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瑞士信貸銀行於2016年發布環境、社會、政治治理的研究結果顯示,270間有著公開出櫃的同志領導階層的公司、近期被調查選為同志企業領頭羊的公司,或是身為地區同志企業網絡成員的公司,其綜合表現高過MSCI指數三個百分點。多元共融(Diversity& Inclusion, D&I)不僅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顯學,更已然成為許多國際企業的價值觀,當企業表達出同志友善,也可能將其轉化成讓人才有興趣投履歷的品牌。
磊山保經諾億團隊的執行長賴柏翰也以自身經驗表示,台灣傳統社會的文化比較避談家務事,在兄弟姊妹也各自成家的情況下,一旦父母發生需要照護的時候,同志族群就容易成為主要的照顧者,因此應提前檢視並做好完善準備。
透過賴柏翰分析指出,保障性對於家庭規劃保險來說是最首要的一個部分,因為保險最大的功能就是「保障」,也就是用小資金購買足額的保障,因此購買保險是有先後順序的,消費者首先會想要購買的商品為壽險、意外險、醫療險、防癌險、重大傷病險或是失能扶助險等,因為這些都是最基本的保障,如果還有剩餘的資金,才會考慮再行購買儲蓄險、投資型保單等。另鄭芳齡也同步指出保單現金價值的部分,也是民眾購買保險商品時,會多所考慮的地方,簡單來說現金價值就是所繳納保費扣除保險公司相關費用,因為前期本金少,利息也少,扣除的成本費用多,所以扣除後剩餘的現金價值相對較低。但如果商品能夠在保障上有較佳的優勢並有同時有更加優化的現金價值,這個將會是符合市場期待與市場需求的最佳壽險商品。
記得錄影的前一天我接到了電話,就趕回去見外婆最後一面。隔天早上0600從苗栗坐火車回到台北轉搭計程車去錄影。
其實根本是沒準備就上場了,腦袋也還一直在回想前一天的事情,接著主持人問我什麼,我就很直覺的回答。
我來自長照家庭,無論是剛離開我們的外婆,或是中風了15年 在前幾年離開我們的阿嬤。我其實都能理解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心情。
在我心中像是這樣的照護保險每個月所能提供的保障,不只是數字上代表了照護成本或是薪資的補償。
而是這樣的保單能讓一個人在離開的時候少一些辛苦的回憶,多了一些好的回憶來讓活著的人更願意去聊聊你。
磊山保經業務副總洪嘉杕表示,過去大部分民眾對於醫療險的認知多停留在生病住院要花錢的觀念,而失能險主要是負擔保戶出院後、用來保障基本生活的費用,不但能補足保障缺口之外,加上目前少子化、人口高齡化衝擊,再來政府推行長照2.0,也讓民眾開始思考長照的問題。
但其實長照險還比失能險上市來得更早,不過,失能險卻能在短短三、四年內一路熱銷,甚至熱賣到保險公司紛紛取消保證給付。所謂的保證給付指的是,無論保戶生存與否,保險公司都必須給付到某個年限的金額。但因為,失能險的理賠損失率太高了,在保險公司負擔沉重之下,紛紛取消保證給付,市面上僅剩下少數幾家還有保留這項制度來「吸客」。
「以功能性來講,目前確實還沒有真的能替代失能險的商品出現。」吳映蓉解釋,傳統型長照險得要經過巴氏量表衡量,條件範圍非常嚴格,且須每年到醫院確診、用新的巴氏量表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部分長照險的理賠條款也不符合人性化、加上長照險的保費也比較貴,諸多原因也讓失能險在短短幾年內竄紅。
磊山保經執行業務副總賴柏翰認為,在眾多金融商品裡面只有保險是和人的生老病死殘息息相關,每個數字背後都有與客戶連接的情感意義。他期許自己所帶領的團隊可以透過正確的保險規畫,讓每個客戶可以用最少的錢達到最高的保障,並且累積資產讓自己有一天能成為不需要為錢擔心的人。
轉戰保險業之後,業績與拓展組織成績同步快速成長的賴柏翰,雖重視客戶資產的累積,但是更重視保障商品方面的配置。賴柏翰說,要讓客戶安心的累積資產,前提是做好壽險、醫療的基本保障,並且以讓客戶用最低成本做好最高保障為目標,然後再根據客戶需求配置符合累積資產目標的商品,這樣才算完整的人生防護網。
從上述的保險統計數據中,可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民眾「花大錢」不一定真的有買到「高保障」,如何針對自身需求,聰明買保險就相當重要。
