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洪雪卿
一、 序曲
民國六十二年,當光仁中學高中部第一屆畢業生畢業後,就已經順勢有了光仁中學的校友會了。
最初,第一屆的劉昌才學長在台大發起組織台大光仁校友會。由於剛開始幾年,校友們都還在大學就讀,校友會的活動就以各大學校友間的聯繫為主,有的班級還以原本畢業的班級為主體,發行校友刊物,保有光仁的文藝氣息。
二、 沿革
幾年後,畢業的校友越來越多,學校也曾協助校友出版過「光仁之聲」、「光仁校友」等刊物,由回母校任教的校友,如:俞綺華學姐、左克玲學姐、林昭鳳學姐等擔任編輯的工作,目前校史室中保留有最近的一期「光仁校友」是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版的。
第五屆的洪炳焜學長擔任校友會會長期間,大力推動會務,以「聯繫校友、促進校友交流」為主要目標,在民國七十八年時編印了第一本跨屆別的校友通錄,上面的地址與電話雖然有許多已經需要再度更新,但在當時確實是一件對校友聯絡有益的大工程。
八十學年度,適逢母校二十五週年校慶,在返校任教的劉綺芍學姐的積極聯絡下,邀請了多位校友回學校擔任週會演講的講座,提供學弟妹許多讀書與做人做事的成長經驗;並在民國八十一年三月底編印了一份「校友通訊」,將校友們的「近況」儘可能的告訴大家。
熱心的洪炳焜會長在領導了校友會幾年後,深感校友會若能有一個正式的、向政府立案的組織,將可發揮更大的功能,而且有助於校友會的永續發展。因此,民國八十四年,洪會長在學校的配合下,募集了三百二十萬元的基金,以「發放獎助學金、舉辦學術及音樂活動,提升社會文化素養」為宗旨,正式向台北縣政府登記成立「財團法人光仁校友文教基金會」,基金會的董事長由校友會會長擔任,並請陳宜君學姐擔任執行秘書,負責規劃並執行校友會的相關會務,其中辦理年度餐敘以及選拔傑出校友為每年度的固定行事,發放獎助學金事宜則視基金會財務狀況而定。
自民國八十四年起,校友會歷任會長為:洪炳焜學長(84-87)、吳家懷學長(87-90)、江偉源學長(90-93)、張明浩學長(93-96)、石 梁學長(96-99)、袁立德學長(99-105)、高怡宣學長(105-108)、葉慶元(108-111),現任會長為蔡德祥(111-)。
三、 展望
展望未來,校友會將以「聯繫校友,建置校友服務平台;辦理校友活動,促進校友交流;支持並參與學校各項活動,使在校生認識校友會」為宗旨,持續為校友服務。
在具體作為上,希望向以下各項目標邁進:
(一)校友聯絡方面:建置校友網站,擴充校友網站功能。
校友網站於今年五月正式建置完成,凡是畢業的校友均可上網登錄,學校的師長也可以以師長身分登錄,到五月底為止,已經登錄的校友已經接近兩百多人,其中陳羽明學姐兼老師遠從阿拉斯加來登錄,真令人有「登網路而小天下」的興奮。
校友會進一步希望以發行電子報的方式,定期把學校以及校友會的訊息傳遞給遍佈世界各角落的校友們。
同時,也已著手設置事求人、人求事之類的專區,以及各行各業的諮詢服務等,希望做到雙向服務,讓每一位校友能在校友網站找到最佳資訊。
當然,這些功能的發揮,都得靠眾校友們同心一意的支持,才能收淋漓盡致之效。
(二)校友組織發展:成立各種校友分會。
若僅計算高中部的畢業校友,從第一屆累計到去年93級的第三十二屆,大約已有六千多位校友,若再加計國中部的畢業校友,便上達萬人之譜。這麼龐大的陣容,若僅靠校友會總會來聯繫,難免有所疏漏,更何況光仁的學長們的足跡不僅早已縱跨南北、橫越東西,更已在全球各地布局,世界五大洲都有我們校友的「仁踪」。
因此,建議校友們或以屆別為單位,或以所就讀的大學為單位,或以地區別、職業別為單位,更可以興趣相合為單位,各自組成校友會分會,讓校友會的組織網絡越來越來綿密,如此一來,所能發揮的聯絡效果也會越來越好。
而校友會總會的責任就是提供各分會一個暢通而良好的交流平台,並在必要時協助各分會,支持各分會所辦理的活動。
目前已有校友高爾夫球隊,及校友合唱團二個次級團體運作中。其中,校友合唱團與學校的高中部合唱團合作,訂於今年的七月十一日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一場合唱公演,屆時請大家多多支持與捧場。
(三)協助學校發展:在校生生涯規劃諮詢、家長親職教育諮詢、學生獎助學金或急難救助等。
光仁校友們在各個專業領域的傑出表現,備受社會各界的肯定,因此希望學長姐能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來協助在校的學弟妹,使正值年少輕狂的青春期能更順利地轉型而為成熟有內涵的成年期;也希望校友們就各自在專業上的能力,提供家長們各種專業的諮詢;當然,更希望來自校友的小額捐款能源源不絕,讓校友文教基金會有能力多發一些獎助學金,提供值得鼓勵的,或是有需要的學弟妹實質的幫助。
四、 結語
「一日光仁人,一世光仁情」,光仁的校友們在學校度過了人生中最燦麗的年少時光,校友會要做的是圈住這一片片亮眼炫目的青春,把它凝聚、再凝聚,然後揉合、展延,迸發出萬丈光仁情,普照光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