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

自主、互動、共好:通泉草教育的再思考

撰文:通泉草幼兒園創辦人 鄭婉琪

最近台灣教育的十二年國教的課程轉型,以「自主」、「互動」與「共好」這三個價值為核心素養,恰好與十年前通泉草的想法不謀而合。通泉草三個字:「通--溝通」、「泉--主體」、「草--在地」,是拉出通泉草面貌的三條思考軸線。

教育,基本上在處理的就是人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發展這兩件事。一個民主的社會,假設的是每一位成員都能透過教育得到好的發展,並且透過民主的溝通,形成一個好的社會。幼兒教育亦是。我們如何讓每一位孩子得到該有的自然發展,並且透過語言、音樂、藝術、生活讓孩子融入世界的文明,是幼兒教育最基礎的理論思考。

這篇文章,將試著透過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理論,回到幼兒的認知發展之中去做思考。

皮亞傑的階段發展理論

在幼兒認知發展理論中,最基礎的兩個理論家是皮亞傑以及維高斯基。皮亞傑是階段發展理論之父,維高斯基(Lev Vygotsky)則是社會文化理論之父。皮亞傑以他的幾位孩子觀察中,針對幼兒發展的普同的狀態,提出他的看法。他認為孩子的內在認知發展是有階段分別的。例如,孩子對於數的概念以及物理的概念,會有一定的發展順序。這些階段,與我們幼兒教育最為相關的是:

第一階段:感覺動作期(出生到2歲)

這階段的孩子依賴接觸、感覺以及感官去發現這個世界。這階段的學習重點是皮亞傑所謂的「物體的永恆」,這能力是在為下一階段的運思預備期奠定概念基礎。

(舉例,把東西拿起來丟出去,發現這樣的永恆性是這段孩子認知發展的內在趨力。)

第二階段:運思準備期(或稱前運思期)(2歲到6歲或7歲)

此時其最大的發展是以符號的方式在表徵世界:心像、繪畫,尤其是語言。前運思期與接下來的「具體運思期」的差別,在於孩子相對來說還是以自己的觀點在看世界。他們大多以外觀來判斷物體,並且用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邏輯來做合理的解釋。

(例如,牛奶倒到不同的杯子中,看起來比較高的話,這個時期的孩子會認為這樣是比較多的。)

皮亞傑有很多有名的實驗,測試孩子對於量以及物體變動的認知。過去我自己喜歡透過這類的理論分析,更了解孩子對數學以及物理的思考,也隱隱有一個矛盾:因為與此同時,這會有對孩子數概念以及物理概念推敲的一種評估,難免有比較之況。在文化刺激充足的現代社會之中,幼兒在這階段最重要的可能不是發展數學及物理的概念。孩子自然而然都會發展出這些普遍性的概念;但如果孩子都是自然而然的發展,那幼兒園在這部分要做的是什麼呢?

於是過去我們把這些概念放著,往孩子的人際互動與情緒照顧去做發展。來自於幼教專業訓練的項目也還繼續者,但是所謂「認知」,變成以「發展檢核」的形式存在著。

這學期通泉草幼兒園的教學顧問寶鍊老師,在第一次跟老師們的會議之中,提出一個問題:「我們要不要重新把課程歸零思考,想想孩子的需要是什麼?」原本我想,我們怎麼可能有時間重新歸零思考呢?但幾天後我於夢中突然一醒。幼兒所見所感之世界與成人不同,教師若能回到幼兒的認知發展理論去探尋,蹲低身體變換我們的角度,是否會更能在教學設計上更能與孩子對話?與大孩子或成年人相處的原則,並不一定能推演到幼兒身上。

例如孩子之間的衝突。原因當然種種,但是若從孩子的認知發展來看,幼兒正在學習理解他人,但基本上還是「自我中心觀」。在人際互動上,我們要讓孩子學會了解他人的感受,極端說來就有如要幼兒能算加減乘除一樣,某種角度來說,這代表著成人對於幼兒發展的階段還不夠了解。這個階段孩子透過種種真實的情境學習著「符號」與「表徵」,例如語言、圖像,但是還不具有考慮一個以上的觀點的轉換能力,其所學習的符號,大多只能描繪靜止情境,難以推移轉換。至於6歲、7歲之後,孩子就能進入另一個「具體運思期」,能夠同時考慮一個以上的觀點,並能思考具體物體與物質的狀況。

孩子的認知與發展,是有階段性的。我們能否聽懂童言童語?能否更了解孩子的需要,還需抱持著更仔細推敲的心情。

維高斯基與全語文教學法

許多通泉草的舊生家長可能會發現,你的孩子很喜愛繪本,喜愛唱著童謠,也悄悄地對於文字的辨認建立了一些興趣以及能力?

