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展廳:行憲前過度時期
Exhibition Hall 4: The Period of Political Tutelage
Exhibition Hall 4: The Period of Political Tutelage
2021年10月11日,欽定聯邦憲法通過,華江斯坦伊斯蘭聯邦共和國宣告成立,各地改旗易幟,全國實現統一。這是國家光輝的一天:昔日的帝國不再,而以新生的聯邦共和國之姿踏入臺灣微國社群。
獨立後的華江斯坦首先面臨幾個嚴峻問題。對內,學科能力測驗正步步進逼;對外,高峰會的垮臺讓國際社會充斥著不信任,為此,加強與既有同盟的合作成為重要工作。
「現在,我,李文甄,作為華江斯坦聯邦首席執政官,在此宣布,華江斯坦將會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追求幸福與平等的地上神國。」
國家統一的狂潮席捲全國,獨立的熱情從東眼山上到大漢溪畔,華江斯坦的成立對當時的人們來說就是這樣。雖然國際社會仍舊處於動盪不安,沒有太多國家注意到華江斯坦的統一與成立,但這一事實造成的後果很快將通過李文甄政府的天才外交手腕體現。
提供:
國家博物館
介紹:
2021年10月28日,華江斯坦臨時政府成立,李文甄獲命組閣,但由於學科能力測驗逼近,副首腦蕭景河成為政府的實際領導人。
提供:
國家博物館
介紹:
由於學測鄰近,國家元首蘇丹穆罕默德一世發布了學測時期臨時約法,凍結了執政宮首席執政官署,副執政官蕭景河成為了這段時間的掌權人。
反對這項制度的大有人在,但令人驚豔的是反對者並不是被凍結的李文甄,而是"共和派"。以陳文正、張朝陽為首的共和派認為學測約法變相的使國家皇宮擴權,乃因此種下十二十事件之濫觴。
提供:
國家博物館
介紹:
華江斯坦臨時政府時期的公文品質迎來巨大升級,這也是簡化美學的體現。圖為華江斯坦致送梅大梅小民主國總統蔡典育的賀電。
提供:
國家博物館
介紹:
由於華江斯坦跟隨臺朗路線重新建立了實體據點,進入這些據點時也就需要核發七日的旅遊簽證。當時的旅遊簽證,是由英文和馬來文組成,中文只在關防上。
紙本簽證至今依然保留,但隨著海關制度的改革,目前已無需簽證入國之國家。
提供:
國家博物館
介紹:
您現在看到的是第一版欽定華江斯坦皇輿全覽圖,是以生活圈進行劃設,這是自帝國時期以降首次改以生活圈劃設全國行政區劃圖,象徵華江斯坦放棄對歐洲、非洲、南亞殖民地的主權,正式改以較為實際的方式規範領土。當時的領土,以三峽、大溪、復興及板橋浮洲地區為主。
提供:
國家博物館
介紹:
您現在看到的是2022年04月以前的華江斯坦各州州徽,當時的州郡包含中三角、阿姆坪、崁腳、花城、華江五個,五個都有州徽,但就是拙劣的Canva製品。2022年04月後,華江斯坦政府以省旗替代並刪除了這些州徽,您現在看到的是最後的真跡。
提供:
國家博物館
介紹:
您現在看到的是第一代勳章證書,於2021年11月23日發給時任馬會大考中心主任黃子軒。華江斯坦的授勳制度包含勳章和證書,但受技術限制,在2025年以前華江斯坦是發不出勳章的,僅能核發證書。後期版本的證書左右拉長,更換字體以便清晰閱讀。
提供:
國家博物館
介紹:
您現在看到的是溪南協約副本。溪南協約是華江斯坦第一份雙邊條約,與中華公社(今梅蘭聯邦)簽署,亦是我國第一份實體簽署之外事條約,於2021年11月07日於宜蘭縣羅東鎮簽署。本區展示協約之副本文件。
提供:
國家博物館
介紹:
您現在看到的是鳳鳴協約正本。鳳鳴協約,是指規定華江斯坦政府管治江寧的合法條約,通過本條約的簽署,原南京帝國繼承政權的江寧民國以自治州地位併入華江斯坦,算是為826政變後的江寧做了一個妥善的收尾。
華江斯坦收回江寧的作為是極具針對性的,在收回江寧後,華江斯坦旋即發起對奧斯特蘭的法律行動,控訴其陰謀顛覆江寧政府及干涉他國內政,最後導致時任奧國總統陳逸聖辭職。
提供:
國家博物館
介紹:
華江斯坦於2021年11月18日與烏托比亞聯合王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開啟了我國對抗楊氏騙局的一系列故事。隨著楊翰拙劣的技巧微操失敗,我國先在12月04日降低其為代辦級,12-31事件後的2022年01月02日更由李文甄親王殿下親自發布聲明,展開對楊棋閔集團的打擊。
提供:
國家博物館
介紹:
2021年11月30日,烏托比亞聯合王國第一任最高元首楊翰因身體健康因素退位,第二任最高元首何宇欣登基繼位,我國政府照例拍電文祝賀及慰問。本區展示此一電文於我國留存之副本。
提供:
國家博物館
介紹:
2022年01月21日由國家鐵路局印刷的學測紀念車票,旨在鼓勵我國考學測的公民「成功頂大」。該年學測結束後的01月23日,國家皇宮正式宣布行憲,憲政的時代正式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