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環境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課程簡介

             老樹,是在地的情感座標,人文的記憶憑據。內柵國小創校迄今已逾112個寒暑,得天獨厚擁有十餘棵近百年的珍貴老樹資產。為了百年校園永續發展,保育珍貴老樹--給予老樹周延的生存空間與人文的尊嚴照護,實為我們責無旁貸的天職。

               本教學活動設計即以「感恩惜福創意卓越」學校願景課程,結合內柵在地的珍貴資產「老樹」為主題教學核心,探討老樹在內柵的價值及其對土地的影響,以「自然永續、節能減碳」的環保概念為主軸,貫穿整個教學模組設計。利用環境教育及永續校園的概念,引導學生運用調查、觀察及實作法,了解校園老樹的分佈及生長的概況,結合社區的資源,逐步建構孩子對故鄉的感情,社區的認同;再透過實作的『棲地改善及根系活化』實驗課程來打破栽種時慣用水泥花台、柏油鋪面及農藥化肥的迷思,進而產生對環境土地倫理的關懷行動。

             在『小小樹醫生』的主題架構下,設計有「望聞問切--樹的健康檢查」、「辯證論治--給樹的處方箋」、「對症下藥--醫樹行動開始」、「妙手回春--鳳凰樹變美了」四個教學活動,共六節課。利用社會、自然課藝文課及綜合課時間施教,帶領孩子透過一連串的課程活動,體會到『老樹保育』的意義與價值,讓更多的學生能透過教學活動設計,體驗與理解「前人種樹、後人護樹」的意涵,並融入在地文化記憶,實踐從生活經驗出發的永續環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