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會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與家族史有關,通常出現在嬰幼兒,但不限年齡都可能患病,部分患者症狀會持續到青少年和成年期。 異位性皮膚炎和過敏性鼻炎、氣喘、過敏性結膜炎高度相關,需合併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有哪些症狀?
最常見症狀是乾燥搔癢、紅疹、脫皮、滲出組織液、結痂或苔癬化(粗糙的皮膚紋路或黑色素沉澱)等皮膚變厚、變硬的變化。皮疹子在嬰幼兒時期主要分布在頭、頸部或四肢伸側處,年紀增長後主要分布在四肢彎曲及身體皺折處。
如何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考量疾病病程較長,建議固定的皮膚科醫師較能熟悉患者病情和安排追蹤治療。
一. 外用藥膏:
外用類固醇藥膏目前仍屬第一線治療方式,但身體各部位吸收力不同,需要藥的強度就不同,遵照醫師指示用藥,避免自行至藥局亂買藥,就能把副作用降到最低。其他外用非類固醇藥膏包含鈣調磷酸酶抑制劑藥膏和適健膚外用軟膏,都能抑制皮膚的免疫反應,但沒有類固醇的副作用。
二. 口服藥:
口服抗組織胺通常就有不錯止癢效果,病情惡化時使用口服類固醇和免疫調節劑大都能達到控制。
三. 新興治療:
對於非常嚴重或是無法承受傳統藥物副作用者則需接受更進一部的治療,如:口服JAK小分子免疫標靶藥物和針劑型生物製劑等(杜避炎和異可適)。
四. 紫外線照光療法:
對於全身皆有皮疹,想減少類固醇依賴的患者不失為有效穩定病情的治療方式。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麼?
一. 溫度和季節變化:
夏天盡量避免日曬或劇烈運動,多使用冷氣空調避免熱出汗,秋冬容易皮膚乾燥,必須加強保濕,保濕次數和量都要足夠 (一天塗抹四次,洗澡後一定要保濕),避免添加香精、祕魯香精、丙
二醇、羊毛脂、甲醛和MI/MCI防腐劑的保濕品,可選用修復皮膚屏障的保養品,如神經醯胺、菸鹼醯胺、十六醯胺乙醇(PEA)、亞麻油酸、燕麥萃取物和甘草次酸。
二. 沐浴清潔:
沐浴5-10分鐘,一天一次,水溫27-30度,不使用肥皂,選用弱酸性、無香精、低敏(避免椰子油起泡劑)和無刺激沐浴產品。
三. 環境:
盡量避免讓患者接觸常見過敏原,例如灰塵塵蟎、金屬(鎳和鈷)、香味劑、 防腐劑和毛或地毯製品。
四. 衣物:
建議以棉質和絲質等透氣成分為佳,盡量避免人造纖維(聚脂、尼龍纖維和壓克力纖維)和毛料,版型上以寬鬆舒適為主。
陽光皮膚科診所有著齊全的各種外用和口服用藥、新興治療藥物和引進大醫院同等級照光機,共同守護異膚小朋友的健康,歡迎掛號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