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浪勇 校長
資治通鑑裡有段話:「有勇略者治兵,有心計者治財,剛正者持風憲,寬厚者任牧養。用之既當,任之既久,然後可以求其成效。」校長辦學首應瞭解教師能力與限制,在教學及行政工作分配,讓教師能真正發揮所長,輔以長期觀察與訓練,滿足其教學的需求,充分作到因材器使。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快速更新的世紀,校長帶領教師面對變局,應重視崇本務實的努力,培養教師研究、閱讀的習慣,與操作資訊設施的能力,讓教師自尋教改應行之路,才是教育改革的「正道」,只要教師能自我成長,時時學習,我們就能企望「終身學習」社會的到來。
一、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理想
教育機會均等包括三個概念,首先是就學機會的平等與保障,要消除因家庭社經地位、性別、種族、身心特質、宗教等因素而存在的不平等,使學生有受教育的同等權利,達到「有教無類」的理想。再者是強調適性教育,由於學校環境、課程與師資是為一般學生所設計,少數身心障礙或資賦優異學生,必須給予進一步的指導與協助,以發揮「因材施教」功能。最後,教育機會均等應實施積極救助的補償教育,對來自社會底層,單親、外籍父母等造成生活經驗不足的學生,輔以積極救助與照顧,使教育資源的投入符合「積極性差別待遇」原則。
服務於偏遠學校多年,我深感要實踐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必須領導同仁篤行深耕,讓水美的學生雖是身處偏遠學區,卻能接受一流的教育,具備與都會地區學生一爭短長的實力。
二、塑造勤毅誠樸優良校風
以塑造勤毅誠樸優良校風,培育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的水美兒童為目標,訂定下列具體行政作為:
1、建構安全的學習環境:
平日於課程中融入「生命教育」、「兩性平等教育」、「防治外力傷害教育」等課程,並以加強學校與家庭連絡及加強門禁管制等作為,確保學生安全。
2、培養愛智的學校氣氛:
以學校教職員讀書會為起點,鼓勵教師養成閱讀習慣,充實圖書設備,並採開放式書庫管理,方便學生閱讀,輔以班級圖書櫃的分散方式,多管齊下塑造學校讀書風氣。
3、充實師生資訊知識與技能:
鑑於資訊發展迅速,電腦教室採全天候開放,希望學生具備電腦操作之基本知識,輔以資訊融入教學、網路資料查詢等方式,充實學生資訊素養,為國家資訊基礎建設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