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等級(Biosafety level, BSL)係依據該實驗室所研究之生物製劑對環境與生態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給予必須達到的安全等級。不同的生物安全等級對應了不同的安全措施。舉凡美國疾管局(Communicable Disease Center, CDC)、加拿大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 PHAC)、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等單位,都規範了生物安全等級。

以WHO的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為例,針對不同微生物危險群與生物安全等級的設備與操作建議。如下表所示:

為著生物防護(Biocontainment)的目的,不同的BSL規範著不同的物理防護(Physical Containment)措施。這也是為什麼生物安全實驗室通常以P1、P2、P3、P4實驗室來命名的原因。對於物理防護的標準,在台灣可參考科技部所公佈的「基因重組實驗守則」。而對於各種病原微生物該在哪一等級的實驗室下進行研究亦可在該手冊中找到。

另外對於有進行動物實驗之生物安全實驗室,需參照ABSL規範實施。

生物安全實驗室建構

建置一間生物安全實驗室除了必須具備或優於前一級防護等級的設施設備以外,亦可部分採用高一級防護等級的設施設備,如具有負壓功能的P2實驗室或出入需要沐浴更衣的P3實驗室...等。這種部分選配升級的方式在台灣稱為P2 PLUS或P3 PLUS實驗室。但這屬於非正式名稱,出到海外與國際上的專家溝通時,不一定大家都聽得懂。

世界各地對生物安全實驗室的規範並不完全一致,通常會依據地區情形再作調整;上表僅列出一般較有共識之規範項目。在台灣若要建置這類實驗室,可至衛服部網站「生物安全第一等級至第三等級實驗室安全規範」中找到完整的規範內容。或是參考WHO出版的「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

YANG writes in 2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