磊山保經諾億特許事業部執行長賴柏翰建議,民眾在買保險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課」,現今網路上資訊多元,只要上網搜尋想買的險種,都可以查到非常多細節和資訊。他認為,買保險前必須先對投保的險種,有一定基礎的認識,才能針對自身需求,買到真正適合的保險商品。
至於撇開儲蓄型的商品,單從純保障型的險種來看,一般民眾的保險清單中,有哪些必備的保單?賴柏翰和錠嵂北二營業處區經理蔡文智認為,民眾不能沒有的是「癌症或重大傷病、個人或家庭責任保險及失能險」等3張保單。
第一、癌症或重大傷病險
第二、失能險
第三、家庭或個人責任保險
同志易成為家庭照顧者
當兄弟姊妹個個成家後,沒有家庭、未收養小孩的同志,事業上能花的時間和心力多,自然較有成就,能付出的也比較多,當父母需要被照顧時、需要錢時,這件事往往就落在他們的身上。
因此洪嘉杕建議,若父母還健康,應該先幫雙親規劃照顧類保險,如長照險、失能扶助險,除了保障父母,也保障自己的照顧責任。
不過,現實中不少同志常常忽略父母的體況問題,因為在性向不被理解的社會,同志常常選擇逃離家庭,到外地生活,特別是男性在家更會被催婚,如洪嘉杕過去曾到澳洲打工旅遊。無獨有偶,身為女同志的威盛保險經紀人北一區業務襄理張維欣,一畢業也到澳洲生活三年,直到父親身體出現問題才回台灣。
賴柏翰以自身經驗說自己目前未選擇身故還本型保單(非還本型儲蓄類的保險),而是著重醫療、意外險保障及定期壽險。歷經奶奶中風15年後、外婆失智,讓他考慮家族病史而為自己投保失能險多達500萬元保險額,也是透過保單延續自己的尊嚴和價值到呼吸停止一刻。「曾看過臥床15年長輩離開時,哭得最慘是外籍看護,家人多沒有哭反而是鬆了一口氣」,賴柏翰有感地說「而保險換來的是最終被懷念的」。
他並以還本型失能險舉例,因為費率相差甚大,且年齡愈高、差距愈大。以某公司失能險為例,30歲男性投保還本、不還本的保費相差一倍,40歲相差二倍,等到50歲時相差四、五倍之多。而55歲男性如果規劃月賠1萬的還本型,年繳保費約2.7萬元,但若是不還本型的則是年繳約7千元。
賴柏翰建議同志保障型保險組合,可以從5類「定期壽險、意外險、雙(多)實支實付、重病類型、失能險」思考自己的需求。他提到目前同志伴侶多未養育子女,可以先想想「身故後保險金要留給誰?還本與不還本的費率差異」這2點。而且當父母年紀大須要家人照料成為其照顧者時,便得提早做財務規劃。
「一般人會接受失能險,大都是周遭有人遇上了。」歷經奶奶中風15年後,外婆又失智,多年不間斷的照護,讓磊山保經諾億特許事業部執行長賴柏翰對失能險格外重視,也替自己投保失能險。
賴柏翰指出,長照有3寶,分別是長期照護險、類長照險(特定傷病險)、失能扶助險,當中又以失能扶助險賣得最好,因為不論是疾病或意外導致1~11級失能均可按失能等級表理賠,減少理賠爭議,費率也相對長期照護險便宜。
賴柏翰表示,目前已有不少失能險停售,但民眾不宜盲目搶購,還是要好好挑選、規劃,不妨參考「3要2不」原則,3要依重要性順序為「第1~11級失能給付額度要高」、「扶助金要有保證」、「要有豁免保費」。
他分析,多數人投保失能險只比較第1~6級失去工作能力或第1~3級失去生活能力的的理賠額度,卻忽略第1~11級可提供1次性給付的失能保險金。
最近很多客戶和同業的朋友問我關於「老化、失智、理賠」等問題,這次連回苗栗、台中找阿姨都被問了😂
多半這個問題的討論來自長照險和失能險到底要保哪邊,而網路上也充斥著各種專業與不專業的討論
⭕️比較建議參考鄭正一老師的文章
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507853716
❌比較不建議參考某李小姐或是其他無具名的文章
因為不建議就不提供連結了
接下來就六個常見的QA,小弟提供自己的看法
每一年上街的團體很多,但是在團體報名中,以公司而言幾乎都是外商公司,大家常聽到的「花旗銀行、匯豐銀行、Google、Yahoo、特斯拉、Uber、美國銀行、在臺協會」等等
在進入保險業之後心中就一直有一個夢想,我想讓我們的團隊成為台灣保險業第一個上街公開支持同志大遊行的團隊
在我們團隊之中,也有異性戀、媽媽,我想說不管是LGBTQIA都很棒,不會因為是彩虹團隊而區分你我,同樣的包容及尊重,而在保險業之中也有很多事情是我們可以持續努力的
才誕生了這次我們團隊舉的主標語及副標語們
......
