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法會的佛事,由外壇的熏壇灑淨開始。法會中,要禮請諸佛菩薩等聖眾光臨壇場,因此必須灑淨清潔場內外,同時,也讓信眾身心清淨,依此參加各項佛事。
法會期間,為防閒雜人等出入壇場,故必須結界。結界中,以大悲咒水,使地下如淨琉璃般,沒有污穢;使道場四周,如金剛城牆般堅固;使香雲如大寶蓋,遍滿虛空。 更承此淨水,讓與會大眾,六根清淨;道場上下四方,如同佛剎般莊嚴。壇場灑淨結界後,接著是昭告人天。好比宴請賓客,事先要發請帖,邀請貴賓前來赴勝會。諸佛菩薩,只要虔誠一念即能感應;六道群生,頻頻呼喚也會前來;惡業重之眾生,必須仰賴使者到天、空、地、冥四界去邀請。
佛事圓滿後,升起寶旛、九蓮燈,以歡迎四聖、次召六凡來赴會並張貼榜文通告大眾。懸掛九連燈:白天懸掛『大幡』,夜間懸掛『九連燈』這大幡與九連燈就昭告天人等六道眾生,這裡有啟建水陸大法會。
發三寶諸天的請帖,請諸佛、菩薩、緣覺、聲聞、明王、八部、婆羅門仙、梵王帝釋二十八天等一切尊神,光臨壇場。主法依席位次第祈請,齋主出位拈香、散花、禮拜供養。並藉由入壇前諸佛聖賢的沐浴,使眾生去除心垢獲得清涼。
既蒙諸佛聖賢光臨壇場,理應準備醍醐妙味,如法供養。主法依席次奉供,手持淨水灑淨佳餚,觀想種種甘露上味,充滿法界,十方諸佛賢聖,納受供養,悉皆歡喜。齋主長跪桌前獻香、花、燈、寶、衣、法六塵供,願真法供養三寶聖賢,使一切眾生獲得法益。
祈求大梵天王和帝釋天神,釋放被關禁的六道群靈。同時,外壇誦「小齋天」供養諸佛、諸天;內壇香燈誦《地藏經》,仰仗地藏菩薩威德拔濟三途受苦眾生。
召請下堂十四席之冥官眷屬、各類鬼神、旁生等六道眾生來受甘露味。
即是供養六道群靈,進入內壇列座安享法味。下午放燄口,施食地獄眾生。
告赦及供下堂之意義:
奉請使者帶著赦書駕臨地府,讓受苦的六道群靈得赴法會;為了排除他們的障礙,必須行召請亡魂、說破地獄偈、開道路、離怖畏、開咽喉、解冤結等,給予亡靈安定,並皈依三寶。
為六道眾生洗滌前愆,淨其業識,在三寶前懺悔、發四弘誓願、歸依、受戒。希望亡靈消除業障,斷惡修善,離若得樂,才能與佛心相應。
普同供養四聖六凡,所以稱為「圓滿供」。
六道群靈既已消除業障、接受法味,勝會將圓滿,急當出離苦海,念佛求生淨土。
梁皇寶懺為佛教中懺悔滅罪之懺王,亦是經懺中生亡兩利之寶典。如懺文所載:「以此消災,災消吉至,因茲滅罪,罪滅福生,真救病之良藥,乃破暗之明燈,恩沾九有,德被四方。」故,西來寺啟建「梁皇寶懺法會」,以此促進社會安和樂利,並以此功德,迴向眾善信徒增福增慧、平安吉祥。
藥師佛的琉璃世界,位於娑婆世界東方,是藥師佛以慈心願力莊嚴而成。人民生活其間,求長壽得長壽,求富貴得富貴,求相好得相好;民生物質豐厚,衣食住行方便可得;男女平等,沒有三惡道及刑罰、牢獄,更沒有貪官污吏;人人身心健康,無病無惱。根據《藥師經》記載,眾生稱念藥師佛名號,也可以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此為藥師法門的殊勝之一。
《法華經》共二十八品,大都是由一個個生動的故事組成,並且運用了大量的譬喻,而弘深邃遠的佛法妙義,也在其中展現。這部經情節生動,文字活潑,譬喻微妙,邏輯清晰,不僅在佛教典籍中居於首領地位,而且對哲學、文學、藝術等其他學科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闡明「根塵同源、縛脫無二」之理,並解說三摩提之法與菩薩之階次。其內容初述阿難至外地托鉢行乞,遭受摩登伽女之誘惑,幾將破戒。佛陀知阿難被婬術所困,遂派遣文殊師利以神咒護持之。待阿難返回住所後,摩登伽女亦尾隨而至。此時佛陀即為此女開示,而使之出家學道。本經最著名者為卷五之二十五圓通法門。其中第二十四敘說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此段常被淨土宗所引用。
