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块链的海洋中,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 和 代币(crypto token) 经常被人们混为一谈。其实,二者虽同属 数字资产 范畴,却拥有截然不同的定位与功能差异。本篇带你快速厘清概念,并聚焦以太坊最主流的技术协议——ERC-20 代币标准。无论你是刚入门的小白,还是想深挖技术的开发者,这份 区块链科普 指南都能让你少走弯路。
加密货币 是一条链的“本位货币”,专门用来支付链上 交易手续费(Gas),也常被视作该区块链的价值存储工具。
经典范例:比特币(BTC)、以太币(ETH)、狗狗币(DOGE)。
代币 则是“寄居”在现有区块链之上的 加密资产,借助智能合约发行,不直接负责链的运行安全,更多扮演 功能型通证 或 资产证明 的角色。
常见形式:治理投票权、游戏道具、稳定币、公司股权映射。
简言之:
加密货币像公路通行费,代币则是沿路收费站开出的购物券。
ERC-20(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s 20) 是一份发布于 2015 年的 以太坊改进提案(EIP-20),由两位开发者 Fabian Vogelsteller 与 Vitalik Buterin 联合提出。它并非一段具体代码,而是一组 七条接口规范——其中 六条强制、三条可选——让任何在以太坊上部署的合约,都能用“统一语言”说话。
ERC-20 协议下的资产必须是 同质化代币(fungible token),即 1 个单位与任何另外 1 个单位 等值且可完全互换。正是这一特性,使稳定币、治理币、游戏积分的发行门槛大幅降低。
totalSupply:定义代币 总供给上限,防止过度通胀。
balanceOf:实时查询某地址 代币余额。
transfer:允许用户之间 点对点转账,需自身余额足够。
transferFrom:授权第三方(如 DEX)在 指定额度内 代收代转。
approve:授予某合约 动用自己代币 的权限,体现“授权-消费”模型。
allowance:实时查看 已授权但尚未动用 的额度。
一套接口,打通钱包、交易所、DeFi、GameFi 等所有入口,极大提升了 代币生态的互操作性。
name:全称,例如 “My Awesome Token”。
symbol:简称,例如 “MAT”。
decimals:小数位精度,常用 18 位,高细分提升流通性。
虽然可选,但展示 DApp 页面和钱包代币列表时不可或缺,直接影响了用户阅读体验与 搜索可见性。
常见场景
scene: 当用户向好友转账时,钱包会读取 name 和 symbol,确保资产不至于认错;decimals 决定显示是否出现 科学记数法 一样的 0.0000001,避免支付混乱。
Q1:如果一笔 ERC-20 合约没有写全 6 个必需函数会怎样?
A:未实现标准接口的代币,在 主流钱包或交易所 上几乎无法上市,极易造成转账失败、挂单消失的窘境。
Q2:能否用 ERC-20 发 NFT?
A:不能。NFT 是非同质化资产(unique),需使用 ERC-721 或 ERC-1155 等协议。
Q3:同一批 ERC-20 代币可以升级成 ERC-721 吗?
A:需重新部署合约,并通过 跨合约迁移 的方式兑换;老代币需锁仓或燃烧,否则会造成双花混乱。
Q4:ERC-20 代币能否转移到非以太坊主网?
A:可通过 跨链桥 或 Layer2 网络映射,实现资产跨链,但不代表链上原生流通,只是“影子资产”。
Q5:最常见的 ERC-20 代币有哪些?
A:USDT、USDC、UNI、LINK、SHIB 等,几乎撑起了 DeFi 与 CeFi 流动性 的半边天。
假设你想发行一枚 社区治理代币 “WISH”,流程如下:
以 Solidity 实现 ERC-20 六函数接口,代码不超过 200 行。
部署后,用户即可通过 standard ABI 自动识别资产。
上线去中心化交易所时,无需再额外适配,借助 L2 桥 直接迁移至 Arbitrum,低 Gas 畅玩 DeFi。
在短短 24 小时内,持有者可将 WISH 用于 投票治理、流动性挖矿 或直接在钱包里 转账好友,一切皆因 标准统一 而变得丝滑。
ERC-20 是 以太坊代币世界的通用插头,让钱包、DApp、交易所无需逐一代码适配。
加密货币(如 ETH)驱动链本身,代币则在链之上定义花样多样的 数字资产生态。
牢记 6 大核心函数 + 3 大可选参数,即可迅速读懂任何一份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