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起,荒野在油羅租了幾塊地,以友善耕作方式,進行休耕田復耕。104年,將油羅老屋修繕完成,做為工作團隊的據點。
水稻田一年兩期,不用農藥、化肥以及除草劑,另外有一畝實驗手工育苗手工插秧手工收割日曬米。;菜園部分依當時志工人力,留一部分種植蔬菜及野菜,另外部分種植較粗放作物:玉米、薑、薑黃、仙草、芋頭、地瓜等。
4年來,荒野在油羅田開設「菜菜子自然觀察班」,讓對農事有興趣的民眾實際參與並協助農事工作;辦理「農村學堂」,邀請親子一同參與並進行長時間的作物(洛神、山藥)觀察與紀錄活動;同時,推出「油羅田之友」認股活動,配送現採野菜,讓無法實際參與油羅田活動的民眾也能品嚐新鮮野菜的滋味。
此外,油羅田志工亦走入校園辦理食農教育推廣課程,讓學生學習種植作物、認識友善耕作與食物旅程;於寒、暑期開放「打工換宿」,邀請青年學子與都市人來到鄉下體驗與感受農村的氛圍。
在油羅田周圍發現的動物物種共紀錄191種其中。哺乳類2種:台灣鼴鼠、鼬獾;鳥類17種;爬蟲類5種:盲蛇、眼鏡蛇、南蛇、蓬萊草蜥、中華鱉;兩棲類15種:福建大頭蛙(古氏赤蛙)、澤蛙、拉都希氏赤蛙、長腳赤蛙、貢德氏赤蛙、斯文豪赤蛙、小雨蛙、日本樹蛙、台北樹蛙、布氏樹蛙(白頷樹蛙)、面天樹蛙、莫氏樹蛙、褐樹蛙、黑眶蟾蜍、盤古蟾蜍。魚類2種:黃鱔、泥鰍;蜻蛉目20種;瓢蟲12種;螢火蟲1種:黃緣螢;蜘蛛11種。
植物種紀錄109種其中:蕨類5種,雙子葉植物91種單子葉植物14種。
2014.09 發現大山背被噴除草劑,持續調查。
2016.03 在油羅田發展野菜活動,搭配除草劑議題宣傳,路邊不噴除草劑,野草都是生物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