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W常见危险海洋生物图鉴。❗=高度危险 ⚠️=中度危险
蓝环章鱼美丽而致命,栖息于澳洲各地的岩石潭和浅礁。蓝色环通常只有在章鱼受到威胁时才显现出来,大部分时间看起来和普通的褐色章鱼一样。尽管体型小,它们唾液中的毒液足以在几分钟内致死26名成年人。它们咬伤可能会导致瘫痪和呼吸停止。在看到它们时,最好别碰。如果怀疑被咬,立即呼叫000!包扎咬伤处阻止血液流动,让被咬者尽量保持安静。如果伤者停止呼吸,要进行心肺复苏(CPR),一直持续到医护人员赶到!
蓝瓶僧帽水母是澳洲海域最常见的螫刺源,1/6的澳洲人曾遭遇过。被它的触手螫到,可导致剧痛。受伤时,不要擦拭伤口,要迅速用海水冲洗。将受伤部位放入温热的水中,持续20分钟。若无热水,可用冷敷或冰袋。若症状持续,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吉布尔是一种小型透明钟形水母,直径1.5-3厘米,四条5-15厘米长的触手。它们在水中难以察觉,可能形成大群。吉布尔螫伤一般不致命,症状包括细长痕迹、红肿皮肤、有时痒,尤其是在儿童或嫩皮肤上可能有轻微疼痛。螫伤后,清除触手,用醋涂抹,冷敷十分钟或直到疼痛减轻。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寻求医生咨询。不要用沙子擦拭或尿液浇灌螫伤处,可能会加重伤害。
小紫红刺是一种小型蘑菇钟体水母,直径2-6厘米,钟体覆盖有疣状突起,呈粉红或紫红色。有8条长10-30厘米的淡褐色触手。常见于澳大利亚水域,偶尔有大群涌入悉尼地区。急救措施包括清除触手、用海水清洗受伤区域、将被螫区域浸入救援者能忍受的热水中保持20分钟,如果热敷无效可用冷敷或冰敷,症状持续时寻求医疗协助。有趣的是,紫红水母在夜晚受到刺激时,紫红小刺水母能够发光。
狮鬃水母是世上最大水母之一,其圆盘状钟体可达1米宽,“狮鬃”细触手数量众多,可长达10米。触手能给小鱼提供扇性的庇护所,因为很少有动物敢靠近大型的狮鬃水母。它们细小而长的触手对于游泳者和潜水者往往难以避免。最好远离它们。如果被螫到,可使用冷敷包缓解疼痛,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
箱鲀鱼是一种淡黄色至褐色的方盒鱼,身上有大的暗黄色至褐色斑点,皮肤的手感像硬塑料。雄性成熟后,斑点会消失,身体变成淡蓝色,带有黄色色调,鳍呈淡蓝色。箱鲀鱼不宜食用。尽管肉没毒,但某些品种的箱鲀鱼在受到压力或威胁时,会从皮肤分泌有毒的黏液(ostracitoxin)。
参考资料:
Beach Safe - Marine Creatures by Australian Government
Jellyfish, anemones and corals © The Australian Museum 2024
Molluscs © The Australian Museum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