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防霉實驗,使用防霉效果較佳的「四物湯(液)、補中益氣(液)」,作為薄膜塗料溶劑,我們依據氧化鈣的比例,分別製作A、B、C、D四個試樣。其中「四物湯(液)、補中益氣(液)」均為40g;聚乙烯醇(PVA)為10g,試樣A氧化鈣1g、試樣B氧化鈣0.5g、試樣C氧化鈣0.25g、試樣D氧化鈣(0.05g)。
我們將四個試樣,每隔三天進行一次觀察,觀察10天後找那一個試樣的防黴效果最佳。「四物湯(液)」防霉實驗菌落群觀察,如表15所示;「補中益氣(液)」防霉實驗菌落群觀察,如表9與表10所示。
因為觀察黴菌生長需要很多時間,本研究為了使黴菌生長更快,在防霉實驗中加入了培養液(洋菜粉與馬鈴薯粉),培養液凝固後會形成一個透明薄膜,提供黴菌養分,使其有良好的生長環境,縮短我們的觀察時間。
第二次防霉實驗,我們觀察結果四物湯(液)與補中益氣(液),每隔3天的菌落數,並製作為EXCEL圖表,可得知A、B、C、D四個試樣中,含有牡蠣殼(氧化鈣)較多的試樣A,黴菌數較少;含有牡蠣殼(氧化鈣)較少試樣D,黴菌數較多。四物湯(液)與補中益氣(液)黴菌之觀察與菌落曲線,如表11與表12所示。
「第二次防霉實驗」從廢棄牡蠣殼經過高溫煅燒之氧化鈣與四物湯(液)製作成4個試體,觀察不同氧化鈣含量菌落數生長情形。實驗發現:「氧化鈣含量越多,菌落數越少,抑制黴菌生長效果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