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山砲陣地位在山后民俗文化村後面的獅山,是現存唯一的坑道式榴彈砲陣地,又名為震東坑道,取「威震金東」的意涵。
位於金沙鎮的馬山,距對岸的角嶼僅2,100公尺,退潮時更只有1,800公尺,是金廈兩岸最靠近的據點,在過去是觀測對岸海上活動的軍事要塞,有「天下第一哨」之稱。
太武山位於金門島中央,雖然海拔高度僅有253公尺,但已是金門的最高山。太武山是八二三炮戰重要紀念地,除了可以登高望遠、健行外,山上更充滿人文景觀,像是:毋忘在莒、海印寺,都是金門特色景點。
來到金門,如果想看到完整的古厝聚落,一定不能錯過位在金沙鎮的山后民俗文化村!
這群建築完成於清光緒26年(西元1900年),為旅日僑領王國珍、王敬祥父子經商有成,號召族人闢建而成,佔地相當廣闊,包括16棟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1棟學堂建築及1棟王氏宗祠共18棟,合稱為「十八間」。
「船型堡」(E-037)位於金沙后扁湖山灣海濱,堡高三層,地下有坑道連接左右側伏地堡,因碉堡外觀宛如一艘戰艦而得名,又被稱作「湖山堡」;船首朝岸上,呈現大船上岸的有趣景象,曾經支援寒舍花(E-034)和后扁(E-042)上下兩個據點,是有欺敵作用的碉堡。
沿著玉章路上太武山於近海印寺之處,就可以抵達由蔣中正總統親頒題字的「毋忘在莒」勒石,用這四個字來激勵戰地軍民,期勉效法戰國時代齊國田單以寡敵眾的精神,努力開創生機。臨崖而立的石刻,高有數十丈,為金門最著名的地標之一,現在成為遊客們爭相合影之處。
頗具詩意的地名由來,原來是有三片花瓣,後來因為地勢險要,國軍在島上構築了碉堡,但不幸被對岸水鬼摸掉,當時國軍廢哨,便將碉堡炸毀,兩片花瓣因而散落,只剩下一片花瓣。
更有著動人的風水傳說,「寒舍花」的名稱也數度被當作猜謎謎底,其謎面就叫作「貧女」,與寒舍花一詞恰好互作對應,是極具金門文化及地理觀的有趣謎題。
楓香樹型優美,四季分明的特色,在適逢生長季節的春、夏時期,新綠的樹葉透著陽光,讓人身處其中感受滿滿生命力,行走其間,陣陣楓香撲鼻,心曠神怡。
十一月至一月葉子開始轉黃或變紅,整個林間則透著浪漫,即使冬季無葉,樹型優美的楓香林卻有另種蕭瑟的美感。在碧山即有大片楓香林,不同時期到訪都有不同的自然感受。
位處鹽場大門左前側的雄性風獅爺,坐西北向東南,身高140公分,寬68公分,深70公分,地當村莊入口處,也是村中漁鹽之利對外販售的重要窗口,鎮煞祈福是這尊風獅爺最大的職責所在,祂既可以擋路沖,也能鎮水尾之煞。臉部神情威武,右手持筆,左手拿帥印,胸前佩掛示警用的鈴鐺,一副氣定神閒、指揮若定的神情,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態勢,創作者精湛圓渾的雕刻技巧充分展現無遺,也是藝術工作者寫生的最佳素材,特別是葫蘆造型的雄性器官,看過的人都會不自覺莞爾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