一、請問這幾年殘扶險與類長照險為何需求大增?哪一些賣得最好?為什麼?
二、長照險的情況?
三、殘扶險、類長照險、長照險為未來的商機、趨勢與看法?
四、除了剛才這三類險之外,您認為保險的高齡商機還有哪些?
五、對40歲50歲與60歲的民眾來說,應該如何投保最適切?
特別邀請到同志父母愛心協會郭媽媽來和大家分享出櫃對於同志及同志父母的重要性
出櫃不成功? 因為你還沒聽過出櫃2.0
歡迎各位來賓在7/13的Friday night來彩虹友善商家Hours來一起聽聽我們的故事吧
回歸於人性,取決於自己願不願意做這件事。雖然數位工具有很多,但還是要自己本身,或是夥伴打從心底體認到「這樣做,真的對自己有幫助」才會產生效果。
入行僅三年,磊山保險經紀人業務總監賴柏翰是資訊科出身、擁有深厚的理工背景,將自己的優勢與保險領域相結合,協助他自己在行銷及帶領組織上都創造出良好成效。在他的腦袋裡,永遠都有一個SOP在行進著,並不斷地去優化它。他說,「很多人都誤以為SOP是僵化的,但其實它是很靈活的,必須隨時調整讓效率提升,進而在一個最好的狀態上。」保險行業經營應該也要如此,藉由諸多數位化工具來協助進行管理。
#右鍵(長案)開啟圖片
甫加入磊山保經2年半,年紀輕輕的賴柏翰就坐上了磊山保經首都分行業務經理的職位,他謙虛地表示自己只是用認真努力來彌補所缺,他的夢想是集結眾人的力量,建立一個互助社區,讓有相同理念和需求的人一起照顧做伴,發揮保險互助的本質。
賴柏翰溢鼓莉和他一樣懷有夢想或是對生活現況感到不滿的人,「繼續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卻期待著生活有一天會改變,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所以有想做的事,就立刻去實現吧!」
磊山保經提供的資訊工具,包含深入瞭解客戶訊息的 Jarvis,整合式建議書平台的 PaperMe,也是全國第一家投入 Bot 機器人系統的保險經紀人公司。
磊山保經通路長林世德表示,磊山首創的機器人助理 TIA,更是保經業界的創舉;高效 AI 秘書 24 小時服務不間斷,可互動、可即時通知客戶相關訊息,對業務同仁來說,不但可省去龐大的人力和時間成本,機器人 TIA 還有提醒功能,能協助業務同仁不錯過任何訊息。
賴柏翰就是這樣一個「學用落差」的例子。求學時期的他,因為看好科技產業的發展前景,而選擇修讀理工學系,直到實際接觸了相關領域後,才發現自己更喜歡能與人群接觸互動的工作,加上細心與對凡事抱持著好奇心的人格特質,於是他決定轉換跑道,投身更適合他的保險業。
只不過凡事必然起頭難,除了家人不支持外,就連賴柏翰也曾一度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勝任這份工作。因為他原本是個講話容易結巴、不擅長與人對談的人。但同行的前輩告訴他,誠懇專業的態度比起流利的口才更為重要。
於是他抱著相信自己只要比別人認真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決心,在拜訪每一位客戶之前,都確保將準備工作做到完善,再加上IT背景,讓賴柏翰善於利用網路與資訊工具來創造優勢。像是透過網路來開發新客戶;製作詳細的報表及資料,幫助顧客更深入瞭解產品。
只是,有哪些保險是退休前一定要有的保單?一般建議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殘廢或殘扶險及重大疾病險這3類保單不可少,若規畫保險的預算有限,順序該怎麼決定?磊山保經業務總監賴柏翰指出,先從扛不起的風險買起,第一個扛不起的風險應是長期照護,重大疾病次之,一般疾病則最後。所以投保順序是殘廢或殘扶險、重大疾病險,最後才是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
賴柏翰解釋,因疾病而開刀住院一次的費用約莫10多萬元,一般中產階級都負擔得起,甚至與親友情商都有機會能借到,「如果明天被宣判罹癌,或者因一次車禍而癱瘓,長期治療費用是不是能自己負擔得起?」賴柏翰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