,則是相對於由真人扮演的戲劇「大籠」,以真人演出的戲劇,所使用的戲服、盔帽、道具都比「木偶戲」來得大又多,用來收裝這些物品的箱子自然比木偶戲的箱子大。因此,真人表演的戲劇稱「大籠」,木偶戲則叫「小籠」,就是這個緣故。

布袋戲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