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的吩咐
撰文:彭淑怡宣教師
聖靈的吩咐
撰文:彭淑怡宣教師
本週三代經課中使徒行傳的經文(11:1-18),記載了初期教會一個翻天覆地的轉捩點,其核心信息與這幾週在教會舉辦的課程「不一樣的基督信仰」,可謂極為契合,同樣挑戰我們固有的界線與認知,並呼召我們拓展對信仰的理解。
面對耶路撒冷猶太信徒的責難,彼得回應時並非依循傳統的框架,而是細述一次聖靈(Pneuma - 那如風、如氣息般不可捉摸卻大能的上帝之靈)對他奇妙的引導,上帝親口說:「上帝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11:9)更關鍵的是,彼得領受聖靈的吩咐:「聖靈吩咐我與他們同去,不要疑惑(或譯作『不作分別』、『不加歧視』)。」(11:12)這「不作分別」的命令,正是聖靈工作的核心特質之一,也是我們信仰實踐中極大的挑戰。
課程中我們透過伽達默爾(Gadamer)的觀點,理解到「沒有偏見,就沒有看見」,我們的「偏見」(prejudices)構成了我們理解世界的「視域」(horizon)。然而,真正的挑戰在於我們如何「善用」這些既有的理解,而不是讓其成為我們僵化的壁壘。彼得最初的反應「主啊,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沒有吃過。」(10:14)正是他固有「視域」的展現。但聖靈的介入,挑戰並擴闊了他的視域。正如課程中我們學習「對話作為體驗」,是對上主、他人開放,發現我們自己的偏見,從而看見本來視域以外、更廣闊的天父世界,目光因而被轉化。彼得的經歷,正是這樣一個被聖靈轉化的對話體驗。
當彼得向哥尼流一家講道時,「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正像當初降在我們身上一樣。」(11:15)面對聖靈如此清晰的作為,彼得發出了擲地有聲的詰問:「上帝既然給他們恩賜,像在我們信主耶穌基督的時候給了我們一樣;我是誰,能攔阻上帝呢?」(11:17)這句話充滿了謙卑與對上帝主權的敬畏。它挑戰著所有試圖用人的傳統、規條、偏見去限制上帝工作範圍的人。上帝的啟示是動態的,祂在具體的歷史處境中行動,而我們的責任是敏銳地回應。
今主日下午我們將進行第四課「訪談:出自埃及的科普特正教會」,預備與這個古老東方教會傳統相遇,接觸基督信仰在不同文化土壤中綻放出的奇葩。他們的禮儀、神學語言、靈性表達或許與我們熟悉的很不一樣,但我們能否在其中辨識出同一位聖靈的工作,同一份上帝白白賜下的救贖恩典,以及信徒生命中流露出的屬靈果子?
聖靈的風,確實要吹遍「我們」以外,將祂的恩典與能力帶到每一個祂所愛的人心中,引領我們進入祂更豐盛、更廣闊的國度。願我們都成為順風而行的人,而非攔阻上帝聖工的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