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盡社會責任-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基地


黃雅莉
大武山社會實踐暨永續發展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大學長期接收公共資源挹注,除專業學術領域研究,更肩負培育產業人才的使命,因此社會對於高教深具期待,在教育部推動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以下簡稱USR計畫)下,冀望透過創新教學結合社會實踐,聚焦社會議題與產業需求,並借重大學端之專業,扮演地方智庫角色,協助解決公共議題與推動地方社區產業發展。

國立屏東大學(以下簡稱本校)合併原屏東教育大學與屏東商業技術學院2校新設,承繼高教、技職與師培三大體系,以多元合流為特色,定位為「教學與科研融合型大學」。本校古源光校長提出治校理念為發展屏東大學成為「大學4.0」的未來大學—「大學1.0」注重教學;「大學2.0」為「教學+研究」;「大學3.0」為「教學+研究+產學合作」;「大學4.0」則為「教學+研究+產學合作+社會責任」-善盡大學社會責任,貢獻在地,貫徹「屏東大學扎根鏈結地方」的理念。此與USR計畫核心精神-「人才培育」與「在地連結」不謀而合,由學校從在地需求出發,鼓勵學校教師帶領學生以跨系科、跨領域、跨校合作,並結合地方政府、在地團體或企業等,共同促進產業發展。

為具體實踐大學社會責任,依據本校「UGSI」、「UCSR」、「USSR」精神與校務發展計畫,將USR整體發展藍圖分成三階段,第一階段為「促成大學教學質變」,第二階段為「推動大學在地實踐」,第三階段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永續經營」,透過並成立專責單位「大武山社會實踐暨永續發展中心」,負責進行校內資源盤點、整合及校內各單位間之橫向聯繫溝通,並推動校內USR社群成行,協力開拓校外實踐場域,共同建構本校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發展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