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相關流程資訊
台北急診
台北急診
1.生理檢查室(內視鏡類檢查)接受急診醫師使用家用快篩判定單
2.有生理檢查室(內視鏡類檢查)需求病人可以選擇自行去外面購買家用快篩,或選擇院內自費醫用快篩檢驗 655088
3.選擇自行去外面購買家用快篩,病歷上「O欄位」文字記載家用快篩陰性,判訂單上蓋判定醫師的章,照相群檔病歷上即可交回給護理師。
4.即刻施行
23/03/23 補充說明: 快篩陽性時間區間比照發燒條件,是指24小時內執行的快篩檢驗。
指揮中心應變措施指引 2023.03.20開始施行
23/01/01 開始執行
2區團隊照護床數,依照交班時App的內科待床人數,浮動調整。
紅區病人轉綠區規範微調,紅區總人數增加排除兒急病人。
7月20日急診開立清冠一號流程上線,感謝中醫部陳部長及張珮琳總醫師、資訊室、藥局及護理部的協助,希望讓新冠確診病人有更好的治療選擇。
如果中醫部醫師評估病人適合開立清冠一號,需收取200元診察費用;如果評估病人不適合開立清冠一號,則不收取費用,並請大家刪除中醫會診單。
Covid-19快篩/PCR陰性病人: 開放呼吸治療處置,不限紅區或綠區區域
Covid-19快篩/PCR陽性病人: 呼吸治療處置限定在標準負壓病房533/535或是戶外區執行。
一般日時段門診時段,恢復為診間會診
夜間假日會診模式沒有調整,有需要會診找 tPA 醫師
分流指引 V22 22.7.1 開始執行
陪病家屬採檢憑證 (22/10/13 停用)
7/1 開始施行 (更新 7/01)
釐清紅區病人轉綠區規則
確診病人床位安排規則
(更新 7/02)
補充說明綠區交接班病人數分配
內視鏡檢查篩檢規範更新 (22.09.01 起執行)
釐清外科 OHCA 看診地點:原則上以外科綠區為主,除非家屬朋友告知病人為居隔身份。
1.急診紅區病人篩檢維持不變,採用公費 PCR 篩檢
2.急診綠區病人,採用公費抗原快篩 655078 。綠區病人如需要住院,則要接受公費 PCR pooling 篩檢。
3.急診綠區陪病者,採用自費抗原快篩 655088 (950元) 一口價含掛號費。病人如需要住院,一位病房陪病者則要接受公費 PCR pooling 篩檢。
4.綠區陪病者與病人一起掛號,陪病者自費身分。
5.陪病者由病人當科醫師負責採檢。例如: 急診兒科陪病者,急診兒科醫師採檢。
6.綠區病人或陪病者,如有含可辨識之姓名資料急診就診三日內的PCR或抗原篩檢陰性結果,例如手機簡訊或紙本報告,則可以豁免篩檢。
7.病人如需住院,病人和陪病家屬則依照住院篩檢規範進行第二次篩檢。
綠區陪病者規範
1.急診陪病者,持馬偕醫院的抗原快篩或 PCR陰性結果,如超過三天,無須重新採檢,急診陪病不限日數。
2.急診陪病者,如果是持外院的抗原快篩或 PCR陰性結果進入急診,三天期效後,須要在急診重新自費採檢。
3.急診陪病者換人,新陪病者則須依照規範,接受自費抗原快篩或持外院三日內有效的抗原快篩或 PCR陰性結果進入急診。
4.急診陪病家屬出示下列任何一種證明,可以免急診自費篩檢。
「健保快易通App」,篩檢陽性
「數位健康證明」的檢驗結果陽性證明
紅區陪病者規範
1.陪病資格 : 確診者已解隔三個月內 (解隔後 第15天 - 3個月),提供解隔佐證資料 (健保快易通 App 確診資訊,或 數位新冠病毒檢驗結果證明 或 具身分證明的檢驗陽性證明簡訊)
2.必須全程陪病全程配戴N95口罩 (N95口罩自備,萊爾富便利商店可購買)
3.陪病者配戴紅區陪病者手環辨識身分用
**確診病人三個月內至急診,若需要住院時仍需採檢PCR
1. 確診後第0-7天: 住專責病房
2. 確診後第8-14天: CT值<30住專責病房,>=30 住綠區病房
$急診綠區病人,維持就地處置處置,戴好口罩,因病人已符合政府解格標準。
$急診紅區病人>=30 ,可挪出紅區,以利紅區空間運用,避免滿載。
3. 確診後第15天-三個月: CT值<25住專責病房,>=25 住綠區病房
$急診綠區病人,維持就地處置處置,戴好口罩,因病人已符合政府解格標準。
$急診紅區病人>=25 ,可挪出紅區,以利紅區空間運用,避免滿載。
台北危害控制組第232次會議,急診相關重點如下:
1. 確診解隔後來急診看診病人,包含自主健康管理期間(8-14天), 無 發燒/喘,例如外傷病人: 急診綠區,有 發燒/喘: 急診紅區。
2. 急診紅區病人經確認為解隔後可住內科綠區病房時,可轉到急診綠區。
3. 確診後滿14天個案,3個月內視同一般病人,不需要再驗PCR。
紅區確診解隔規範 5/21
1.紅區確診者採檢後第八天時,可以進行「檢驗解隔」,檢驗方式採抗原快篩,抗原快篩者陰性者,可轉移至綠區。
2. 急診紅區確診者,採檢後第八天,因為是醫療院所,不適用「自動解隔」。
1.員工確診解隔(滿7天後,第8天解隔),若第8-14天需要就醫,請先於門診看診;假日夜間,除了發燒外,可於急診綠區看診,不需要再採檢PCR。
1.急診紅區病人篩檢維持不變,採用公費 PCR 篩檢
2.急診綠區病人,採用公費抗原快篩 655078 。綠區病人如需要住院,則要接受公費 PCR pooling 篩檢。
3.急診綠區陪病者,採用自費抗原快篩 655088 (950元) 一口價含掛號費。病人如需要住院,一位病房陪病者則要接受公費 PCR pooling 篩檢。
4.綠區陪病者與病人一起掛號,陪病者自費身分。
5.陪病者由病人當科醫師負責採檢。例如: 急診兒科陪病者,急診兒科醫師採檢。
6.綠區病人或陪病者,如有含可辨識之姓名資料急診就診三日內的PCR或抗原篩檢陰性結果,例如手機簡訊或紙本報告,則可以豁免篩檢。
7.病人如需住院,病人和陪病家屬則依照住院篩檢規範進行第二次篩檢。
8. 22/05/12 開始,急診留觀達24小時(含)以上之病人須安排公費PCR篩檢,篩檢碼 655033
9. 22/05/12 開始,急診留觀達24小時(含)以上之病人陪病者須安排公費PCR篩檢,篩檢碼 655034。此陪病者須符合公費篩檢的基本條件,有完成二劑疫苗,>14天的注射。不符合條件者,無法安排公費篩檢。
10.急診陪病者,持馬偕醫院的抗原快篩或 留觀24小時PCR陰性結果,如超過三天,無須重新採檢,急診陪病不限日數。急診陪病者,如果是持外院的抗原快篩或 PCR陰性結果進入急診,三天期效後,須要在急診重新自費採檢。
11.急診陪病者換人,新陪病者則須依照規範,接受自費抗原快篩或持外院三日內有效的抗原快篩或 PCR陰性結果進入急診。
1.知會陪病家屬需要立即離開急診,回家休息
2.陪病家屬要進一步做PCR,兩種選擇:(05.26 後無需例行安排 PCR 確認,除非醫師評估有特殊狀況或需求)
