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年度本土語言教學計畫〈含學校辦理相關課程或研習活動資料、學生選修及開課情形、教師研習〉。
臺南市北門區三慈國民小學113學年度本土語言教學實施計畫
壹、依據:臺南市政府推動本土語言教學實施計畫辦理
貳、理念
本土語言教育以學生為導向,教師設計豐富的學習內容,營造學習的環境,學校建構多元的資源系統,共同提供學生自然的語言學習環境,增進學生本土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
參、目標 :
一、 建立學生本土語言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並能有效的運用本土語言。
二、 培養學生探索與熱愛本土語言的興趣,並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三、 透過鄉土語言讓學生認識本土文化,以及認識不同族群的文化習俗。
四、 培養學生有效應用本土語文,從中思考、理解、推理、協調、討論、欣賞、創作 與解決問題。
肆、對象
本校一至六年級學生
伍、推行方式
一、各年級於五月中填寫選修本土語言意願調查表,經家長同意簽章後繳回,做為規劃下學年課程之依據。
二、鼓勵教師參加校外研習活動,將校外經驗帶回分享並推廣。
三、於圖書室設立本土教材專櫃,提供各類本土教材及教學媒體供師生參考運用。
四、配合語文競賽辦理母語演說及母語歌唱比賽,鼓勵學生展現成果。 規劃母語日活動,運用多元化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陸、課程與師資
一、課程方面
1.低中高年級每週安排一節本土語言課,依學生意願選修課程。
二、師資方面
1.外聘通過閩南語高級檢定合格教師,擔任閩南語課程教師。
柒、教學與評量 :
一、 以適性化、趣味化之教學為主,運用對話練習、歌謠吟唱、遊戲引導、媒體播放、短文閱讀等方式循序漸進,一方面增加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興趣;一方面推動本土教育向下札根。
二、 以多元化、活動化之評量為輔,教師可適當運用口頭評量、書面報告、闖關遊戲、分組競賽、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評量,藉以瞭解學生之學習成效做為指導學生學習之方向。
捌、教材
一、教材選用由教學者及領域小組共同討論評選。
二、教師依教材的順序性、銜接性與適用性修訂適合學生的內容。
三、教學計畫經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後送教育局核備通過。
四、期末進行教材使用後之評鑑,作為下年度選編教材的參考。
玖、學習環境
一、 於教室及階梯布置本土俗語學習角落,讓學生每週學會一句鄉土俚語。
二、 鼓勵教師配合課程播放本土語言廣播或視聽媒材供學生聆聽及欣賞。
三、 配合藝術與人文課程,鼓勵教師教唱本土語言歌謠及諺語,並鼓勵表現優異之學生於週一朝會時演說或朗讀。
拾、重點工作
一、 擬定本土語言教學實施計畫。
二、 編輯教材:研發學校本位鄉土教材提升教學功能。
三、 鼓勵教師參加本土語言師資研習,增進本土語言教學知能,進而推廣本土語言教學,培養學生用本土語言交談的能力。
四、 教學及評量:藉由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做多元的教學評量,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在活動中評量。
五、 成果展演:
(一)校內:定期舉辦本土語言競賽、成果發表會。
(二)校外:鼓勵學生參加相關的本土語言競賽、本土語言繪畫比賽。
六、 蒐集建檔:本土教學資源的蒐集,資料與活動的彙整,利用網路逐一建檔,以方便教學者上網查閱,可豐富教師的教材內容並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七、 每週四為母語日,晨光時間播放母語俚語廣播,集會時間進行母語日活動。(如母語日實施計劃)
拾壹、本計畫呈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台南市三慈國民小學112學年度本土語言教學實施計畫
壹、依據:臺南市政府推動本土語言教學實施計畫辦理
貳、理念
本土語言教育以學生為導向,教師設計豐富的學習內容,營造學習的環境,學校建構多元的資源系統,共同提供學生自然的語言學習環境,增進學生本土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
參、目標
一、建立學生本土語言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並能有效的運用本土 語言。
二、培養學生探索與熱愛本土語言的興趣,並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三、透過鄉土語言讓學生認識本土文化,以及認識不同族群的文化習俗。
四、培養學生有效應用本土語文,從中思考、理解、推理、協調、討論、欣賞、創作與解決問題。
肆、對象
本校一至六年級學生
伍、推行方式
一、 各年級於五月中填寫選修本土語言意願調查表,經家長同意簽章後繳回,做為規劃下學年課程之依據。
二、 鼓勵教師參加校外研習活動,將校外經驗帶回分享並推廣。
三、 於圖書室設立本土教材專櫃,提供各類本土教材及教學媒體供師生參考運用。
