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引x典範
#設計的空白 #開放的討論 #即時的反思
#設計的空白 #開放的討論 #即時的反思
藍鵲總團長在課程中跟我們分享了他的教案
到底這藍鵲為何能創立親子團並德高望重呢?
整天活動分三個部分,三個活動結束都有跟孩子做整理,將聽到的整理如下:
藍鵲與孩子討論為何晚到,晚到的小鹿其中一位是小隊長,藍鵲馬上拋出小隊長該負的職責是什麼? 確認這位小隊長不想擔任該次職務,接著建議小隊隊員從新討論是否需從新推舉,找出想承擔的小隊長。
以上是徒步旅行前的討論,導引員的任務在活動過程中引導與反思,但要引導什麼?反思什麼?
呵,就是你的生命態度、生活態度、你對大地的態度。
親愛的未來炫蜂團的導引員,給自己一點時間好好整理自己,你想跟孩子分享的、讓孩子帶得走的能力是什麼!
繼續喔~~
先跳到當天活動結束墨魚帶我們去高鐵的路上,忙了一天的藍鵲說:『每次活動結束,我都會再反思,若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第一階段活動討論完,接著是赤腳旅行。墨魚帶路,藍鵲走在前頭,成一路縱隊, 行進中不可超過藍鵲,若要交談音量請控制在對方聽到就好,走了約一個多小時。一路幾乎上坡,尤其在最斜坡藍鵲還喊“我們小跑步”。
( 這樣的速度若與南一鹿比較,南一鹿可改南一龜了,哈哈。)
有一帶領非常值得分享,
好,引發小鹿覺得這是件好玩的議題的動機後,藍鵲問:『這過程中不管是讓你很舒服的或不舒服的,剛剛是誰講冷笑話的,是海寶是嗎?好,雖然他的冷笑話很不好笑,但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他那裡,會覺得他的笑話真不好笑,但這人很好笑。笑出來的時候,還記得腳在痛嗎,從這過程當中你學到什麼?』一小鹿說:『用快樂來忘記自己的悲傷』
藍鵲開心且肯定的回應:『喔~~,好有哲學的一句話。』
另一小鹿說:『適時的轉移注意力!』
藍鵲接著:『會讓你暫時忘掉痛苦,是嗎。』
講冷笑話的海寶說:『人生就像這段路一樣,有平有起。』
藍鵲說:『很棒很棒,那是現象,所以呢,所以?』
海寶說:『所以要以樂觀的心情看待這件事。』
又一小鹿說:『腳底很痛這件事,一件事情沒有絕對的好,或絕對的不好。』藍鵲重複小鹿的話後說:『痛,不一定是壞事。這件事對我來說我不喜歡,所以他是不好的;換一個角度呢,這件事情對他來說,並不是不好的。』
《這樣的引導過程,小鹿不管有沒有回答,都共同經歷了能量轉化,已成生命的能量。》
《補上藍鵲的整理:這個段落的活動設計是建立身體感官接觸自然的覺察,忍受痛楚的能力與意志力磨練,藉由完成過程來肯定自己,並透過引導內化成生命的能量。我特別凸顯海寶的冷笑話,是想藉此激勵小鹿在身體遭受痛楚或生活壓力時仍能保有輕鬆面對的心情,和鼓舞同伴的善意。》
藍鵲背包裡有準備兩樣禮物,書簽與好吃的夠小隊每人都吃到的 6 包餅乾,都想小鹿給出好的答案時,藍鵲會問你是哪一隊的,給出餅乾給那孩子時,藍鵲會說:『你幫高地鹿賺到一包餅乾』『你幫湖泊鹿賺到一包』....... 《在首重“團結合作”的奔鹿團,利用一個小動作的刻意詮釋,婉轉提醒餅乾不是自己吃,也讓其他隊友感謝他的貢獻,藉此凝聚小隊向心力。》
從這裡開始談起好了,我們會聽見有人這樣說,“小蟻好可愛,好好玩喔。”, “小蜂,嗯,會游離。”,“我跟你講喔,小鹿很難帶。”親子團有多種功能,且功能強大,但看你如何運用。既然小有小蟻團,大有奔鹿團,我們在炫蜂團就可常常左邊看看,右邊看看,小小看看,大大的也看看,多多參考也想想。
引導 1 2 3 法則,反覆循環。
話說回來,海寶說:『人生就像這一段路,有平有起,所以要以樂觀的心情看待這件事。』 海寶為草原鹿賺到一包餅乾。但可能害羞或剛吃飽,他們並不想拿餅乾,隊友丟來丟去。 藍鵲說:『不想要還我』,海寶本來要將餅乾還藍鵲,突然止住動作後問大家: 『還有哪一隊沒有餅乾?』然後將餅乾給森林鹿。
再聽我撈叨一下,導引員心中放了多少自認很有價值的生命態度相當重要,
因為那就像聖誕老公公給禮物,在最適當的時候你就可以把你的禮物送出。
