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O是解決地方創生問題的下一步?


葉晉嘉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2020年開始,由於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紓困救急顯然已經是行政院目前的重要政策走向,地方創生的推動進度顯然也受到影響,除了部會資源運用重新分配之外,內閣改組也成為關鍵的轉變,對於地方創生政策已進入到公共政策評估(Public Policy Evaluation)的過程評估(Process Evaluation)階段,除了檢視推動的成效之外,未來如何配合國內城鎮環境做適度調整,也成為關注重點。

協助鄉鎮推動地方創生的經驗之中,在初期有兩個最常遭遇的現象,第一個是許多地方都強調要發展觀光,認為藉由發展觀光能夠解決現在所謂的在地發展問題,也很順理成章的將成功地發展觀光視為地方創生成功的關鍵。然而這樣的想法有個盲點,就是受到過去發展觀光能吸引一車又一車的觀光客,解此能夠解決地方發展問題。但這樣的人流,非所謂的常駐人口,是流動遊客數字,無法根本解決在的問題。往往都要經歷過幾次內部會議溝通觀念,才會逐漸讓提案的鄉鎮理解,發展觀光並不是解決地方人口外移的解方,地方創生不是只有發展觀光,發展觀光固然與地方發展有關係,但地方創生不是只有觀光或等同觀光。沒有自明性(Identity)的地方是不具備觀光的潛力。所以產業關係的創造,才需要進行DNA的盤點,同時也需要藉由鄉鎮的關係人來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