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

赴沪参加“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 侨中民乐团演奏佳如潮

时间:2019-12-11 15:32

原标题:赴沪参加“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 侨中民乐团演奏出色佳评如潮   

本报讯:参加第十五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后,菲律宾侨中学院民乐团一行二十多人于十二月十日返回马尼拉。展演出色,获得组委会颁发“特色团队奖”和评委的高度评价。

第十五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于十二月七日至八日在上海杨浦区少年宫举办。七日上午举行开幕式暨上海市学生艺术团二团专场音乐会,一共演出了民乐合奏《庆典序曲》、弦乐合奏《游击队之歌》、竹笛重奏《江南好》、弹拨乐合奏《三六》、民乐合奏《上海随想》、民乐合奏《达勃河随想》、民乐合奏《我的祖国》等七首乐曲。其中的《庆典序曲》、《我的祖国》、《达勃河随想曲》均为专业乐团的保留曲目。上海市学生艺术团民乐二团一百二十人,由少年学生组成,乐感好,技术高,水平相当不错。

侨中民乐团参加了当天下午举行的高校、学生艺术团专场演出,演奏了民乐合奏《菲中民谣联奏》,这首乐曲由马来西亚著名作曲家江赐良先生编曲。乐曲由菲律宾《竹竿舞》、《茅草屋》等民歌和中国民歌《茉莉花》组成,刚柔并济,歌声悠扬,获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其他参展乐队来自上海高校的民乐团和安徽、太仓的民乐团,一共有十五个乐队,都有一定的水平,如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民乐团演奏的民乐合奏《龙腾虎跃》、复旦大学民乐团演奏的《山遥》、上海师范大学民乐团的《卢沟晓月》等乐曲,阵容鼎盛,声部齐全,非常成功。

七日下午,举行海外民乐团和马来西亚槟城日新国中华乐团专场展演。八日上午,举行研讨会和中小学民乐团展演。

八日下午举行闭幕式暨精品节目展演。主持人宣布下一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由杨浦区少年宫主办,并向十五位乐团代表颁发了突出贡献奖。精品节目一共有七首乐曲,上海民族乐团演奏了民乐合奏《后羿》选段,上海音乐学院演奏了民乐合奏《火映红星》、马来西亚槟城日新国中华乐团演奏了《风狮爷传奇》、浙江音乐学院翡翠筝乐团演奏了古筝重奏《梦回临安》、安徽乐团演奏了《淮河的春天》、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小学部)演奏了《金蛇狂舞》、上海财经大学民乐团演奏了民乐合奏《我的祖国》。他们的演出各有特色,给观众贡献了一台精彩的音乐盛会。

在沪期间,侨中民乐一行还拜会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汝艺先生,老朋友见面分外高兴。汝教授是闵惠芬大师的关门弟子、孙文明研究专家。我们抵达上音附近他的工作室时,他赶过来给一位大二的学生上课,团员观摩了他的教学过程,并得到他的指导。

九日晚上,侨中民乐团在杨浦区长阳宫举行告别宴会,出席的贵宾有第十五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委员王永德夫妇、段皑皑女士、蒋无间先生,以及新加坡国会议员、华乐团行政总监何伟山先生等人。

宾主欢聚一堂,就民族音乐、展演活动、民乐前景交换了意见。王永德老师原为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著名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态度随和,向我们介绍了举办“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的初心,鼓励海外民乐团继续努力,弘扬民族文化,还向民乐团团员进行辅导。

最后,宾主合影留影,握手告别,一场晚宴在温馨的气氛中结束。

https://www.flw.ph/thread-887050-1-1.html

菲律宾侨中学院民乐团几代乐手弦歌不辍55年

时间:2018-9-18 10:59

中新社马尼拉9月17日电:“菲律宾侨中学院民乐团(以下简称侨中民乐团),演奏有50年历史的二胡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为自己的55周岁庆生,在我看来两者之间有很多相通之处。”马来西亚著名华裔跨界音乐人江赐良应邀来菲,在“山竹”过境菲律宾次日,指挥了一场菲律宾侨中民乐团庆祝成立55周年“弦歌不辍,丝竹悠扬”音乐会。

“一首民乐曲子能够流传这么久远,一个海外民乐团能够坚持这么长久,都体现着华夏民族与命运的抗争,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向往,有哲学上的意义,坚持了55年的侨中民乐团,很好地表现出来了!”

演出前后,江赐良两度接受中新社采访:“这是一个有情怀的乐团,团员有坚持了几十年的老前辈,还有夫妻档,父与子,爷与孙,他们都曾是菲律宾侨中学院一分子。乐团中年龄最大的团员72岁,排练非常难的曲目也不放弃练习;年轻团员可能对中华文化理解不容易,但他们能够投入到中华民乐里,让人理解了音乐是无国界的。”

应邀来菲与侨中民乐团配合演出的中国二胡演奏家段皑皑,在与乐队排练的数天里,深深感受到侨中民乐团在艰难环境下发展到今天,不言放弃,非常不易。

成立于1963年的侨中民乐团,最初是侨中学院的一个“国乐组”。“国乐组”第一批学员、现菲律宾《世界日报》常务副总编辑侯培水回忆,“当时学员很多,乐器都供不应求,聘请了校友来担任各种乐器的教师。‘国乐组’后改称‘民乐组’,不仅参加学校各种活动,也应邀参与校外文化活动。”

同是第一批学员的颜长江,后来曾担任侨中学院校长,如今是菲华商联总会秘书长。他告诉记者,“民乐组”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度中断演出,2003年为了庆祝母校建校80周年,一部分成员又重新聚在一起。“记得复排演出是《金蛇狂舞》《采茶舞》。”民乐组恢复后,考虑到学生毕业后会出现乐手断档,就发起召集历届团员回归成立了“侨中民乐团”,每周练习一次,保持着一定规模。于是,就出现了如今几代人同台,在菲律宾的土地上传承中华民乐的景观。

如今,侨中民乐团在菲华社会是一个传奇的存在,不仅多次受邀出国演出,更深受菲律宾华侨、华人、华裔子孙,以及喜爱中华文化的菲律宾人喜爱。每每侨中民乐团组织大型音乐会,都是当地的一场中华文化盛宴。

演出当晚,台风雨依旧,菲律宾文化中心大剧院座无虚席。有耄耋老人,请家人推着轮椅而来;也有十几岁的学生告诉记者,感觉来听中国民乐是一种时尚。

菲律宾著名中华陶瓷研究专家庄良有,音乐会后回味许久:“《梁祝》里笛子和二胡的呼应,太动人心弦。”菲律宾华教中心主席黄端铭,感叹听民乐如他乡遇故知,希望与中华文化传承有心人士一起用心呵护,让侨中民乐团这颗菲华文化明珠永远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