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History

臺大農藝學系的前身,始於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成立的作物學講座育種學講座」、「工藝作物學講座」三堂講座。

1946年台北帝國大學改制成台灣大學。三門講座即整併,並且命名為「農藝學系」。初期的農藝學系主要分為作物與育種兩研究室。1946年增設生物統計研究室,1957年又成立種子研究室。研究所碩士班於1956年設立,博士班於1969年設立,完成現今農藝學系之基本架構

Agronomy ?


農藝作物

以作物而言,農藝系主要研究的作物稱為農藝作物,包含四大項目:糧食作物、嗜好料作物、保健作物、能源作物


糧食作物

餵養人類或牲畜的作物,提供熱量的來源,例如常見的水稻、小麥、玉米等作物,也是農藝系研究的主要作物。

嗜好料作物

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的作物,利用植物所含的特殊成分,能製造出刺激、興奮神經的商品,例如咖啡、可可、茶、菸草等。

保健作物

利用植物所含有的特殊成分,進行加工或直接利用,作為健康保養的用途,例如蕎麥、燕麥、中草藥等。

能源作物

能夠有效地轉化為再生能源,可以用來提供能量的作物,例如甘蔗、大豆、玉米等。


農藝領域

為了進行全面的作物研究,我們需要在不同的研究法上進行努力,農藝學包含四大研究領域:遺傳育種、作物生理、生物統計、栽培管理。


遺傳育種

針對我們所需要的作物性狀,進行選育,培育出新的作物品種,即是作物育種領域的目標。

台大農藝系在碩士班設有遺傳育種組,對作物育種上進行許多研究,例如發展分子輔助育種技術,結合分子生物技術,提升育種實力。

作物生理

研究作物的生理反應,例如對金屬離子、強光照、高溫逆境等條件下作物的生理代謝會有何變化,進而了解對於產量、品質等我們關心的要素會產生何種影響,又是透過何種途徑來影響,而這些生理學的研究在育種上,可以作為改良品種十分重要的基石。

台大農藝系在碩士班設有作物生理組,進行許多相關領域的研究,並且將其投入應用。

生物統計

在面對自然環境時,我們往往需要處理許多無法控制的因子,以及我們想要了解的變因,同時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資料,統計學在農業上的應用也應運而生。

台大農藝系在碩士班設有生物統計組,在統計領域上積極發展,除了傳統的應用外,在生物資訊、作物模式、智慧農業等創新科技的應用,在系上也進行了許多的研究,課程安排上也有相關的課程可以學習。

作物栽培

對農業生產者而言,作物栽培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環,看似簡單的作物栽培背後其實是知識的累積,包含輪作制度、作物行株距、肥料水份管理、病蟲害管理等,都需要許多科學研究,因應不同的作物品種與栽培環境,來建立最適合的栽培模式。在系上的必修課程中,會建立基本的作物栽培知識以及實務操作的實習,也能自行選修相關的課程來精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