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有分成三個步驟: 熱身、跑步、收操
伸展:
1.髖關節:手叉腰、髖關節放鬆,順、逆時針各旋轉數圈。
2.大腿前肌(股四頭肌):向後扳起小腿,拉緊,維持20秒後,再換另一腳。
3.大腿後肌:伸出一腳,打直並以腳跟著地,手叉腰、臀部往後縮,不要彎腰,上半身微微地往大腿靠近。維持20秒後,再換另一腳。
4.小腿前肌:一腳交叉置於另一腳前,前腳腳板放鬆,以腳背輕輕壓地。若要加強力道,便下壓膝蓋,伸展的感受會更明顯。維持20秒後,再換另一腳。
5.小腿後肌與阿基里斯腱:弓箭步姿勢,雙腳腳尖朝前,後腿打直、後腳跟完全著地,慢慢將前大腿往前下方壓,直到後小腿有伸展的感覺為止。維持20秒後,再換另一腳。
6.膝蓋及腳踝:雙膝併攏,順、逆時針旋轉,然後張開兩膝,同時向外、向內各旋轉數圈。最後再以腳尖觸地為中心,將腳踝向內、外各旋轉數圈
跑步動作概觀:
1.手臂:手肘維持適當彎曲(約90度),雙手輕握,雙臂前後輕鬆擺動,拳頭上擺至胸線,下擺至腰線。
2.雙腳:利用全腳掌著地,切勿使用腳跟著地。腳板放鬆不要勾起。
3.頭與肩:肩膀自然放鬆,平視前方不要後仰。
4.軀幹:挺胸縮小腹,重心稍微向前。
5.前傾:跑步時上半身應微微前傾,讓身體隨著地心引力的作用和速度的慣性自然前進。
6.擺臂:以腰際為中點,往前手肘擺到腰際,往後則拳頭回到腰際。試著把擺臂的節奏和雙腿搭配起來,協調的上下半身,是跑步流暢的關鍵。
7.重心: 身體稍向前傾讓重心向前,你會發現腳放鬆落地時依舊會自然地落在身體重心的下方,側面來看就是從頭、肩、腰到腳掌的美麗直線。
8.步伐與步頻:縮小步伐、加快步頻,是一個跑得更有效率的好方法。
9.呼吸要領:順暢且有節奏的呼吸讓跑步更加輕鬆。建議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或以鼻為主、口為輔的原則。如果是以嘴巴為主,會很容易口乾舌燥,特別是在冬天較乾燥的季節。呼吸的節奏,建議兩步一吸兩步一吐,可依個人差異調整。
收操:
1.大腿前側 : 單膝跪地,維持平衡,然後將臀部往前推動,感覺跪地那隻腳的大腿前側伸展。
2.腿後側拉筋 :躺下時抱住一隻腳的大腿靠近胸部,再慢慢地伸直這隻腳。
加入標題後,你的目錄就會出現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