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大眾眼裡,太空科技泛指火箭、衛星、太空船、太空站等等大型科學酬載與設備,發展太空科技讓人類得以將視野從地球提高到外太空(Space),從冷戰時期開始,美蘇的太空競賽使得太空科技的發展速度快速增加,不過當時發展太空科技最主要的目的是展示武裝實力,當時的火箭等設備也都是從洲際飛彈改裝而來,並非是為了科學探索而發展太空科技。隨著蘇聯解體,人類發展太空科技的步伐稍稍放慢了下來,不再執著往太空發送載人飛船,也不再把太空科技視為第一優先發展領域。
不過隨著現今社會富裕,基礎發展逐漸達到飽和,與地球環境達到上限,開始有越來越多民間企業發展太空科技,例如SpaceX、Blue Origin 等公司的許多最為讓現今社會對於太空領域有了新的重視與了解,也有越來越多國家開始發展自己的太空科技產業,除了傳統的NASA、ESA之外近期還有JAXA、ISRO、TASA也有了許多計畫成果。
台灣的太空產業發展於1990年代,當年行政院成立國家太空計畫室籌備處作為發展太空計畫的官方單位,到了2005年更名為國家太空中心,正式將太空科技發展納入國家主要發展之科技領域之一,在這30年裡政府提出了第一、第二、第三期太空計畫,提供了更多的資源讓台灣的太空科技能往更全面與高深的層面發展。
在這裡我們將初步的介紹太空科技,例如台灣/世界知名衛星、立方衛星、火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