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四面環海,氣候潮濕多雨,在建築物之戶外陽台、室內牆壁、浴室牆壁或地板磁磚縫隙,常因為潮濕容易滋生黴菌,室內裝潢與家具會因為黴菌而使得材料變質,而這些體積微小的黴菌孢子,經由空氣流動而飛散傳播,常沾黏於人體呼吸道或皮膚,誘發過敏或氣喘。(羅時麒、姚志廷,2008)
「牡蠣」是臺灣重要的養殖水產,牡蠣殼的主要成分,以氧化鈣(CaO)比例最高,佔54.6%(蔡定翰,2013),氧化鈣俗稱生石灰,呈粉末狀,吸水能力也很強,具有防潮除濕的功能。但依據《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台閩地區漁業統計年報》,每年約有1萬多公噸的牡蠣殼被任意丟棄破壞環境。(漁業署,2019)。
中藥材雖然來自天然的植物或礦物,但使用後的中藥材若未經妥善處理,隨意棄置,流入河川或被動物攝食,最後隨著生態鏈回到人類身上,仍具有潛在風險。因此若能進行有效的利用,將除可將危害環境的因子降至最低,亦可保護自然環境,使地球能永續生存。(曾雅青,2009)。
基於前述三點研究動機,本研究使用「廢棄牡蠣殼」與「常用中藥材」,在培養皿觀察,進行防霉實驗,找出最佳摻料與比例,製作為防霉薄膜塗料,在容易受潮的牆壁上面形成薄膜,抑制黴菌生長,解決臺灣潮濕環境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