a.急診重新掛號(健保身份)做PCR篩檢,有掛號費850元
b.去社區篩檢站進行公費篩檢,費用比急診省很多
健保規範:自費身份不可做健保的檢查。請勿在陪病者稍早自費身份上開 655070
1.22.05.26 指揮中心開放 由 醫師人員執行抗原快篩結果陽性者,即可研判確定病例。
2.急診醫師應依照傳染病防治法通知,可以在原自費身分上進行通報。
3.陪病陽性家屬如需要健保的抗病毒藥物,需要重新以健保身分掛號。
Paxlovid 口服藥介紹,開立藥物醫師務必詳閱內容,了解其適應症,還要檢視病人的其他藥物交叉反應。
22.04.21 白班開始施行
1.急診紅區病人篩檢維持不變,採用公費 PCR 篩檢
2.急診綠區病人,採用公費抗原快篩 655078 。綠區病人如需要住院,則要接受公費 PCR pooling 篩檢。
3.急診綠區陪病者,採用自費抗原快篩 655088 (950元) 一口價含掛號費。病人如需要住院,一位病房陪病者則要接受公費 PCR pooling 篩檢。
4.綠區陪病者與病人一起掛號,陪病者自費身分。
5.陪病者由病人當科醫師負責採檢。例如: 急診兒科陪病者,急診兒科醫師採檢。
6.綠區病人或陪病者,如有含可辨識之姓名資料急診就診三日內的PCR或抗原篩檢陰性結果,例如手機簡訊或紙本報告,則可以豁免篩檢。
7.病人如需住院,病人和陪病家屬則依照住院篩檢規範進行第二次篩檢。
補充更新 22.04.22
急診陪病者,持馬偕醫院的抗原快篩或 PCR陰性結果,如超過三天,無須重新採檢,急診陪病不限日數。
急診陪病者,如果是持外院的抗原快篩或 PCR陰性結果進入急診,三天期效後,須要在急診重新自費採檢。
急診陪病者換人,新陪病者則須依照規範,接受自費抗原快篩或持外院三日內有效的抗原快篩或 PCR陰性結果進入急診。
補充更新 22.05.21
急診陪病家屬出示下列任何一種證明,可以免急診自費篩檢。
1.「健保快易通App」,篩檢陽性
2. 「數位健康證明」的檢驗結果陽性證明
所有急診病人接受公費COVID-19篩檢,請在病歷上增加此段紀錄文字。陪病者不需要。
(04.19 小夜班開始試行)
1.請醫師評估病人是否還有其他非 covid-19病因需要住院,如有住院需求,依照目前程序辦理。
2.無住院需求者,醫師通知護理師提供 【居家隔離調查表】給病人填寫(確診病人填寫同意書做法)
3.填寫完後,專師協助照相存檔【居家隔離調查表】到病人電子病歷上
4.護理師填寫 [派車單] 資料。(mail給阿長做後續聯繫,請填在同一個檔案)
5. 電話通知衛生局模式取消。
請將病人最後動向需記錄在護理紀錄內.
因陽性確診個案數暴增,每天約接近百件,並持續增加中,暫停電話口頭通知陽性個案。
1.白夜班五區醫師每天10pm, 10am 查閱篩檢網站清單,協助通報前一班篩檢陽性未通報之個案。
2.急診兒科醫師比照辦理,自行查閱網站清單,協助通報兒科急診前一班篩檢未通報之個案。
因確診人數暴增,增加確診名單供查詢。名單每天10am, 10pm 更新。其他時段依照機動性更新。
檢驗科人員撥分機2095(台北急診5區紅區),口頭告知: *因個案數暴增,暫停執行 22.04.24
1. 這裡是檢驗室,我要通報Covid-19 陽性結果,請5區紅區主責醫師接電話。
2. 接電話人員(急診護理師或醫師)轉給5區紅區現場負責醫師接聽電話。提醒接電話醫師要筆紙紀錄內容。
3. 檢驗科人員通報結果,「病人xx歲,病歷號碼xxxxxxx,開單醫師姓名:xxx,COVID-19 CT值 xx」請對方覆頌一次,紀錄急診接聽電話醫師員工代號。
4. 檢驗科發出正式報告。
5.接受電話口頭報告醫師,後續處理:
a-如果開單醫師仍在現場上班,請知會該醫師完成通報。
b-如果開單醫師已經下班,請參閱病歷,完成傳染病通報。
c-如果是小兒科個案,請知會現場兒科醫師,由兒科醫師完成通報。
**無症狀、輕症且年齡65歲以下,生活可自理者,且急診醫師評估不需要住院者,請使用PCR(655070)採檢,採檢後一律請其回家等報告,並請護理師提供COVID-19 採檢後應注意事項衛教單(如下)。
台北神內會診醫師 (一般日時段),暫停門診會診模式。
如不是緊急個案,請盡量集中會診
上午 10:30 - 11:30
下午 3:00 - 4:00
4/11(一) - 4/15(五) 4154 謝宗霖醫師 *4/13(三)下午時段除外
4/13(三)下午時段 5441林躍欽醫師
4/16(六) 4153 李俊璞醫師
4/18(一)-4/20(三) 4153 李俊璞醫師
4/21(四) 4195 吳緻微醫師
4/22(五) - 4/23(六) 5441林躍欽醫師
4/25(一)-4/30(三) 4153 李俊璞醫師
5月份 全時段 4154 謝宗霖醫師
6月份 全時段 4154 謝宗霖醫師
夜間假日會診模式沒有調整,有需要會診找 tPA 醫師
方案1.請【同住】之家人開車來病人 04.11 取消
方案2. 外部交通工具,統一衛生局安排 ,請先準備好 病人資料(姓名/身分證#/生日/手機號碼)
a.聯絡 2375-3782 衛生局 疾管科,按 9 總機 (專線24小時,有耐心聽音樂,用桌機撥,擴音模式)
b.接通後第一句話: 這裡是台北馬偕急診室,有無症狀或輕症COVID-19陽性病人不住院,需要安排交通工具回家。 (讓對方清楚知道來電目的)
後續衛生局人員會跟你說明。
內視鏡檢查篩檢規範更新
採檢自費池化 COVID-19 PCR (pooling PCR) 檢查碼 655120,自費 $1,200元
1. CT值≦37的數值都會直接發出陽性報告。
2. CT值>37檢驗科內部會再recheck,如果還是陽性,報告發出陽性結果。
3. 如果只出現單基因陽性結果,檢驗科內部會再recheck,如果結果一樣,則需要白班時再經CDC確認。
所以今天起,大部分結果都會直接發出報告了。
急診病人調整如下:
陪病採檢憑證一併更新:22/6/29 公布新版憑證,請看更告119
台北急診Covid-19確診病人安排住淡水40負壓隔離病房時,訂床窗口是黃德揚高專 5504370。24小時/7天。
OHCA病人,沒有STOCC,可進綠區內外科重症區處理。
OHCA病人,有STOCC,進入紅區處理。
1.自主健康管理身分急診病人,急診留觀區域為紅區。自主健康管身分解除後,才可以轉到綠區。
2.病人通報五類,PCR結果陰性,收到解隔通知書回家後,身份為自主健康管理(14天)。
3.自主健康管理身份病人急診就醫後,如果安排門診追蹤,需要門診覆診當天需要有三日內PCR陰性結果,或等自主健康管理期限結束後才去門診。
