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inions
日前,《马新社电视华语新闻》宣布缩减播报时间,从原本每周七天缩减为五天。前新闻主播兼记者叶诗妮揭露新闻业待遇问题,沉痾一时的华语电视新闻困境再次引起关注。
本文原刊载于《当今大马》:[ Read More]
為了保住防疫模範生的稱號,從去年1月22日,指揮中心舉行每日記者會,除了結合Line資訊通知,更在YouTube上直播。這種多向的傳播過程,悄悄的對媒體工作範疇造成衝擊和質變,甚至影響了閱聽眾的資訊閱讀來源管道。也就是說,促成媒體第四權天平傾斜,是指揮中心和行政院對於資訊的主控。[ Read More ]
Visual Data Journalism
沙巴非法移民問題一直是大馬政府的燙手山芋。根據沙巴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沙巴境內擁有超過100萬名非法移民,占全沙巴391萬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近幾年的沙巴州選舉,仍見非法移民成各大黨派的政治角力,淪為權力博弈的棋子。難解的政治遊戲,加上新冠肺炎肆虐,非法移民持續暴露於歧視與排他中。非法移民的存在牽涉到在地人的生活結構,掀起了一番救或不救的爭議。
本文原刊載於《大馬青年》:[ Read More ]
沒有合法身分的非法移民,一出生便「帶罪」到這世上,受盡歧視和白眼。明明是文明社會下的受害者,卻需要承受外界的歧視與攻擊。對前路茫茫的難民而言,他們最後該何去何從?
本文原刊載於《大馬青年》:[ Read More ]
Feature Writing
台灣民主多年,但對於「轉型正義」工作進展緩慢,社會缺乏認知促使冤案發生後不知自保方法,甚至無端被關進鐵絲網後,也不懂如何辯護或開啟再審。
本文原刊載於《小世界周報》焦點:[ Read More ]
2020第22屆金傳獎【平面類──深度報導獎】優勝
放生活動旨在倡導不殺生,解放生命,讓生命自由、平安,得以延續,但不當放生行為有可能演變成「放死」。近幾次的宗教團體放生活動中,由於缺乏對放生生物的生態知識,放錯物種,掀起動保人士的強烈反彈。
本文原刊載於《小世界周報》焦點:[ Read More ]
2021第23屆金傳獎【平面類──新聞編輯】佳作
Event Reporting
郭慧英主要聚焦於殖民帝國之前的海外華人(臺灣、新加坡和香港),來探討什麼是「海外」、誰是「華人」。講座梳理了海外華人在中國之外的不同想像、華人作為殖民分類的組織原則,及族群連帶是否可以作為跨界空間的串聯基礎?
本文原刊載於《聯經思想空間》: [ Read More ]
時代在快速改變,反觀臺灣國民教育體系卻仍然沒有新的突破。面對如今仍然是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不禁延伸出新思考——教育的相似性(框架/限制)從何而來?多元差異需求與創新如何可能?怎樣可以讓新世代裡的教育變得有彈性,以適性揚才?人們可以如何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脈絡或問題中,以協作的方式參與過程,並設計過程改變教育?
本文原刊載於《聯經思想空間》:[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