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的「柿子哥」
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的「柿子哥」
執子之手──「柿子哥」品牌創辦緣起
嘉義縣番路鄉素來就是農業之鄉,誌鑫與淑惠從小在綠油油的田野間嬉鬧、奔跑、成長,農田對他們而言就像是熟悉的院子和遊樂園。但因緣際會,誌鑫長大後,在北部的科技公司上班,由於工時長、壓力大,讓他常在午夜夢迴時,家鄉的溫暖、土地的香氣,總勾著他無數個思念。岳父的一場重病,將遠在他鄉的兩人喚回鄉里,誌鑫和淑惠,從父母手中接過柿子果園的棒子,齊心建立起「柿子哥」的品牌。
問起為何要把品牌名稱叫做「柿子哥」,他們蹙眉想了想,異口同聲表示:「哈!忘記了。」彼此相視而笑,只隱約記得當時因為一首流行歌的啟發,受到歌曲的元素催動,索性就叫「柿子哥」。
「柿子哥」農場一眼望去,除了種植占大宗的「牛心柿」之外,尚有鑽石蜜柿、紅柿、龍眼,溫室中則有洋香瓜。牛心柿又稱「水柿」,為澀柿,非甜柿,但以「真空脫澀」製成果乾之後,外觀令人垂涎三尺,嚐之香脆可口,保存期限長,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嘗柿子的味道。「鑽石蜜柿」則由於外觀亮澤似寶石而得名,味道香甜不苦澀,果肉偏脆具嚼勁,深受喜歡柿子口感偏硬的消費者喜愛。「紅柿」,又名「四周柿」,果實平扁,底部如房子呈四方形而得名,成熟後果肉軟Q彈牙,喜歡甜香軟柿的客人一定要嚐嚐。
天下無雙──牛心柿「真空脫澀」,獨霸一方
番路鄉位在低海拔地區,農田土質大多屬礫質土壤,相當適合柿子生長。柿子產量占全國大宗,約70-80%,品質極佳。
目前柿子的種植面積約二公頃,但他們擺脫傳統「石灰脫澀」方式,在中興大學謝慶昌老師的輔導下,改採「真空脫澀」技術,先抽除袋中空氣,配合溫度及時間的控制,在不加任何外物的狀況下,使柿子保持天然,進而脫澀。果乾可維持原有的脆度及甜度,還可以延長保存期限,室溫下可放一週,儲藏在冰箱可兩週不軟化、不變色,保有亮艷暖橘的賣相。且因種植過程當中減少使用化學肥料,果物熟成後,健康美味,大人小孩都超愛吃,令人放心的自然美味蜜餞「四秀仔」。
誌鑫使用的是「真空脫澀」技術,主打真空包裝,其實也顧及到年輕人口味。淑惠善解人意的說:「有的年輕人吃水果懶得削皮,我們幫他們削好、處理好,他們只要撕開包裝,就能吃到原味柿子果乾。」但在這體貼人心的溫暖背後,其實有鮮為人知的甘苦。一般消費者愛吃甜柿,每到甜柿產季,身為澀柿的牛心柿便不易銷售,甚至有消費者誤以為「柿子哥」大量栽種的是甜柿。因此他們創新思考,巧妙翻轉銷售產品,帶領他們走出一片天。
產銷履歷驗證專區──
誌鑫曾獲選第三屆百大青農、嘉義縣青農聯誼會番路鄉分會會長,現任嘉義縣青農聯誼會副會長。除了名氣的加持,為了讓柿子、農產品更落實安心的驗證,不光只是行銷包裝甚或虛有其表,而是值得信賴的果物品質,可讓客人安心購買、安心品嚐,他們進一步申請產銷履歷驗證。
問起為何要申請產銷履歷驗證,淑惠慎重地說:「目前番路的柿子有產銷履歷驗證的人很少,除了和其他競者產品有差異、特色,也希望消費者吃得安心。」秉持著為客人著想的心,意外拓寬銷售通路,例如電商平台,舉凡嘉義優鮮、台灣好農、奧丁丁市集,皆有來自「柿子哥」的農產品。此外也在自己家的FB粉絲團、一般盤商通路販售果物,打出「柿子哥」品牌的知名度。
由於「柿子哥」農場多種植牛心柿,因此新竹地區所售的柿餅,多由此提供鮮果。然而2021年的旱災,衝擊番路的柿子果樹,種植出來的果物,外觀既小又不美觀。誌鑫與淑惠無奈地笑著說:「雖然產量銳減許多,但還是只能看老天吃飯。」言語看似消極,卻掩藏不了他們樂觀積極的天性與行動。採收果實之餘,亦和嘉義縣青農聯誼會、果樹產銷班的農友們相互交流種植經驗,一同思考,積極研究找出方法以改善困境。
在台灣在世界發光──「柿子哥」品牌未來願景
淑惠的父親是「嘉義縣番路鄉果樹產銷班第7班」成員,承接家業的賢伉儷,也順其自然加入產銷班。在產銷班中,和其他班員分享從農技法與知識,共同成長之餘,誌鑫與淑惠又成立自有品牌。從「柿子哥」成立迄今,他倆一路遇過許多風雨,儘管道阻且長,但從接手父母的柿子園,誌鑫與淑惠,踏上了和柿子的不解之緣,這一路從農以來的奮鬥和勇敢前行,如同身處在農業戰場上,在戰燹中求生;向老天給的各種考驗搏掙。培植柿果路途上,即便有再大的挑戰,執子之手,緊緊握住彼此,齊心向前披荊斬棘,陽光終會在前方照耀大地、照耀他們的努力與汗水、照耀著每一顆黃澄澄、沈甸甸的柿果子,輕撫著柿果橘紅一抹,與子偕老。
如今誌鑫和淑惠有了「柿子哥」的品牌,他們要珍惜,還會更努力勤加佛拭,讓它不只在果園閃著光,更要在台灣、在世界閃著柿子哥的讚頌與傳唱,成為從農典範最亮紅的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