4.以下為醫院官網公告關於自主健康管理身分定義 (22.03.10)
急診全區(紅/綠)病人的家屬陪病者,無需採檢。3/3 小夜班開始施行。
急診陪病身份轉病房陪病身份 PCR 篩檢安排 (原公告55)
1.依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範,住院一位陪病者,有一次公費PCR 篩檢
2.急診陪病者要跟隨病人到病房時,在急診需要先接受公費 PCR 篩檢
3.健保身份急診掛號,免掛號費和部分負擔
4.主訴:病房陪病者第一位 病人病歷號碼:xxxxxxxxxxx
醫令: 655057
急診待床病人全部需要評估後亮綠燈才可以住院 ,一般日時段當科CR/主治評估,床位請跟住院組詢問
非一般日時段,有空床時,請通知總值醫師評估,同意病人住院時,請總值醫師留字記錄 (不是急診醫師自己寫有聯絡總值)
(作廢失效) 急診待床病人,一般日過中午12:30 沒有任何燈號評估,有當科床就直接辦住院
A. 台北院區無內科加護病房床位時:
1. 收治本科病人:如果淡水院區內科加護病房的現空床>1床,同意台北院區急診內科病人可轉淡水院區TMI-A或TMI-B床位。
2. 收治跨科借床病人:如果淡水院區內科加護病房無現空床,而淡水院區外科加護病房的現空床>1床,同意台北院區急診內科病人跨科借床入住淡水院區TSNI-A和TSNI-B床位。
3. 跨科借床病人的入住(收治)時段,只在周一至周五上午8時至下午5時(專責醫師上班時間),排除例假日、國定假日。→ 體恤內科總值負荷過大。
B. 台北院區無外科加護病房床位時:
1. 收治本科病人:如果淡水院區外科加護病房的現空床>1床,同意台北急診外科病人可轉淡水院區TSNI-A或TSNI-B床位。
2. 收治跨科借床病人:如果淡水院區外科加護病房無現空床,而淡水院區內科加護病房的現空床>1床,同意台北院區急診外科病人跨科借床入住淡水院區TMI-A或TMI-B床位。
3. 跨科借床病人的入住(收治)時段,只在周一至周五上午8時至下午5時(專責醫師上班時間),排除例假日、國定假日。
病房之家屬有採檢需求時,病房會給予家屬篩檢基本資料表,家屬會持表單至急診掛號,由急診協助處理。請開立表單上相關之篩檢醫令碼。
為避免急診單位內群聚,確保醫療團隊同仁及病人的安全,同時維持適當的人力提供醫療照護。
除了既有條件通報滿床外,增加疫情期間配套條款
綠區能量滿載人流管制
疫情期間配套條款: 請參考 急診行動資訊站 App 上的即時資訊
a.現場人數>80 + 待床>40位
b.現場人數>75 + 待床>50位
c.現場人數>70 + 待床>60位
符合上述條件之一
1.通報滿床,通報單上註明 1.待床人數和現場人數 2.內外婦兒科綠區暫停接收病人
2.啟動綠區人流管制,現場掛號採一出(離院)一入(掛號)
3.產科,門診轉入新生兒病人不適用綠區人流管制限制
4.1-2級重症病人或救護車轉送病人不適用上述條件,綠區維持接受掛號就診,同篩檢站作法
5.如病人因施打新冠疫苗後造成不適(5日內),請給予掛號看診,不限綠區滿載或紅區維持流量管制。(公告52)
篩檢站(紅黃區)能量滿載人流管制
a.現場紅區(5區)留觀人數達到 13 位病人(滿床)
b.現場黃區(6區)留觀人數達到 8 位病人(滿床) *本版修正
符合上述兩項條件時
1.通報滿床,通報單上註明 1.待床人數和紅黃區滿床總人數
2.啟動紅區/篩檢站人流管制,現場掛號採一出(離院)一入(掛號)
3.特殊採檢族群無須現場等報告者,篩檢站轉介陽性者,居家篩檢陽性者,兒科病人不適用篩檢站紅黃區人流管制限制
4.1-2級重症病人或救護車轉送病人不適用篩檢站紅黃區人流管制限制
5.如病人因施打新冠疫苗後造成不適(5日內),請給予掛號看診,不限綠區滿載或紅區維持流量管制。(公告52)
原公告46 失效
(1) 員工(無症狀者)與確診者足跡重疊第3(3-5)天:請至社區篩檢站(公費、醫令代碼:655089+655099)
(2) 員工(無症狀者)與確診者足跡重疊第7(7-10)天:請至員工篩檢站。(高風險單位採檢、醫令代碼:655096)
台北第一、 第二篩檢站服務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六 上午09:00-12:00(11:00結束報到) 星期一至星期五 下午14:00-17:00(16:30結束報到)
輕症患者:
1.發燒篩檢站的救護車上下車處(停機坪)為病人等候區
2.急診醫護團隊協助辦理住院,抽血檢查 CBC/DC, D-dimer, 生化, CK/CKMB/Trop I, CRP, 胸部X-Ray,PCR 篩檢 (655070)
3.完成檢查和住院手續後,不用等檢查報告,直接交班轉14C紅區病房
重症患者:(急診醫師評估判定)
1.發燒負壓隔離室為病人等候區
2.急診醫護團隊協助辦理住院,抽血檢查 CBC/DC, D-dimer, 生化, CK/CKMB/Trop I, CRP, PCT, B/Cx2,EKG, IVF, 胸部X-Ray,PCR 篩檢 (655070)
3.完成檢查和住院手續後,處理病人狀況,等檢查報告出來後,交班轉14C紅區病房
01/10 補充 *01/12 修正 **01/14 修正 *** 01/18 增加院方公告
1.台北急診5/6紅黃區留觀病人(陪)探病家屬公費PCR 採檢 (655077) * 22.1.12 防疫會議確認 ,不是655057
公費(陪)探病家屬:需有完整接種疫苗(兩劑疫苗後14天)**22.1.14 業務課通知 以探病管制規範為依據
沒有完整接種疫苗(兩劑疫苗後14天)者,需要自費採檢
2.每位病人只有陪病者公費採檢一位名額,其他陪病者自費採檢 ,自費採檢急診與戶外採檢站收費不同
急診:(655119 pooling 2,500元),(655058 geneXpert 5,300元)
戶外篩檢站:(655119 pooling 1,700元),(655058 geneXpert 4,500元)
3.直入綠區病人的家屬陪病者,無需採檢。
急診陪病身份轉病房陪病身份 PCR 篩檢安排 (原公告55)
1.依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範,住院一位陪病者,有一次公費PCR 篩檢
2.急診陪病者要跟隨病人到病房時,在急診需要先接受公費 PCR 篩檢
3.健保身份急診掛號,免掛號費和部分負擔
4.主訴:病房陪病者第一位 病人病歷號碼:xxxxxxxxxxx
醫令: 655057
1.台北急診肺炎病人,入急診48小時後,採第二次PCR採檢陰性者 (使用入住病房的公費 PCR項目 655080),可收入胸腔科或感染科的綠區病房.
