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海洋
*資料來源:112學年度海空物流與行銷管理系 系學會整理製作
*資料來源:112學年度海空物流與行銷管理系 系學會整理製作
漁港:漁港是指用於捕魚,包括將海洋生物從漁船上卸到地面的港口或海港; 漁港通常空間較小,不太可能有起重機。它們的甲板結構/端口結構就像一個分支系統,空間非常小。它通常靠近魚市場。與商業港口相比,它佔用的空間更少。
商港:商港是指商船進出的港口。 道路寬度較寬,方便船舶操縱。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高大的起重機和用於卡車物流活動的巨大土地空間。 港口對全球經濟極為重要;以價值計算,全球商品貿易的 70% 通過港口。因此,港口也往往是人口稠密的聚落,為港口提供加工、裝卸貨物及相關服務的勞動力。如今,港口發展成長最快的地區是亞洲,例如新加坡以及高雄港。
港口污染
港口污染防治是指船舶在港口停留和港口各種作業可能污染港口環境,因此要採取各種預防和治理措施。港口污染可分為水污染、大氣污染和雜訊污染。
主要污染因素
石油:船舶裝卸過程中溢漏、碰撞、擱淺造成
有毒化學品船舶:洗艙水能直接殺死水生生物、使人中毒
船舶排放的廢水、生活垃圾:廁所廢水排入港口
粉塵:裝卸過程中漏撒的粉塵能降低水的透明度,有毒粉塵還能直接殺死水生生物
噪音:港口機械、運輸車輛,吸糧機裝卸作業時產生很大雜訊,損害聽覺
防禦辦法
監督船舶排放污水、汙物情況,取樣分析。
港口水域定點監測,瞭解水質變化根據情況可分析酚、氰、重金屬含量。
利用大氣污染監測儀器經常測試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粉塵等的含量。
解決方法
石油:採用船用油水分離器進行分離
有毒化學品船舶:岸上設污水處理廠,採用化學沉澱、離子交換(浮選)、過濾、吸附、密封棄入深海等方法處理。
船舶排放的廢水:在船上設污水處理裝置
船舶排放的生活垃圾:不論固體或液體垃圾均可在船上設焚燒爐燒掉
粉塵:裝卸過程中可在卸船機、輸送機的皮帶交叉處、抓斗等處加設灑水裝置,輔以密封罩和集塵器
港埠環境監測
掌握港區因工業區營運可能產生 的環境變異或潛在影響,維護港區良好的環境品質。
檢測項目:
空氣品質
噪音振動
海域水質
海域生態
漁業經濟
氣海象
交通流量
海岸地形變遷
海洋垃圾帶:是人類製造的垃圾,因無法分解,隨著洋流在海洋中漂流。
永續海洋(SDGs14) :
减少海洋污染
保護和恢復生態系統
减少海洋酸化
永續漁業
保護沿海和海洋地區
終止導致過度捕撈的補貼
提高海洋資源永續利用的經濟效益
新增海洋健康的科學知識、研究和科技
支持小型漁民
執行和執行國際海洋法
海洋牧場
海洋牧場是指為增加特定海區資源量或引進外來水產經濟物種,透過增殖放流和移植放流等手段將生物苗種經過中間育成以及人工馴化後放流人海,利用海區中的天然餌,並投放人工魚礁等措施建設適於目的的生物生存的生態環境,如趕著成群的牛羊在廣闊的草原上放牧那樣,建立可以人工控制的海洋牧場,並借助聲、光、電或目的生物自身的生物特性,運用現在生物資源監測技術和環境監測技術等予以科學的人工管理,其主要目的是確保作為漁業生產基礎的水產資源的穩定和持續增長。
箱網養殖
是由網架、網及錨纜固定系統在海上組成一個圓柱型或立體造型的立體空間,並在其中放養若干鹹水魚類。和傳統養殖最大的不同,是箱網養殖是直接利用現成的海洋空間,不必像傳統的魚塭一樣在陸地上挖掘魚池,再引進海水或抽取地下水灌入池中,因此完全沒有造成土壤鹽化或地層下陷的問題。
友善釣魚:
環境維護方面
1.垃圾帶走,不亂丟
2.嚴禁妨礙船舶航行
3.不可插擺多支釣竿佔據鈞場
4.不得電、毒、炸魚
5.不竊取或破壞設施
6.禁捕保育類野生動物
魚類攜回建议
1.三線磯鱸(黃雞魚)15公分以上
2.斐氏鯧鯵(曲面仔)25公分以上
3.幼魚釋回,大魚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