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承載歲月,手作淬鍊經典
匠心承載歲月,手作淬鍊經典
在台灣北方的海風輕拂之地,基隆三沙灣,一間低調而寧靜的木工坊,見證了時光的流轉,也孕育出一位被譽為「匠人」的靈魂人物——賴師父。
本名賴克銳,年輕時大家親切地稱他阿樂師。自幼成長於基隆港邊,海的氣息塑造了他開朗豁達的個性,也讓他帶著一份純粹的匠心,將畢生精力投注於木工技藝。他的手,刻畫過船舶機械的鑄造模型,如今,則細膩地打磨著每一支檜木手工桌球拍,將一段工藝的歷史,延續至今。
從鑄造模型到手工球拍,技藝的轉身
從鑄造模型到手工球拍,技藝的轉身
賴家三代,皆以木工為生,從阿公開始,便專注於船舶機械的鑄造用木製模型。這門技藝講求極致的精準與紮實的工藝,稍有偏差,便無法成器。而賴師父,正是在這樣的嚴謹環境中,從12、13歲便開始學藝,歷經數十年琢磨,將木頭的溫度與韻律,融入指尖。
然而,當時代變遷,產業轉型,家中仍留存著一批來自阿公時代的珍貴台灣檜木。為了不讓這批承載歲月記憶的木材白白浪費,他開始嘗試各式木工工藝,直到一位桌球教練的提議,讓他開啟了全新的旅程——製作手工桌球拍。
這一做,便是近三十年。
三千支手作,每一支皆獨一無二
三千支手作,每一支皆獨一無二
與工廠批量製作不同,賴師父的每一支球拍,都是純手工雕琢。從選材、裁切、打磨、拋光,每一步皆細緻入微,每一片木紋都被賦予新的生命。這樣的堅持,使得他的作品不僅是運動器具,更是凝聚匠心的藝術品。
時至今日,他的手工球拍已製作超過三千支,使用者遍布全台、遠至美國與中國大陸。每一位熱愛桌球的玩家、學校教練、專業選手,皆因其卓越的手感與品質,口耳相傳,成為忠實愛用者。
手藝與時光,能否被延續?
手藝與時光,能否被延續?
歲月流轉,技藝精進,然而,賴師父始終心繫著一件事——這門手藝,是否能夠傳承?這門融合台灣木工智慧、鑄造精髓與運動美學的工藝,未來會何去何從?
或許,手工的價值,不僅在於技術的承襲,更在於一份對美好事物的堅持與敬意。每一支桌球拍,都是時間的沉澱,是匠心歲月的印記。
這份溫潤而獨特的手感,值得被記住,也值得被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