2.台北急診肺炎病人,入急診 48小時內
-可入住 14C 防疫病房 單人病房,「無需」額外負擔單人差額,陪病家屬需「同住無法外出」
原4C 單人房收差額政策,取消,新的配套措施研議中 2021.12.13中午
1.病人通報五類,PCR結果陰性,收到解隔通知書回家後,身份為自主健康管理(14天)。
2.自主健康管理身份病人急診就醫後,如果安排門診追蹤,需要門診覆診當天需要有三日內PCR陰性結果,或等自主健康管理期限結束後才去門診。
11/3(三)白班起施行
急診病人去門診會診前,需要完成抗原快篩(檢查碼 655088 自費 $450元) *02021.11.16 修正
紅區:神內會診醫師 林躍欽 5505441
即刻起,急診全區(紅綠區),評估有需要任何類型呼吸治療,皆恢復就地使用。
22/01/10 暫停
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免採檢
1.陪病者已完成COVID-19疫苗完整接種(接受疫苗後滿14天) ,須出示接種證明或
2.確診痊癒有解隔離通知書三個月內期間
急診全區(紅綠區)的三大重症(D2B,Acute Stroke, Trauma)病人,維持採檢 ID NOW(655079) 及 PCR (655070),因為 ID NOW 跟健保請款,PCR 跟疾管局請款,經費來源互不衝突。
急診紅區病人
-維持採檢 COVID-19 PCR
急診綠區病人
-取消採檢 COVID-19 PCR
急診陪病家屬
-取消 COVID-19 自費抗原篩檢
-放寬陪病者人數至二人
-五區觀察區維持禁止陪病者
離開急診區域
-急診綠區病人因臨床需求至門診區進行會診或檢查,一律需要進行抗原快篩(檢查碼 655088 自費 $450元),如果病人已經有執行 PCR 檢測,則無需要重複執行抗快篩 *02021.11.16 確認
-急診去病房住院者,住院前需採檢一次PCR陰性。綠區需住院病人,確定有床(簽床)時,採速件 檢查碼655080
生理檢查室 採檢規範 *2021.11.30 生檢中心通知
-4項目檢查項目需要採檢自費池化 COVID-19 PCR (pooling PCR) 檢查碼 655120,自費 $1,200元
睡眠正壓呼吸器檢查 42505 / 小兒胃鏡 / 小兒大腸鏡 / 支氣管鏡
符合下列所有條件者內視鏡中心(胃,腸鏡)免篩檢
a)急診綠區病人,b)完成2劑covid-19疫苗且滿14天,c)30天無入境紀錄,d)完成醫院健康聲明書
不符合條件者,則需要自費採檢檢查碼 655120
已有 PCR 655070 結果者,無需重複採檢 655120 *02021.11.03 修正
-OR 開刀 :採檢自費池化 COVID-19 PCR (pooling PCR) 檢查碼 655120自費 $1,200元,或自費抗原快篩 檢查碼 655088 自費 $450元。由紅區入急診者,已有 PCR 655070 結果者,無需重複採檢 *02021.11.02 修正
其他科會診/侵入性處置
-產房會診,請採檢公費PCR(655080)
-耳鼻喉科:口鼻術式 自費抗原快篩 檢查碼 655088,不需要脫口罩檢查不用採檢
眼科:不需要脫口罩檢查不用採檢
牙科:聯絡牙科醫師評估,如需要安排自費抗原快篩 檢查碼 655088 自費 $450元
*自費採檢無需通報
**病歷上有 STOCC 紀錄,可以申報公費 PCR, 就不需要再自費
因應疫情降溫,但是仍為第二級疫情警戒,故調整為 Trauma(無健保卡或TOCC不明) 及 OHCA病人可入急診負壓533床,兩扇門改為手動,急救時可打開讓醫療團隊緊急處理病人,關閉時可維持負壓,等待IDNOW陰性後可轉出至外科區或第5觀察室。
1.醫院人員接到相關諮詢時,請指引申請者直接跟衛生局1922防疫人員洽詢和申請,因為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身份,一律由衛生局統籌安排與說明進行程序和自費費用資訊。
2.台北市衛生局防疫人員接收到申請要求後,衛生局會電話聯絡急診蔡維德主任 0975-835771。評估核准之個案,會發送「醫院探視申請書」傳真到台北急診 02-25116103。
3.檢傷接到「醫院探視申請書」傳真後,轉交給急診批價,批價人員加號掛號急診的急件自費採檢 (NT$7,000 當天領取報告自費採檢)
4.檢傷通知 TOCC 和 In-charge 護理師,有加掛此類居檢/隔離者採檢
5.蔡維德主任通知紅區採檢醫師
6.此類居檢/隔離者採檢比照目前自費採檢防護措施,在自費採檢區進行
7.採檢報告出來時,批價人員回傳紙本報告到申請書上的傳真號碼(台北市衛生局傳真號碼 02-2885-4137),電話聯繫衛生局(申請書上的聯繫號碼)確認報告傳真送達
1.使用電子醫令系統內的過敏通報
2.所有資料要填寫完整,包含疫苗名稱,症狀描述
3.勾選[目前案件]
4.輕症個案,勾選[過敏輸入]
5.中重度個案,勾選[ADR通報]
1.五觀區(501-520) 8/31(二) 8am 開始,病人只出不進。EOC 8/30下午已經接到通知,工程期間紅區五觀區無法營運
工程期間,急診負壓病房 533 & 535,貨櫃屋 536-541 維持運作
工程期間,自費採檢貴賓,紅區兒科和紅區外科維持運作
2.五觀區(501-520) 8/31 大夜班負責在隔天 7am 交班前,完成清空 501-520 床位
3.五觀區(501-520) 9/1 7-9am 庶務課負責場地清消,場地 9am 清消完畢後供工務廠商進駐進行整修工程
4.工務廠商整修工程結束後,in-charge 確認環境清潔和電話知會EOC,501-520床位即可立即恢復營運
21/10/28 停止施行。參閱公告66
1.醫師評估有需要時,可以優先安排紅區病人到 533 & 535 (空房時)接受治療
2.如需要就地在501-520 區域安排Nebulizer treatment,請緊密拉上病床門廉
