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世記》十八章記載,亞伯拉罕在幔利橡樹那裡建立帳棚(據講在約旦河東,雅博河的西端),那時有「三個人」(v2)路經此地,亞伯拉罕作為族長,加上東方人的熱情好客,遂給予三人熱切款待。當時,三人中的其中一位,預告了「年紀老邁」的撒拉(已經年近百歲),一年後即將「必生一個兒子」(v10-11)。那時正在帳棚後的撒拉,聽見自己將生育的預言時,就忍不住「暗笑」(וַתִּצְחַק)。為甚麼她會「暗笑」呢?因為,撒拉自己根本不相信這個預言,故撒拉不屑地「暗笑」起來,覺得這人的預言,簡直是痴人說夢!當然,平情而論,經文一直的描述,都沒有描述過這三人的特殊身份,對於撒拉眼中,他們可能只是路人甲乙丙的客旅,都是隨口說的,不乎合現實(v12下。現代中文譯本,撒拉曾認為,「我老了,我的丈夫也老了;我還會有喜嗎?」)於是,撒拉「暗笑」了!因著撒拉「暗笑」表明的「不相信」,結果,耶和華親自顯現,質詢撒拉為何不信!同時,亦宣告了,「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v14上)!那刻,撒拉知道出事了,「就害怕」,並否認自己曾經有笑過(v15)!……
這裡的「豈有難成的事」,其中的「難」的希伯來原文「פָּלָא」,原意是「奇妙」、「異常」等意思!在經文中描述,撒拉對於「生育事」,是純粹從生理來評估(12下)。這本是一般人很尋常的想法。但上帝行事呢?有不少時候,都是「異常」地行事「奇妙」,往往超乎我們所想像的!故此,經文在這裡,其實是藉著撒拉的「暗笑」,在追問一代又一代信奉上帝的人,我們信神的人與非信神的人,我們的視野,到底如何?早陣子,曾與太太一起往內地探訪教會,當時找個空檔,去了一個著名的山嶺。前去的路程,山腳下只見車輛只見人,及至去到山巔處,卻見群山連綿,天地忽然如水墨畫,觸動著心靈與上帝的感通,那刻,深深體會到上帝創造的美與偉大!山下與山巔處,高度不同,視野不同,看見的,都不一樣。難怪有人說,不同的高度,往往決定了我們不同的視野!在地上活得久了,很自然,就只有地上的視野。而地上,往往盡是人性、常見算計、常見自是、常見權力。那麼,我們要怎樣突破地上的視野,重見天上的神聖,重新肯定神的主權及能力呢?我相信,起碼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每天讀好聖經,認真與上帝傾心,並常去敬拜我們的主!
弟兄姊妹,「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今天,對您或對我,對這個宣告,是否深信不疑呢?主耶穌在世時,也曾說過,「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九23)。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學懂如何在世卻不屬世,在地上卻能有天上的視野,並堅定地相信,我主我神,沒有難成的事!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