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907 保時捷企業家庭日

圖文:到手香

活動紀錄    移除大花曼陀羅   新聞報導

 

緣起:

翠山步道口的外來種大花曼陀羅應該是偶然入侵,至今已經生長數年,近年發現有急速擴張的現象,如果不予以清除,恐佔據原生植物棲地,對山林造成嚴重的影響,另其毒性及誤食性亦可能對往來民眾造成生命危害,遂發動此次移除作業。

 

簡介:

大花曼陀羅為茄科木曼陀羅屬下的一種。原產巴西東南岸,但在該地絕跡,大花曼陀羅於1910年左右引進臺灣,因大花曼陀羅對外在環境的適應力很強,在野地或靠近低海拔山坡的路邊常可見到它們的蹤跡。大崙尾山翠山步道口生長的紅花曼陀羅則為大花曼陀羅的雜交品系,1991年從夏威夷引進,野外觀察其入侵性更強。

 

大花曼陀羅枝條會自然下垂,而當枝條接觸到潮濕的土壤時就會長根,促使它在溼度高的地區到處可見,在臺灣可以全年開花,但不易結果,根、莖可行無性繁殖,大雨將植株沖下來,斷裂的根莖即可隨處繁殖

     

植株全株皆有毒性,其中以果實及種子毒性最大,會使誤食民眾出現口乾舌燥、皮膚潮紅、心跳呼吸加快、頭暈,接著可能出現幻聽、幻覺、意識模糊、妄想等神經系統症狀。民眾常將有毒的大花曼陀羅葉誤認成可食用的野菜─假酸漿葉所引起。大花曼陀羅花朵呈現白色、向下垂,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它誤認成百合花入菜,隨意摘採食用易造成人體不適。

 

移除工具:

手套、鏟子、垃圾袋

                                       

移除工作:

因全株有毒,須小心連根挖出放入垃圾袋中,若有斷枝殘根極可能直接再生成新的植株。拔除後的植株再置於黑色塑膠袋中悶腐,或乾燥後焚燬。

另植株移除後裸露的土地需移植在地其他植物植株(建議姑婆芋、九節木、九芎、紅楠等鄰近生長小苗直接疏植)及覆蓋枯枝落葉,避免土壤流失及萌生新的入侵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