這時藍鵲就說了:『其實我蠻欣賞他的,第一個,他的分享我很喜歡。第二個是當我們在走那一段路,腳很痛的時候,他會想到要講冷笑話娛樂大家,他很大方的就講給大家聽,雖然很不好笑,但這真的不容易。其實在我們的社會中,需要這種人,在我們的團隊中,很需要這種人。還有,剛剛那餅乾他們小隊都不吃,他問說“哪個小隊還沒有?”他會願意將餅乾給還沒拿到餅乾的小隊,我欣賞他這一點。他不是為他個人的喜好說喔我跟他比較麻吉,就給他。而是會注意資源分配的有沒有比較平均,我覺得這是很智慧的判斷。所以你不要看他傻傻的,這個以後是團長的人才。』
《很經典的典範帶領!典範帶領要做得漂亮不是很容易,尤其在青春期的孩子,因為被讚美者會擔心同伴會覺得他臭屁。藍鵲最後補了一句“雖然他看起來傻傻的!”,這句話惹得大家哄堂大笑,過程中、氣氛中沒有在比較誰較好誰較差(這是禁忌),藍鵲最後的目的達到了,在開心的引導過程小鹿一定接收到藍鵲給的禮物了。》
三義車站的活動
這個段落的活動設計是希望培養小鹿到了一個陌生地方,如何與當地的人與環境有接觸和互動,學習尋找有價值資訊的方法。我刻意保留資訊的不足,讓小鹿們有空間思考行動方案,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透過團隊互動、討論、研擬行動並成就自己。
桐花走廊木匾的任務
這個段落的活動設計是在行走自然中養成觀察周邊環境的習慣,透過活動任務的引導培養欣賞自然的能力。行前通知並未特別叮嚀攜帶相機,但卻有拍照與拓印要求,是想要了解在裝備不足的狀況下,小鹿會如何應變,如何從當地的環境中取得可用的資源。這個部分我覺得小鹿們表現不錯,知道利用手機的拍照功能,並利用任務單去拓印,也知道用自動鉛筆不容易拓印,呵呵。多幾次這樣的磨練,他們都會變成馬蓋仙,這是很重要的生活能力學習。
500公尺標示牌的任務
這個段落的活動設計是觀察力訓練,尋找硬幣只是一種類型的應用,也可以放置小動物模型、或尋找非自然物、或特定自然物(事先拍幾個角落自然物的照片,請他們找出來,並描述細部特徵),相同的模式可以有許多的變化,就看大家如何運用,我建議先由簡入難,逐漸提高難度,在接受挑戰的過程中,小鹿們對環境與自然的觀察能力會不斷提升。
赤足旅行的活動
這個段落的活動設計是建立身體感官接觸自然的覺察,忍受痛楚的能力與意志力磨練,藉由完成過程來肯定自己,並透過引導內化成生命的能量。我特別凸顯海寶的冷笑話,是想藉此激勵小鹿在身體遭受痛楚或生活壓力時仍能保有輕鬆面對的心情,和鼓舞同伴的善意。海寶是個特質不錯的孩子,要好好陪伴他,日後他的表現會讓我們刮目相看。怕蟲的毒蛇也是一樣,我們可以找機會肯定他赤足走完全程的表現,我相信那已是他自我跨越的一大步。
一個人的遲到五分鐘不只是五分鐘,是所有等待人數乘以五分鐘,我利用集合遲到的五分鐘來說明其嚴重性,是想提醒遲到者準時的重要性,任何罰則都不如讓遲到者了解不該因為自己的自私浪費了大家的時間。多提醒幾次,以後活動集合應該會更有效率。
在挑夫亭廁所前的木平台,我突然想讓小鹿去走木欄杆,但因落差大,大部分的人都不敢上去走,我請他們走地板相同寬度的木條,他們卻都可以順利完成,我引導他們去思考心情的差異。我認為是相當棒的機會教育,相同的事情,當我們轉個心念;多一分自信,勇於嘗試與冒險,原本害怕的也能克服,自己的能力其實是超越自己所預設的框架的,這份自信會幫助他們願意嘗試新的事物,但要小心的是,過度自信;沒有周詳的準備也是一種危險。
-----------------------------
親愛的小鹿:
藍鵲很開心陪著大家走過這段赤足路程,藍鵲不是超人,腳也會痛,而且很痛,我相信大家也學到「痛不欲生」和「生不如死」這兩句成語的意涵了。
但藍鵲期盼的並不只是你們學到忍受身體痛楚的耐力,更期盼這段旅程所有的體驗與領會能內化成為你的生命能量。當你們在赤足的途中,我發現有些小鹿會選擇讓腳較不痛的走法,譬如走在路旁的草徑、或踩在大石頭上、或快速的走過、或彼此談笑、相互鼓舞...,相信這些嘗試或多或少都會讓你舒服些。
離別前,藍鵲想要請小鹿們分享的心得是:
再令人難受的路程,也總能找到讓自己減少痛楚的方法。請你們想想,這樣的領會帶給你甚麼啟示?當你在學校、家裡、交友中遭遇不如意的事情,或甚至讓你感到痛苦的情況,你可以為自己做些甚麼?能減輕你的痛楚。如果可以,請舉個實際例子說明。
藍鵲 201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