3.病人離開紅區(五觀區)到黃區或綠區時,醫師需要開立停用Nebulizer treatment 醫令
22/01/02 停止施行,參閱公告75
1.因檢驗室利用大夜班凌晨時段(3:30am-7am)進行 655070 PCR設備例行維修保養,保養時段(3:30am-7am) 急診病人需要COVID-19 PCR檢測時,請一律安排 655080 ,取代 655070
2.8/24 凌晨開始施行
為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引COVID-19確診病人解隔後三個月內,不例行安排PCR檢測,此類病人急診掛號就醫時,依照下列規範進行篩檢 (8/20 上午8am 北淡院區同步施行)
1.符合下列四項條件之一時,進行急診常規 655070 PCR核酸檢測
a.五天內有發燒(38C)情況
b.SaO2 <90%
c.味覺或嗅覺異常
d.CXR 有肺炎表現
2.無上述條件者,安排 655089 健保抗原快篩 (陪病者的自費抗原快篩 655088 不一樣)
急診待床病人 (8/13釐清)
院方政策: 住院期間病人每七天篩檢一次,急診待床者超過七天比照住院病人規範辦理,『門診病人入住病房需要有三天內篩檢陰性結果』規範不適用於急診待床病人
急診篩檢時間:
1.病人急診掛號後,預期待在急診超過30分鐘以上,都需要接受PCR採檢
2.病人有前三天內的外院或是門診PCR採檢結果者,仍是需要接受急診的PCR採檢(採較嚴格標準)
3.急診病人採檢規範,急診內外婦兒牙精神科全部適用
4.急診滯留待床第六天時,就進行再篩檢,避免第七天有床位無法注入 (6/9 修正)
5.篩檢結果需要出來後,才可以入住病房 (6/9 修正)
急診陪病者
1.急診掛號,表明急診陪病身份
2.急診自費 950 元,一口價,含急診掛號費用
3.篩檢方式:「抗原快篩」 (不是 PCR篩檢)
4.篩檢結果發送到陪病者手機
5.篩檢結果有效期為三天。有效期間內,出入急診無須重複接受篩檢
6.陪病超過三天者,需要重新急診掛號,接受自費抗原快篩
7.現場急診陪病人數限制一人(中央疫情中心規範),輪替他人時,第二位陪病者需要接受自費抗原快篩
8.診間就地採檢
9.病人就醫科別醫師負責採檢
醫令: 655088
採檢包:採檢棉棒+空管 (非PCR採檢包)
急診陪病身份轉病房陪病身份 PCR 篩檢安排
1.依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範,住院一位陪病者,有一次公費PCR 篩檢
2.急診陪病者要跟隨病人到病房時,在急診需要先接受公費 PCR 篩檢,抗原快篩結果只適用急診陪病
3.健保身份急診掛號,免掛號費和部分負擔
4.主訴:病房陪病者第一位 病人病歷號碼:xxxxxxxxxxx
醫令: 655057
此項規範 8/10 8am 北淡院區同步施行
急診待床病人 (無變動)
院方政策: 住院期間病人每七天篩檢一次,急診待床超過七天比照辦理
急診篩檢時間: 待床第六天時,就進行再篩檢,避免第七天有床位無法注入 (6/9 修正)
篩檢結果需要出來後,才可以入住病房 (6/9 修正)
急診陪病者 (政策調整)
1.急診掛號,表明急診陪病身份
2.急診自費 950 元,一口價,含急診掛號費用
3.篩檢方式:「抗原快篩」 (不是 PCR篩檢)
4.篩檢結果發送到陪病者手機
5.篩檢結果有效期為三天。有效期間內,出入急診無須重複接受篩檢
6.陪病超過三天者,需要重新急診掛號,接受自費抗原快篩
7.現場急診陪病人數限制一人(中央疫情中心規範),輪替他人時,第二位陪病者需要接受自費抗原快篩
8.診間就地採檢
9.病人就醫科別醫師負責採檢
醫令: 655088
採檢包:採檢棉棒+空管 (非PCR採檢包)
急診陪病身份轉病房陪病身份 PCR 篩檢安排 (新政策)
1.依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範,住院一位陪病者,有一次公費PCR 篩檢
2.急診陪病者要跟隨病人到病房時,在急診需要先接受公費 PCR 篩檢,抗原快篩結果只適用急診陪病
3.健保身份急診掛號,免掛號費和部分負擔
4.主訴:病房陪病者第一位 病人病歷號碼:xxxxxxxxxxx
醫令: 655057
2021.9月份, 一般日時段(8am-5pm),急診會診 R3 黃志凱 5443 ,pm Off 時找 tPA on call
tPA on call: 夜間和假日時段的負責人
1.在「治療/處置」 >「呼吸治療」次頁籤裡,點選三項檢查碼,Y83114,54737,54740
2.自費項目,COVID-19確診病人除外
符合下列兩項條件者,可以安排
1.急診黃區和綠區病人
2.三天內 (72小時內) PCR 結果陰性,超過三天時效者,需要重新採檢
1.確診個案:9樓專責病房(紅區)
2.疑似個案:急診第一次採檢陰性,仍懷疑確診
需要通報第五類,住8樓病房(黃區),病房做第二次採檢 (健保給付三天)
8樓病房: 七月份控床醫師 張暐弘 5063 (7/14補充)
為避免急診單位內群聚,確保醫療團隊同仁及病人的安全,同時維持適當的人力提供醫療照護。
除了既有條件通報滿床外,增加疫情期間配套條款
綠區能量滿載人流管制
疫情期間配套條款: 請參考 急診行動資訊站 App 上的即時資訊
a.現場人數>80 + 待床>40位
b.現場人數>75 + 待床>50位
c.現場人數>70 + 待床>60位
符合上述條件之一
1.通報滿床,通報單上註明 1.待床人數和現場人數 2.內外婦兒科綠區暫停接收病人 (7/14 澄清)
2.啟動綠區人流管制,現場掛號採一出(離院)一入(掛號)
3.產科,門診轉入新生兒病人不適用綠區人流管制限制 (7/13補充)
4.1-2級重症病人或救護車轉送病人不適用上述條件,綠區維持接受掛號就診,同篩檢站作法 (7/14 澄清)
篩檢站(紅黃區)能量滿載人流管制 (7/27 修正) (11/19 修正)
