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為目前已知自然存在最硬物質,由碳元素組成,化學中一般稱為金剛石,是無色的正八面體晶體。通常在地球深處,在高溫高壓的情況下形成的,是自然界中十分稀有的礦物。長久以來,鑽石一直是世間男女們互締盟約的最佳信物,它無可匹敵的璀璨和堅硬更是愛情不渝的忠貞象徵。
傳統釐定鑽石價值高低的標準是「4Cs」制度,即卡、色澤、淨度、和切割。
GIA美國寶石研究院首創鑽石評級系統,稱為4Cs標準,統一了全球對鑽石品質的評級準則,成為當今業內公認的鑑定標準;更讓消費者得以準確了解所選購鑽石的品質和特性,意義重大。4Cs標準包括:Carat重量 、Clarity淨度 、Color顏色 、Cut車工;時至今日世界各地的鑽石品質認證過程,都已廣泛使用4Cs標準。
•測量鑽石重量的工具,角豆樹種子(Carob seed) → 機械鍊秤 →電子克拉秤。•一克拉 = 100分 = 0.2公克•鑽石的重量記錄為一克拉以下小數點的第二位,小數點第三位以下不計,除非第三位小數為0.009,才可進位成為0.01。•鑽石篩子通常以每一片圓片量尺為大約尺寸,每一個小孔的直徑都代表每一種重量的鑽石。
•鑽石的淨度,就是它的純淨度與透明度。淨度特徵在內部的稱內含物,外部的稱缺隙。特徵的大小、數量、位置、本質和明顯度等因素決定淨度的等級 。•雖然大部份的鑽石都含有極微細的內含物,但是這些內含物並不會影響鑽石本身的美感,只是內含物愈少和愈小,對光線在鑽石內穿透的影響愈低,鑽石閃耀的光芒就會更漂亮 。
依 GIA 之色澤等級表從英文字母的 D 到 Z 共分 23 級,由完全無色極為罕見的 D 到帶有黃褐色的 Z 當中色系深淺不同。•D. E . F. 級屬於無色範圍,G . H . I 屬於接近無色範圍,J . K . L 為微淡黃色,M . N 以下為淡黃。•除無色鑽石價值高外,有色彩鑽價值也是非常高。
鑽石的切割的形狀,通常分為兩大類:圓鑽和花式鑽。鑽石最常見的是明亮式圓鑽切工,花式鑽又稱花式切工,主要包括:枕形、祖母綠形、心形、水滴形、公主方形、馬眼形、橢圓形、雷地恩形式等。
切磨評級是代表已切磨鑽石的比例Proportion及修飾Finish評級,只要其中一項過於極端, 亦會影響了整顆鑽石的切磨等級。而切磨等級共有五個評定等級,分別為: 極優Excellent(EX)、優良Very、Good(VG)、良好Good(G)、尚可Fair(F)及不良Poor(P)
比例 PROPORTION
比例是指已切磨鑽石的角度,相對尺寸及兩者之間的相互關係。鑽石切割得太薄,光線便會由鑽石底部滑走,但太深就會失去光亮,只有切割比例好的鑽石才能讓光源做出完全反射。
極優的切割比例,便能使鑽石的折射率發揮出至佳效果。折射率是指光從鑽石外部進入到內部再反射出來的計算,而最理想的折射率是光從鑽石外部進入內部的反射角與入射角相等。當然,透明度好的鑽石能反射較多的光。
修飾 FINISH
修飾是由磨光Polish及對稱Symmetry所組成。修飾則是指磨光的品質與切磨的對稱及精準度。
磨光 POLISH
是在修飾過程所留下,或是受切磨後才產生的表面特徵。而磨光品質會影響光線反射的平均與否。磨光的評級可分為極優Excellent(EX)、優良VeryGood(VG)、良好Good(G)、尚可Fair(F)及不良Poor(P)五等級。
對稱 SYMMETRY
圓形明亮鑽石看起來應為對稱,正面觀察時可見八個區塊,每塊各有完整風箏面,底部主刻面及成對的腰上與腰下刻面。每一塊區塊互相比對應相符,否則則評為不對稱。對稱的等級亦分為極優Excellent(EX)、優良VeryGood(VG)、良好Good(G)、尚可Fair(F)及不良Poor(P)五等級。
鑽石熒光反應是當鑽石在紫外線(UV light)照射下所發出的光線。在GIA鑽石分級報告中,熒光是指鑽石對紫外光線的反應的強度。以上圖五顆有不同程度熒光反應等級的鑽石為例,分別有以下五個等級:
無(None)、輕微(Faint)、中度(Medium)、強(Strong)、極強(Very Strong)
在一般情況下是分辨不出鑽石是否有熒光反應,只有把鑽石近距離在紫外光照射下才會分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