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的指標
撰文:劉俊謙宣教師
日期:2024年6月9日
撰文:劉俊謙宣教師
日期:2024年6月9日
曾經,我參加過一個以宣教(missiology)為主題的研討會。當中, 與會者討論到怎樣為之將基督的好消息傳揚開去,怎樣為之「preaching the good news」?其中一個講員提及到,佈道(即傳福音)其實就是指教會以一種另類的生活方式—上帝國度的生活方式,來「吸引」社會中正 在受苦,被罪綑綁的個體(to “attract” other people with our new, alternative, and attractive lifestyle)。教會不是以搞活動為目標,不是純粹提供某些服務作為招徠,教會的吸引力是源自於耶穌基督的愛和憐憫, 叫人能夠從這個被更新的群體,以一種與世俗社會不同的方式—彼此相愛的方式來生活,從而讓人經歷上帝的醫治和釋放。
換句話說,如果基督徒群體所展現的生活模式是與社會普羅大眾無分別的時候,那其實教會有甚麼吸引的地方?既然無吸引力,那試問又哪會有人願意前來?如果我們在教會的時候同樣以小圈子互相排斥、在團契裡大家同樣戴著臉具來相處、在事工的層面同樣以捽數來定義成敗得失,那試問我們如何可以吸引人加入這個群體?所以,在服侍之上,教會要問自己最重要問題是:對我們周遭的社區來說,我們的教會是否一個好消息? 如果是的話,這又是一個怎樣的好消息?(Is the church a good news to the neighbourhood? If so, how?)這個才是判斷我們所作的服侍好與壞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