四、 配合語文競賽辦理母語演說及母語歌唱比賽,鼓勵學生展現成果。 規劃母語日活動,運用多元化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陸、課程與師資
一、課程方面
1.低中高年級每週安排一節本土語言課,依學生意願選修課程。
二、師資方面
1.請本校通過閩南語進階檢定合格教師,擔任閩南語課程教師。
柒、教學與評量
一、以適性化、趣味化之教學為主,運用對話練習、歌謠吟唱、遊戲引導、媒體播 放、短文閱讀等方式循序漸進,一方面增加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興趣;一方面推動本土教育向下札根。
二、以多元化、活動化之評量為輔,教師可適當運用口頭評量、書面報告、闖關遊戲、分組競賽、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評量,藉以瞭解學生之學習成效做為指導學生學習之方向。
捌、教材
一、教材選用由教學者及領域小組共同討論評選。
二、教師依教材的順序性、銜接性與適用性修訂適合學生的內容。
三、教學計畫經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後送教育局核備通過。
四、期末進行教材使用後之評鑑,作為下年度選編教材的參考。
玖、學習環境
ㄧ、於教室及走廊布置本土俗語學習櫥窗,讓學生每週學會一句鄉土俗語。
二、鼓勵教師配合課程播放本土語言廣播或視聽媒材供學生欣賞。
三、配合藝術與人文課程,鼓勵教師教唱本土語言歌謠及諺語,並鼓勵表現優異之學生於週 一朝會時演說時會表演。
拾、重點工作
一、擬定本土語言教學實施計畫。
二、編輯教材:研發學校本位鄉土教材提升教學功能。
三、鼓勵教師參加本土語言師資研習,增進本土語言教學知能,進而推廣本土語言教學,培養學生用本土語言交談的能力。
四、教學及評量:藉由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做多元的教學評量,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在活動中評量。
五、成果展演:
(一)校內:定期舉辦本土語言競賽、成果發表會。
(二)校外:學生參加相關的本土語言競賽、本土語言歌曲演出。
六、蒐集建檔:本土教學資源的蒐集,資料與活動的彙整,利用網路逐一建檔,以方便教學者上網查閱,可豐富教師的教材內容並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七、每週四為母語日,晨光時間播放母語歌謠,集會時間進行母語日活動。
(如母語日實施計劃)
拾壹、本計畫呈 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11學年度臺南市北門區三慈國民小學本土語言教學實施計畫
壹、實施依據:
一、臺南市111學年度本土教育推動計畫。
二、本校校務工作計畫。
貳、實施目標:
一、藉由母語傳播的力量,保存母語的多樣性,使學生對母語和傳統文化能有更進一步之認識。
二、整合與規劃學生本土語言課程聽、說、讀、寫的能力,並融合、落實本土教育於各領域課程中。
三、落實以台灣為主體之本土化教學,期使學生透過學校母語日的活動,能深度學習並深刻感受本土語言之美,進而培養愛護鄉土、關懷社會與自然之人本情懷。
四、增進學生對本土語言、歷史、地理、自然及藝術之認知,並透過傳承與創新,成為延續文化香火之新動力。
五、培養學生對各族群文化的了解與尊重,使之能以開闊的心胸,進而拓展宏觀的視野。
六、了解並欣賞台灣各族群語言、文化、傳統技能及歌舞之精髓,使學生能尊重多元文化,促進社會和諧。
七、期望家長與社區民眾能深入了解學校推行本土語言之現況,加強家長主動在家中使用本土語言之動機。
八、擴大建立使用本土語言環之境機制,促進家庭與社區整合功能,以發揮本土語言推動成效。
九、藉由計畫的實施,讓學生了解「世界母語日」的活動宗旨和意義,啟發學生對母語更深的了解和喜愛。
參、實施原則:
一、請學生填寫選修本土語言意願調查表,經家長同意簽章繳回。選修類別可考量父母親使用或學生有興趣學習之語言,自由選修,惟應持續學習至少一學年方
得更換類組。
二、一至六年級本土語言教學時數每週一節,含於語文領域時間內,活動內容以生活化、趣味化、統整化為原則,透過不同領域之特性,活化「教」與「學」雙向
進行之學習活動。
三、藉由不同活動內容與過程,展現學生學習成果,並有效豐富本土語言學習內涵,進而體認『人親、土親、文化親』的意蘊。
詳細計畫內容及成員分工請參考附件檔案
1.本校秉持落實母語正常化教學之精神,每週各班均安排母語(閩南語)課程,每週一節課。
2.母語課程安排依學生身分別及家長、學生個人意願選修,選修課程安排以完整學年為單位。
3.小一在新生入學時,即發下本土語言選修調查表,徵詢家長及新生對於本土語言選修語別之意願。
4.對於設籍有原住民之學生,配合其族語開設原住民語言課程,110學年度泰雅族原住民有2位,一種族語(目前1人升國中,1人已轉學); 而111學年度、112學年度113學年度全校學生均選修閩南語課程。
5.開課情形:
110學年度:原住民語2、閩南語51
111學年度:閩南語51
112學年度:閩南語49
113學年度:閩南語35人
6.另在每一學年結束之前,亦會再重新調查期本土語言選修之意願,以作為下學期本土語言開課之依據 。
(附件檔案為選修調查表單)
各學年度學年度閩南語老師上課課表
動手試做虱目魚肉餡餅
煎熟虱目魚肉餡餅
觀看指導老師做虱目魚捲壽司
老師自己做虱目魚捲壽司
節慶美食-潤餅
節慶美食-潤餅
節慶美食-潤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