a.現場紅區(5區)留觀人數達到 13 位病人(滿床)
b.現場黃區(6區)留觀人數達到 10 位病人(滿床)
符合上述兩項條件時
1.通報滿床,通報單上註明 1.待床人數和紅黃區滿床總人數
2.啟動紅區/篩檢站人流管制,現場掛號採一出(離院)一入(掛號)
3.特殊採檢族群無須現場等報告者,篩檢站轉介陽性者,居家篩檢陽性者,兒科病人不適用篩檢站紅黃區人流管制限制
4.1-2級重症病人或救護車轉送病人不適用篩檢站紅黃區人流管制限制
原公告19 失效
新病人 (看診後,由看診醫師負責到交接班時段) 無變動
a)外部篩檢站: 三位醫師(兩位主治/一位R)輪流負責接新病人,每人負責四個小時 (請主動告知護理團隊安排順序)
b)急診負壓2床直入病人 c)五觀區直入病人: 兩位非輪值外篩站的醫師負責 (兩位醫師自行協商,請告知護理團隊)
留觀病人(交班時分配) 無變動
留觀病人最多27人(維持不變) 由三位醫師平均分配照護。篩檢站現場病人由第一位負責篩檢站的醫師接手
*急診紅區,限留觀PCR陽性確診病人,等候專責病房住院,不允許陪病者進入
**新增貨櫃屋戶外觀察區是紓解空間不足,提供舒適的留觀空間給PCR陽性確診病人。不調升篩檢站人流管制人數,仍維持上限20名病人(公告19),確保醫師護理照護團隊人力適當,維護團隊與病人的安全
a)留觀病人分配,負責承接五觀區內的六位 (以複雜,重症病人為主,例如 516. 520 床位病人)
b)負責處理五觀區和急診負壓2床直入的新病人
c)此資深住院醫師照護重症病人為主要任務,不負責9區或6區業務
d)留觀之6區和五區病人未分配給R4之病人,9區外篩站新病人由其餘三位醫師(兩位主治/一位R/PGY)負責
1.有正式解除隔離通知書的病人。急診就醫當下,依照急診病人分流指引評估,沒有符合STOCC分流條件,可以到急診綠區就醫。
2.急診綠區發現PCR陽性的病人,依照現有的流程處理。跟過去是否有COVID-19 的病史無關。
Z20.822:COVID-19之接觸和疑似暴露(Contact with and (suspected) exposure to COVID-19)
Z11.52: COVID-19之篩檢(Encounter for screening for COVID-19)。戶外篩檢
Z86.16: COVID-19之個人史(Personal history of COVID-19)
U071: COVID-19 新確診
採檢地點: 戶外第三篩檢站
群組人員有任何問題,請他們直接跟六樓護理站(分機2329 )聯絡解決
U071 COVID-19 確診個案
U072 COVID-19 疑似個案
1.此類個案不受篩檢站人流管制,抵達急診時,TOCC站協助掛號檢傷
2.急診進行 PCR 採檢 655070,同時進行一般抽血及 CXR 檢查,依照檢查結果和個案狀況,急診醫師決定個案動向,無症狀或輕症安排防疫旅館(按我連結到防疫旅館安排流程)或是病情需要安排專責病房住院
3.個案安排在戶外篩檢站救護車上下車處留觀。貨櫃屋觀察室開始營運後,安排在貨櫃屋觀察室留觀
4. PCR 結果陽性時,通報第五類。結果陰性時,回家。
5.個案會把居家驗的篩檢試劑帶到急診,我們協助丟急診紅色汙染垃圾桶
因居家隔離檢疫身份,急診配合國家指揮中心政策執行業務
自本年8月18日起所有自帛琉返臺/入境旅客,其入境後第12天至第14天進行公費PCR檢驗 (9/1 補充)
1.個案健保身份掛號檢傷
2.急診發燒區醫師負責
3.主訴:居家隔離檢疫者,期滿前一天的公費PCR檢測
4.採檢碼: 655098 一般件 (無速件) (9/1 更新)
5.採檢地點:自費採檢區
6.採檢後,結帳完畢即可離院回家 (防疫計程車或家人私家車接送)
1.特殊採檢身分 :自費採檢貴賓,隔離檢疫期滿前一日,本院員工,特殊洗腎患者(公告36)等
2.無須現場等報告者
1.洗腎室會通知患者早上8點到急診篩檢站報到 (衛生局/19220安排來院交通)
2.急診安排 655080 速件PCR
3.採檢後,即可以開立MBD.病人可以在風雨走廊休息
4.PCR結果陰性,洗腎室安排第二班去小A區洗腎,洗腎室會通知急診,急診協助安排去洗腎區
病人移動到綠區後,請醫師間即刻交班
居家隔離者(密切接觸確診者)安排在五觀區待床 501-520,不移動到黃區或綠區
居家檢疫和自主健康管理者安排第一優先在六觀區待床 601-622,第二優先在在五觀區501-520,不移動到綠區
1.為健保特殊病房,屬於隔離病房一類,須簽署同意書
2.隔離規範適用在陪病家屬
3.病人無單人房或雙人房差額負擔
台北急診自費採檢業務已經在 6/15 恢復
一般件報告領取時間調整為隔天3pm 後 (6/21星期ㄧ 開始)
1.台北檢驗室已經引進大機台執行 COVID-19 PCR 檢測,一次可以做40人份,大幅提升台北檢驗效率
a.白天時段一般件 655070 約5-6小時可以出報告 (白天時段下午6點前送達檢驗室)
b.速件 GeneXpert 機器一次最多只能跑8件,所以當速件量超過8件時,就無法達到速件的效率,台北速件量還是過多,超出負荷量,平均要4小時 出報告
c.請審選使用速件個案,白天一般件效率不會差速件很多
2.急診病人入住病房原則,細則請參閱(公告31),急診病人一律入住單人,住院七天後才可轉雙人
3.陪病者急診比照住院規範,入急診時就接受採檢,細則請參閱(公告21)
4.急診陪病者,看診採檢後,請臨床醫師即刻開立 MBD 結案,請參閱(公告10)
1.配合醫院政策,6/17白班開始取消萬華和板橋區居民至篩檢區就醫特殊安排,恢復至急診一般區就診
2.所有急診就醫民眾,包含萬華和板橋區居民,有TOCC或其他適用在篩檢區看診條件,則依照規範安排至篩檢站就醫
收治神內病人依照原規範進行
因神內病房一位陪病家屬確診,啟動病房管制應變措施
恢復正常營運時間,另行公佈
1.急診陪病家屬持外院採檢三日( 採檢後72小時或採檢日加上兩天共三天)內Covid-19 PCR 陰性結果者,可免除急診篩檢
