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太空輻射探測儀於台灣時間今天下午2時11分搭乘日本太空新創公司ispace的HAKUTO-R Mission 2 登月小艇,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透過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發射,中央大學師生也在校內的科學四館觀看直播,現場歡聲雷動
印度科學研究院開發出可自我修復的月球建材技術,利用細菌 Sporosarcina pasteurii 修補裂縫,提升磚體耐用性。研究透過高溫燒結製作強化磚體,並以含菌漿液填補裂縫,使其產生碳酸鈣並恢復強度,能耐攝氏100至175度。未來將隨印度「加甘央號」任務進行太空測試,驗證其在微重力下的可行性,為建構月球基地邁出重要一步。
亮點:
自我修復技術
高溫耐受性
生物製造技術
美國因俄烏戰爭對莫斯科實施大規模制裁,但太空領域仍是雙方少數持續合作的領域之一。德米崔耶夫曾表示,俄美雙方未來有望在北極地區以及俄羅斯稀土開發項目上展開聯合投資。
科學家運用韋伯望遠鏡,在太陽系外行星的大氣層探測到地球上僅由生物過程產生的氣體的化學指紋,他們說,這是系外行星可能存在生命迄今最有力的「跡象」,但也有人表示質疑。
英美研究小組利用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在K2-18b大氣層中發現兩種化學物質的跡象;這兩種化學物質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顯示存在外星生命的「生物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