《圓覺經》
全經主要說明大乘圓頓之理及如何觀行實踐之法。
《金光明經》
重點在壽量品以下之四品,壽量品係記敘王舍城之信相菩薩懷疑佛之壽命僅有八十歲時,四方四佛即現身說明佛壽之長遠。懺悔品、讚歎品則謂金鼓光明之教法、金光明懺法之功德。此後之諸品則敘說四天王鎮護國家及現世利益之信仰。西域諸國對四天王之崇拜,以及中國金光明懺法之流行,均因信仰本經所致。
《無量壽經》
本經敘說於「世自在王佛」時,有國王出家為僧,號法藏,誓願度化一切眾生至極樂世界,後成佛,號「無量壽」,國土在西方,名為「安樂」,或稱「極樂」;經中並敘及淨土之莊嚴,又勸發諸天眾生精進修行,以求往生彼佛國土。 �
《觀無量壽經》
內容敘述佛陀應韋提希夫人所請,示現西方極樂淨土,並說修三福、十六觀為往生法。
華嚴經大分為五︰
一、世主妙嚴品,初舉果勸樂生信,令修因契果,其內容含蓋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六位圓融無礙法門。六位均以十波羅蜜為行持,成就四百種解脫門。
二、華藏莊嚴世界︰把宇宙的形成呈顯出來,其中有一百一十個世界種。
三、詳列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六位圓融無礙修持法門。
四、離世間品︰普賢菩薩以二千法門教導眾生修持。
五、入法界品︰善財童子經歷一百一十城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
內容敘述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之清淨莊嚴,諸佛真誠讚歎眾生之往生淨土、六方諸佛之印證,及持名念佛等,使淨土信仰明確而平易。
元朝中峰明本禪師著。屬淨土法門,主要目的是藉著繫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超薦亡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離業海,直證不退,圓滿無上菩提。 三時繫念佛事是元朝中峰國師所提倡,為淨土宗念佛法門之一。主要目的在超薦亡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離茫茫業海。 三時一指晨朝、日中、日沒之時,後世為方便信眾參與,大都將三時合併舉行。第一時,開示行者(包括生亡兩者),
據《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載,有一天,阿難於林間習定,定中見一餓鬼,名為焰口,形色枯槁,面貌醜惡,頭髮散亂,爪牙長利,腹大如山,喉細如針,口中火燃,阿難驚訝不已。餓鬼告訴阿難,三日以後,亦當命盡,墮餓鬼道中。阿難大驚,立刻到佛前求哀救度,佛乃為說焰口經及施食之法。
瑜伽焰口法會是以餓鬼道眾生為主要施食對象,能令餓鬼得度,也是對亡者追薦的佛事之一。法會當中除了施食,解除餓鬼飢虛之外,最重要的是為他們說法、皈依、受戒,令他們具足正見,不再造罪受苦,早日脫離苦趣,成就菩提。
佛事功德圓滿,恭送諸聖賢各回本位。
1.法會功德圓滿,由法師帶領信眾,恭送諸佛菩薩等聖眾,即所謂『聖眾請歸雲路,六道眾生往生淨土』。將所有牌位都收放到西方船上,焚化西方船,象徵亡靈都乘船往西方極樂世界。
2.凡參與法會者,冥陽兩利,不僅以報親恩,超薦先亡,亦可滅罪增福,延年益壽,福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