2.COVID-19 PCR陰性報告,紙本或簡訊模式兩者適用,紙本或簡訊報告需要有明確姓名身分供確認用。無姓名報告不採納
3.健保快易通App 上的三天內 PCR採檢結果(採檢日加上兩天共三天)適用採納,可免除急診篩檢 (8/13補充)
3.抗原篩檢陰性結果不適用免除急診篩檢
配合台北衛生局政策,篩檢站陽性者,不可以回家,須由機構進一步評估安排後續處置
1.此類個案不受篩檢站人流管制,抵達急診時,TOCC站協助掛號檢傷
2.急診醫師進行一般抽血及 CXR 檢查,依照檢查結果和個案狀況,急診醫師決定個案動向,無症狀或輕症安排防疫旅館(按我連結到防疫旅館安排流程)或是病情需要安排專責病房住院
3.急診無需進行 PCR 採檢,無需進行第五類通報,戶外篩檢站醫師已經完成這兩項工作
4.個案安排在戶外篩檢站救護車上下車處留觀。貨櫃屋觀察室開始營運後,安排在貨櫃屋觀察室留觀
急診篩檢時間: 待床第六天時,就進行篩檢,避免第七天有床位無法注入 (6/9 修正)
篩檢結果需要出來後,才可以入住病房 (6/9 修正)
陪病者(同一人,第一位陪病者)篩檢程序:
1.急診掛號: 跟病人同科別 (健保身份) 醫師需要寫急診病歷 (S.O.A. ICD-10 Z11.52 Z763) 請拷貝5890 快速鍵 COVIDF (7/16補充)
2.主訴: 急診陪病家屬篩檢
3.篩檢碼 : 655077 655070 一般件 (無速件) (7/16 修正)
4.就地採檢
5.病人就診科別醫師採檢
6.陪病者【中間有離開急診區域】去購買生活必需品食物或處理其他事情,依照疫情指揮中心規範,入病房需要有72小時內採檢陰性報告。因此此類陪病者採檢每72小時一次,急診就醫當天為第一次,急診第三天採第二次,急診第六天採第三次,以此類推。 (7/8 修正)
舉例: 7/8 急診就醫,採第一次,之後7/11(7/8加三天) 採第二次。
7.陪病者進入急診後,一直沒有離開急診區域,都是其他家屬提供生活必需品食物或急診訂餐,則可以比照病人收治原則,待床第六天採第二次。 (7/8 修正)
** 第二位陪病家屬屬於自費採檢,沒有改變,一般件 655060,速件 655058 (6/12 補充)
走廊 318-322 床號疫情期間調整為 618-622
新增 536-541 (六床) 為戶外貨櫃屋單人觀察室 (尚未開放營運)
1.因空間因素,當五區及9區戶外篩檢站就診人數> 20人(統計人數不包含需採檢的陪病家屬,及特殊採檢族群無須現場等報告者),TOCC 站暫停戶外篩檢區一般輕症掛號,降低就診病人家屬交互感染風險和醫療團隊人員的安全。兩區就診人數降至20人以下,篩檢站即刻恢復受理一般掛號。
2.1-2級重症病人或救護車轉送病人不適用上述條件,篩檢站維持接受掛號就診
3.特殊採檢族群無須現場等報告者不適用上述條件,篩檢站維持接受掛號就診
1.檢傷 SaO2 < 90% 者
2.台北內篩站,二/三/四級疫情期間,暫停開放供病人做任何醫療處置。原規劃在內篩站進行病人處置,一律改至五觀區
3.Trauma 個案,無身份者或 TOCC(+)或足跡(+)
a.外科區急診醫師請至五觀區進行病人處置,trauma 個案由外科醫師主導處置
b.Trauma 個案適用 (PCR 檢查碼 655079 + 655070 兩個同時做) 篩檢,ID Now 655079 是30分鐘特急速件篩檢 (參閱公告2)
c.Trauma 個案 ID Now 篩檢陰性者,移出五觀區至檢查室或外科區,需要進行病人噴霧消毒,病人躺的病床和使用之移動式設備需要進行噴霧消毒或漂白水濕紙巾擦拭消毒
1.所有 OHCA,不分內外科, 一律送五觀區或急診負壓室進行急救.內篩或乾淨區急救室 二 三 四 級疫情期間都不接受 OHCA 病人處理
2.一律使用 LMA + HEPA 濾網 做高級呼吸道處置。有ROSC時,才改放置 endotracheal tube
3. OHCA 病人使用 655080 geneXpert 二小時的速件篩檢
4.COVID-19 PCR 陽性確診者,請進行第五類傳染病通報,死亡證明書的死亡原因須包含「新冠病毒陽性確診」
專人負責 謝宗霖 5/30 止
專人負責 郭周樺 4104 5/31 起
專人負責 林慧琦 4158 6/7-6/10
專人負責 郭周樺 4104 6/11
專人負責 林慧琦 4158 6/12
專人負責 林慧琦 4158 6/15-6/18 (6/13 補充)
專人負責 郭周樺 4104 6/21-6/22
專人負責 黃勇評 4191 6/23
專人負責 郭周樺 4104 6/24-6/25
專人負責 黃勇評 4191 6/28-6/29
專人負責 郭周樺 4104 6/30
專人負責 陳信維 4199 71-7/10
專人負責 陳宥儒 4159 7/12-7/17
專人負責 陳信維 4199 719-7/24
專人負責 陳宥儒 4159 7/26-7/31
1.急診病人或陪病家屬 COVID-19採檢,檢驗結果為陽性時,不管病人或陪病家屬仍在急診或是已經回家,請採檢醫師或是現場醫師完成第5類傳染病通報。
2.陽性結果之現場病人或家屬,已經離開急診:
現場或採檢醫師完成第5類傳染病通報後,CDC會收到陽性報告資訊,衛生局才會聯絡安排到居檢所或是醫院。
3.陽性結果之現場病人或家屬,如果在乾淨區/綠區:
請立刻轉移確診病人和床位左右各一床之鄰居病人(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身分)到五觀區。乾淨區/綠區醫師跟發燒區醫師交班,進行後續醫療處置和動向安排。(6/22 補充)
清消措施:(6/22 補充)
A.[一位確診者,左右床位無病人]。確診者床位和左右各一個床位區域進行三次清消,環境採檢陰性後,床位區域恢復使用。
B.[一位確診者,左右床位有一位或以上病人]。綠區暫停接受新病人掛號約24小時,病人只出不入。通報EOC暫停接受病人,理由:急診進行大清消。三次清消環境採檢陰性後,綠區才通報EOC,綠區恢復營運。
