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與亞里斯多德倫理學在國民中學品德教育之應用 沈青廷
論推動華夏僧尼發展蔬食傳統的兩大歷史因緣 曹仕邦
論玄奘佛學目標與宗派意識 釋法緣
禪師形象的三種呈現方式:以《宋高僧傳》、《景德傳燈錄》與《禪林僧寶傳》為例 黃敬家
論《老子想爾注》長生之道 王月秀
陰影投射與宗教罪感心理 ¾ 以道教懺罪觀為研究對象 王和群
「西洋」印象──晚清反教謠言中的天主教與歐洲人(1840~1900) 蕭敏如
從戒嚴前到解嚴後的台灣本土佛教新變革歷程 江燦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