也可能會發現,孩子在他的圖畫中,圖的下方有一些黑色點點排列著?

我們的孩子,小班時大約會認同學的書包櫃,中班時會認全校的名字,大班呢?許多孩子開始學習閱讀了起來。然而我們的環境中看不太到注音符號。為什麼呢?這要從全語文教學法說起。

全語文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教學法,它是一種教育哲學觀,一種教學態度。

一般講到語文的學習,我們可能會想到像小學這樣的書本學習。因為有這樣的「基模」(意指原本指涉某件事的一個先前模式)在,過去傳統幼兒園(或是現在還有許多幼兒園也如此)會以教導幼兒認讀與書寫注音符號為語文學習的重點,要不就再多學一個英文。不過幼兒的語文學習該是這樣嗎?

仔細觀察幼兒學習說話,我們會發現孩子學習語文是「整體學習」的。這就是「全語文」之意。幼兒的學習不同於十多歲以後的青少年與成人,不是用分析性的、局部性的、邏輯式的方式學習。幼兒在2-6歲,需要從整體的語言脈絡,去學習各種意義與符號表徵,透過與旁人的對話發展出對於世界的整體認知。也因此,一個全語文的設計與學習環境,對幼兒的發展來說是有趣且有內在需要的。

皮亞傑指出孩子的階段發展,維高斯基則從馬克思學說中,以辯證方式來說明孩子認知的發展。他提出「社會文化論」,指出在不同文化中,孩子的普遍認知發展還是有一些差異存在。幼兒雖有認知發展階段之分,但是若成人能關注到他現在正在發展的區塊,以孩子潛在可以發展的範圍去跟孩子對話互動,會促進幼兒在此階段的成熟。

通泉草的「季節課程」設計,就是一種全語文的教學設計。孩子在這個整體的氣氛之中,經驗著重複性的自然與人文活動。通泉草早年在剛起步時所說的「以自然、藝術、繪本豐富孩子的童年」,就是基於這樣的整體思考。

中秋節時讓孩子感受到中秋節的美好,月亮的樣子,吃月餅以及柚子的感受。隨後晚秋,第一輪的桂花開,香氣最為濃烈,我們帶孩子去採,做成甜甜香香的桂花醬。接著冬至,感受到白天短短的,點起聖誕燈,搓著湯圓開始過年長歲的序曲。這些種種,包括自然,包括人文,包括藝術,串起來做成一系列的課程,帶著孩子吟詠童詩,唱著童謠,有一種溫暖與愛的感受。

全語文不只是語文,也可以泛指所有的溝通語言。藝術的語言也是孩子們善用的一種溝通。義大利瑞吉歐幼稚園,便是主張藉由藝術語言來了解幼兒的認知世界。這跟成人觀點的藝術或是哲學都不太一樣的。藉由藝術表達孩子的認知與感受,藉由對話了解孩子的認知與感受,我認為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成人藉由一種藝術與語言,表現以及傳達一種合乎孩子發展的氣氛及內容,亦是需要細緻思考與推敲的。

瑞吉歐幼稚園的創辦人馬拉古齊,強調幼兒與幼兒,幼兒與社區,幼兒與成人之間的「溝通互動」與「合作參與」。過去我們在這部分,也想學習,卻仍無法掌握到精確的合作文化。馬拉古齊認為這不但是提供孩子一個完整的學習情境,更是讓孩子有一種心靈上的歸屬感與安心感。

回到幼兒的「自主、互動、共好」

幼兒教育中的受教主體是幼兒,從認知發展理論中,我們可以看到幼兒有著與成人不同的思考方式,也有生命體從小到大發展的階段之異。我們期許通泉草的老師們,能讀懂孩子的思考,也能協助孩子表達出他們腦中心中的概念與感受,並隨著年紀的發展,逐漸發展出表達自己、了解他人、互相合作的能力。

自主、互動、共好,我們相信通泉草這樣的教育環境,長出來的孩子是很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