1.醫師通知護理 leader 啟動COVID-19(+)病人插管程序,準備PAPR和插管物品。
2.護理填寫啟動插管前的評估查核表的基本評估資料,通知RT人員準備。通知專師準備影像式插管設備。
3.護理師完成查核表基本資料評估後,交給負責急診醫師,急診醫師電話聯絡 台北分機 3009 淡水分機 2629,找 in-charge 麻醉師交班確認查核表內容。
4.麻醉科團隊依照查核表內容準備 RSI 的插管工具和麻醉藥物。
5.查核表存放在病歷內。
PCR陰性病人需要盡速移出五觀區,不應該逗留在紅區
1.肺炎或是需要採檢二次之病人,優先安排6觀區或三觀A區 318-322 618-622 (發燒區醫師負責)
2.需要 Monitor 監控病況之病人,優先安排6觀區或三觀A區 318-322 618-622 (發燒區醫師負責) (地點不變,床號調整,詳閱公告20)
3.其於病人安排三觀區: B區 310-317 共7床/ C區 325-331 共7床 (乾淨區醫師負責,請原發燒照護醫師移動病人後立即跟乾淨區醫師交班,乾淨區兩位主治醫師自行協商照護病人分配安排) (6/19 補充)
新病人 (看診後,由看診醫師負責到交接班時段)
a)外部篩檢站: 三位醫師(兩位主治/一位R)輪流負責接新病人,每人負責四個小時 (請主動告知護理團隊安排順序)
b)急診負壓2床直入病人 c)五觀區直入病人: 兩位非輪值外篩站的醫師負責 (兩位醫師自行協商,請告知護理團隊)
留觀病人(交班時分配)
留觀病人最多27人由三位醫師平均分配照護。篩檢站現場病人由第一位負責篩檢站的醫師接手
b)急診負壓2床 c)五觀區12床 d)六觀區 7床& 512 1床 e)黃區 618-622 5床 留觀共27床
專人負責 謝宗霖 5/30 止
專人負責 郭周樺 4104 5/31 起 (修正)
陪病家屬採檢流程
1.病人和陪病者一起掛號
2.急診掛號: 跟病人同科別
3.主訴: 急診陪病家屬篩檢
4.篩檢碼 : 655077 一般件 / 655080 速件 geneXpert 數量有限,請斟酌使用
5.就地採檢
6.病人就診科別醫師採檢
7.家屬採檢後,醫師即刻開立MBD 結案 (6/18 補充)
7.家屬和病人會收到COVID-19 檢測結果【簡訊】通知,無須留在急診等候結果。陰性結果效期三天,三天內回到馬偕院內看診或接受處置或陪病,無須重複採檢。(補充 21.05.31)
2.3.4 樓病房進行大清消
恢復營運時間,會另行公佈
本院應變措施如下
臨床流程:
1.臨床醫師通報,還是需要開立0類SICV-2。
2.若0類SICV-2檢驗結果為陽性,請醫師通報5類 19-CoV。
3.若病人從外院確診入本院,請醫師通報5類19-Cov。
a.外院陽性確診病人轉入一般防疫病房(9,14,13樓),急診醫師協助通報
b.外院陽性確診病人直入ICU,ICU醫師協助通報
感染管制中心流程 :
1臨床醫師持續通報0類。
2傳染病通報系統將0類SICV-2通報上傳電子雲之功能關閉。
3傳染病通報系統停止列印0類SICV-2通報單及傳送0類SICV-2簡訊
1.兩間負壓室 535 533 保留給COVID-19陽性確診 CT值低 (可考慮20以下),傳染力高病人,實際決策由臨床醫師決定
2.五觀區共有 12床位,不要從501開始安排,從507-511開始安排 (6/4 澄清)
3.516,520 為最後使用床位,保留給重症病人使用
4.五觀區視同 ICU 感染管控區域,不開放病人床邊陪病。所有陪病家屬需要在【外篩風雨走廊】的位置等候休息,避免交互傳染
5.PCR 結果陰性病人,應該儘速安排移出五觀區 (6/4 澄清)
1.優先安排診斷肺炎,COVID-19 PCR 陰性病人
2.其他診斷病人,COVID-19 PCR 陰性病人安排到三觀區
3.病人從五觀區移動至六觀區時,需要在全車(病床)使用噴霧器噴消後,才可以移入六觀區。如果病人家屬同意,可以一併消毒
1.安排其他非肺炎診斷病人,COVID-19 PCR 陰性病人
2.病人從五觀區移動至三觀區時,需要在全車(病床)使用噴霧器噴消後,才可以移入三觀區。如果病人家屬同意,可以一併消毒
*感染科林志錚醫師來電:(蘇主任提供)
3F可收CV, Gl。
2F可以收其他科。
床位跟住院中心要即可。
住院組或許會回: 請找林醫師控
林醫師說急診VS控即可。
1.急診醫師決定病人需要住院時,就要請陪病者去戶外門診篩檢接受篩檢,不是等到要去病房了,才跟陪病者說。會有時間差。
2.一般日上下午時段,醫院有戶外篩檢門診,專門服務需要住院,陪病者,門診檢查者。
3.台北戶外篩檢門診和民眾快篩是分開的。
4.假日和夜間時段,急診的住院病人陪病者,則由我們急診自己做。陪病者需要掛號急診。急診費用會比戶外門診貴。
陪病者急診程序如下:
1.陪病者急診掛號
2.健保身份掛號,主訴:住院病人陪病者
3.掛號科別:跟病人相同。
3.就地採檢,當班病人的醫師負責執行
3.主訴:急診住院病人陪病者
4.通報O類
5.檢驗單篩檢:655077 一般件 655080(geneXpert) 速件
5.診斷碼:Z7189
2021.05.28.
為防範COVID-19疫情蔓延,依據防疫政策住院陪病需知如下:
所有住院病人及陪病者都需確認篩檢為陰性後,始得進入病房
陪病者請盡量安排同一人
以下條件時:
a.急診醫師決定病人需要住院時,已經有床號
b.假日和夜間時段,急診的等住院病人陪病者
由急診進行採檢。陪病者需要掛號急診,費用比照急診就醫收費
非以上條件者,醫院有戶外篩檢門診,專門服務需要住院、陪病者、門診檢查者,有一般日上下午時段,費用比照門診就醫收費
5.【戶外篩檢時間W1-W5(9:00-12:00;13:30-17:00);W6(9:00-12:00)】
6.【戶外篩檢地點在一樓民生西路組合屋2(急診六角亭旁)】
馬偕紀念醫院非常謝謝您的合作!
專人負責 謝宗霖
一直到5/31止
一般日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