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琴訪友圖》寫城關外,崦岩絕蛾,左右對峙, 山下道坦處,有三位騎驢緩行的老人,僕人肩背囊琴相隨,尋視訪友,情意甚殷。在百年老樹環繞處,有靜室明軒, 幽雅宜人。正等候來客, 內外呼應。《攜琴訪友圖》置陳布局,精心鋪排, 主次分明。茅屋、古樹、老翁,勾點精到, 山崖城關,筆墨概括簡練,筆觸潑辣粗放。擷取人物神態駕輕就熟,功力堅深。“攜琴訪友”這樣一個題材,在古代繪畫、瓷器、漆器和雕刻中十分常見。但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典故,卻不太清楚。
歷史上與琴有關的故事,倒是不少。最著名的是“高山流水”:俞伯牙攜琴去訪鍾子期,半路上聽說他已經死了。於是恨世上再無知音,在子期墓前哭祭,感慨知音難再,碎琴以報,也不管那架古琴如何價值連城。
另一個有名點的故事,是“對牛彈琴”:古時候有位琴家公明儀,演奏水平很高,冬粉很多。有天他攜琴訪友,去討表揚。路過一個山明水秀的地方,一條牛原本正在吃草,見公明儀路過,抬起頭來,深情地望了他一眼。公明儀以為遇到了知音,便坐下來,撫弦弄琴,傾心演奏了一曲。非常遺憾的是,牛聽到琴聲,反而低下頭去大嚼青草,令著名演奏家公明儀大為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