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
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
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矣。
清·趙濂《醫門補要·自序》
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
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
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矣。
清·趙濂《醫門補要·自序》
戴醫師曾於連鎖私營診所、醫院管理局三方協作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執業,具臨床診療、外展服務及科研經驗;離開教研中心後全面投身臨床工作及進修,並有幸學習由台灣林兩傳醫師創立的結構治療(林氏手法),以傳統中醫學、結構等不同角度提供內服中藥、針灸及手法治療。
戴醫師想說...
“維持健康的身體從來都是長期抗戰,我們的身體每天都受到不同的挑戰,關鍵在於是否能自己恢復或達到平衡,而且有空間可以面對和接受未來的挑戰。
當然我們都會有失去平衡的時刻,或者過程會比較痛苦,接受各種治療就是為了協助取得平衡、舒緩不適,但是都需要病人自己的努力配合~
而在平時自覺良好的時候,也不要掉以輕心,通過良好的生活習慣為身體屯一些‘老本’吧!”
文章 | 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