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化系傑出系友

(產業組)

林翰昀總經理--應用化學系93級系友(2004年大學部畢業)

現職:總經理–宏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越南宏全股份有限公司 (2013迄今)

學歷:

  • 國立嘉義大學應用化學系學士 (2000–2004)
  • 經濟部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國際企業人才培訓中心 (ITI)–2年期日語組 (2006–2008)

經歷

  • 營業專員–台灣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 (2008–2011)
  • 日本區銷售經理 (工作地點:印尼 & 日本)–Asia Pulp & Paper Co. Ltd. 亞洲紙漿集團 (Perawang mill,印尼蘇門答臘) (2011–2013)

簡介與訪談

林翰昀是飲料包材大廠「宏全國際」越南分公司的總經理,其主要的工作是公司的營運,包括開發越南與柬埔寨的客戶、拓展飲料包材市場,並負責協調台灣、中國、東南亞各廠的出貨。他在國外為開疆闢土,能力備受公司與同業肯定,雖然年僅35歲,但卻能超越語言的隔閡,在國外營運一個公司。包含此份工作,林翰昀已經在國外工作多年,雖然目前從事的工作並非直接與化學相關,但是他依然認為在嘉義大學應用化學系四年的求學給他深刻的影響。林翰昀是嘉義大學創校的第一屆學生、也是應化系第一屆的學生,所以在求學時,舉凡課程、實驗室建立、系學會建立、多個社團的成立,都是同學們配合系上或學校老師共同完成。在相對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常從錯誤中學習,這些磨練,對他勇於向外發展,於國外就業,有極深刻的影響。這就是開創精神,他們把它代代傳承給學弟妹,造就了現在應化系學生勇於嘗試、不怕犯錯的良好風氣。

嘉義大學應化系位於蘭潭,提供了在台北出生的林翰昀一個舒適與安靜的學習環境,他表示:「在南部嘉義感受到不同於北部的步調,在急與緩之間作調整,多少建立了日後對環境的適應力與對事情的處理步調」。

應化系畢業後,林翰昀先去當兵,退伍後,即進入貿協ITI日語組就讀。完成學業後,第一份工作是日商化學公司的業務,是純化學的工作。結束日商的工作後,林翰昀轉職至印尼Asia Pulp & Paper Co. Ltd.作紙。原以為做紙此一傳統產業與化學無關,真正身處其中後,林翰昀才發現化學被稱為中心科學(Central Science)所言不虛。化學的背景,讓他很快可以理解為了要造出一張好的紙,必須懂纖維、分子間的聚合力、濕強劑、乾強劑、AKD與ASA上膠劑等課題;也很容易可以理解為何影印機會卡紙、油墨印刷的品質如何提升等等問題。一個接受過化學訓練的人,在造紙業的學習上會很有優勢。林翰昀在做業務,向客人推薦產品時,一直都得心應手,都是來自於他的化學背景。

2013年林翰昀回到台灣,加入現在的公司宏全國際,更了解到熟習化學在各行各業都有一定的優勢。舉例來說,宏全公司是生產飲料包材的廠商,瓶蓋原料使用HDPE,寶特瓶使用PET,標籤使用PVC,從分子結構上了解這些塑膠的特性,再到產線去了解生產流程時,可以有效縮短學習的時間,而且了解的比化學外行者更深入。而不同的塑料所展現的不同的特性,使用在客戶的不同產品上 (例如汽水、茶、果汁),需要怎麼搭配,這些也都與化學知識有關。

林翰昀希望再跟讀者們強調:「而台灣眾多產業中,舉凡製鞋、成衣、造紙、半導體、金屬加工、食品,幾乎各行各業都需要化學知識,我們身處的世界是離不開化學的。」雖然他目前未從事純化學的工作,但林翰昀在他的職涯中處處用到,他說:「雖然不需要去做艱深的化學實驗與分析,但能與公司內的同事以及客戶侃侃而談,已是幫助非常大了。」

現在職場競爭激烈,編輯委員特別請教林翰昀,在他遇到令他無法解決,甚至想放棄時的困難時,他如何突破困境,他說:

「回想剛到印尼Asia Pulp & Paper Co. Ltd.工作時,因為是第一次出國工作,就到蘇門答臘島的叢林裡赴職,不會印尼文、相關工作的專業度尚不足、單獨赴任沒有朋友、居住環境差(水有顏色&味道、房間昆蟲不絕等)、下班沒有娛樂活動、必須忍受一個人的孤寂等各項不利的因素夾擊下,一度想要離職,返台工作。這時,使出以往當過兵的經驗,忍耐,把諸多不便與不利因素分類,從小事到大事,一件一件的克服。」

「在這些困難中過程中,我也有了新的體悟:當地印尼人生活條件較差、薪資比我們外籍幹部低很多,但他們卻可以用比我們快樂的心態過生活。反觀自己薪資較高,在印尼若是無法適應,還可回到台灣,卻每日擔心這個煩惱那個。心態一轉,眼前看到的問題,也不再是問題了。」

編輯委員又特別請林翰昀提供讀書的秘訣,他說到自謙在念應化系時功課並非頂尖,可是是用公不夠,但是編輯委員有跟他提起,事實上是應化系的老師都用頂尖國立大學化學系的標準要求學生,這麼多年來,應化系學生的學期平均成績在校內都是中後段,而且被當率很高,可是畢業生卻都在各個領域表現優異,他方恍然大悟。林翰昀說:「一直到貿協國際人才培訓中心培訓時,我痛定思痛認真學習,最後有幸在畢業時擔任當年度日語組畢業生的代表並上台致詞。由於經歷了上述這二段『不用功』與『很用功』的學習歷程,我想分享讀書的心得,濃縮為2個字:效果。在讀書時,需考慮選擇這個學科與學習這個項目有甚麼效果?對未來有甚麼幫助?在思考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會需要考慮到對未來的規劃,包含學習與未來的職涯等,這樣在學習時的動機就會完全不同,最後的效果也就不同。」

最後編輯委員希望林翰昀勉勵目前在學與未來要選擇嘉大應化就讀學弟妹,他希望學弟妹們:

好好念書。雖是老生常談,我自己經歷過從沒有認真學習到非常用功讀書,很了解箇中差異。每一點一滴的努力,雖無法立即展現效果,但在將來卻有莫大的用處,千萬不要小看認真學習的效果。」

盡可能讀原文書。在嘉大時我雖然功課不是太好,但我都是讀原文書,考試時盡力用英文作答。4年下來累積了語文能力不說,使用外語會轉換你的思維模式,並增加觸類旁通的機會。我個人目前會說國、台、英、日、越文與印尼文,就是從讀原文書開始習慣多一種思考模式,日後也才能適應多增加語言,而多國語言確實帶給我許多機會與相對的優勢。」

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反之,不做就會後悔的事,一定要做。」

做每一件事,要注意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只要習慣思考這個問題,就會從內而外帶動不同的思維與行為,也會加深思考的深度與廣度。這在日後出社會工作時,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大家看的是你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歷反而是其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