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務介紹
1. 兒少特質易涉險
兒少因為涉世未深的單純、血氣方剛的義氣、情竇初開的想望與對性的好奇,及被媒體與世俗誘惑的物質欲望,都是他們容易涉險與被欺騙受傷害的因素,加上對法令的不理解,以為純屬個人行為,殊不知已觸法,甚至必須接受保護管束與追蹤輔導。
2.網路性暴力盛行
數位科技普及化,網路使用成為主流,網路性騷擾、性私密影像、性誘拐或性勒索事件層出不窮,因屬新興性暴力模式,民眾不知如何應對,又因事涉隱私求救困難,對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影響至鉅。
3.家庭功能式微
社會上越來越多單親、繼親或隔代教養家庭,家長親職功能、親子互動關係與家庭支持力量普遍不足的情況下,導致兒少因缺乏家庭溫暖假以外求,希冀擁有愛與關懷;有些兒少甚且歷經兒虐、目睹家暴、性侵害、性霸凌等不堪往事,因而影響兒少正常發展的生命軌跡。
二、服務目標
1.被害人扶助
提供兒少性剝削被害人及其家人相關輔導服務,強化親子關 係與親職功能,建立支持力量與保護系統,防止兒少再次陷入危險情境之中,進而提升兒少自我價值及正向人際關係與社會活動。
2.社會教育
促進社會大眾對於兒少性剝削防制的理解,強化性別平權與尊重的意識,落實保護兒少的行動。
3.研發防制作為
結合網路使用安全及自我保護議題,開發各式研發活動,引導兒少正確使用網路並避免網路成癮、提升正向人際互動技巧、促進自我瞭解、生涯探索並建立自信,同時,強化親職功能與親子互動。
4.強化網絡知能
強化服務團隊及性別暴力防治網絡對兒少性剝削防制專業知能的培訓與督導,提供高品質服務,建立更具效能的防制作為與合作策略。
三、服務內容
1.被害人及家庭服務
服務對象
符合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2條第一項之被害人,含:
(1) 兒少涉及對價之性交或猥褻行為。
(2) 兒少被利用為性交或猥褻之行為供人觀覽。
(3) 以兒少為主體拍製、重製、散播、陳列販賣性交或猥褻行為之圖畫、影像、語音或其他物品。
(4) 兒少從事坐檯陪酒或涉及色情之伴遊、伴唱、伴舞等行為。服務內容
依照個案需求定期訪視,提供包含家庭功能評估、自立生活
輔導、親職教育、心理輔導、陪同服務、法律服務、經濟扶助、就業/就學輔導、情緒支持、資源連結、網路安全及其他相關福利服務。
2.團體活動
目的
加強服務對象及其家庭自我保護與網路安全使用知能,透過團體提升兒少自我了解,增進自我價值,擴充興趣與生涯探 索,促進親子正向關係。內容
以沉浸式體驗為活動主軸,主題設計包括性別教育、網路安全、自我保護、自我概念、興趣探索、生涯規劃與建立自我價值等內容。
3.宣講活動
對象
高中及以下學校師生及家長、宗教團體、社區或部隊。內容
以演講解說、影片播放、實境體驗、有獎徵答等方式,提供兒少性剝削防制教育及網路安全、自我保護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