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生的財富,健康是動力的泉源,健康是生命的轉軸
白米飯是最常被當作主食的全榖雜糧類食物,但搭配其他全榖雜糧類例如:糙米飯、全麥饅頭、甘藷、紅豆、綠豆等來獲取其他營養素(維生素B群、維生素E、礦物質及膳食纖維)才是真正的聰明吃喔!正常人每餐飯量建議比自己的拳頭多一點,若換成粥、麵、冬粉、米粉,每餐所吃的量大約是飯的2倍喔。
除了全榖雜糧類食物,應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最好再搭配適當的運動,才會讓身體更健康!
蔬菜類食物為維生素、礦物質及足夠的膳食纖維來源,膳食纖維可以維持腸道健康並幫助排便,另外也有許多對健康有益處的植化素,像是花青素、胡蘿蔔素、茄紅素、多醣體等。每餐都要攝取煮熟後體積比拳頭多一些的蔬菜類食物才足夠,建議選擇當季盛產的蔬菜,既新鮮又便宜,還可以獲得各種不同的營養素喔!
除了蔬菜類食物,應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最好再搭配適當的運動,才會讓身體更健康!
豆魚蛋肉類食物為蛋白質主要來源,建議儘量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豆魚蛋肉類食物,優先順序最好是依照豆製品、魚類與海鮮、蛋,最後是肉類,並且避免油炸及加工肉品,每餐大約吃1掌心的份量剛剛好!
另外,除了豆魚蛋肉類食物,應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最好再搭配適當的運動,才會讓身體更健康!
每天早晚建議各喝一杯奶(一杯約240毫升)才能補充足夠的鈣質,其他如小魚干、黑芝麻、豆干、海帶或深綠色蔬菜也都有不同的鈣質含量喔。
年長者與還在發育的孩童更要特別注意乳品的攝取,不只是鈣,這也是很好的蛋白質營養來源喔!
如果喝牛奶覺得肚子不太舒服怎麼辦呢?
(1) 建議可以先從少量的牛奶慢慢喝
(2) 試試發酵乳製品(例如:優酪乳、優格、起司等)
那豆漿是否能取代牛奶呢?豆漿雖然含有蛋白質,但鈣質大約只有牛奶的七分之一,不能取代乳品喔!
另外,除了乳品類食物,應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最好再搭配適當的運動,才會讓身體更健康!
水果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建議每餐吃1個拳頭大小的份量!
水果外皮也含有植化素、膳食纖維等,有些水果其實可以洗乾淨後連皮直接吃喔!
要吃哪些水果比較好呢?要盡量選擇台灣在地的當季水果,像是:
春季有梅子、李子、楊桃、草莓
夏季有芒果、西瓜、鳳梨、荔枝
秋冬季有柳橙、葡萄、文旦、蘋果
四季都有包括芭樂、香蕉、木瓜等等
另外,除了水果類食物,應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最好再搭配適當的運動,才會讓身體更健康!
油脂類食物主要可分為飽和及不飽和脂肪酸,因飽和脂肪含量高的油品(牛油、豬油、椰子油等),對心血管健康較為不利,故建議選擇不飽和脂肪含量高且反式脂肪為「零」的油品(橄欖油、葵花油、大豆油等),每日食用約4~5 茶匙內,並以低溫烹調喔!
此外,別忘了每「餐」攝取1 茶匙的無調味堅果種子(約一大拇指節量),如:花生、腰果、芝麻、瓜子、核桃、杏仁及開心果等。除了提供脂肪外,也富含維生素E及礦物質等,取代食用油會更健康,但也需適量食用以免攝取過多熱量。
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最好再搭配適當的運動,才會讓身體更健康!
保持健康體位 身體好健康
常見的視力問題有弱視、斜視及屈光不正(即近視、遠視、散光)等,六歲前是斜、弱視治療的關鍵期,錯過了治療效果變差;愈早近視,度數增加愈快,變成高度近視(大於500度)機會愈大,而高度近視易產生青光眼、視網膜周邊變性、視網膜剝離、黃斑部出血及黃斑部退化、後極部退化、提早發生白內障,可能導致失明。研究顯示:戶外活動是近視發病和惡化的保護因素,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近視的危險因素。
護眼運動從小開始,下列為疑似視力不良的症狀,若有症狀請儘早至眼科就診。
1. 瞇著眼睛看東西。
2. 常常揉眼睛。
3. 慣於歪頭、仰頭或低頭去看東西。
4. 反覆側視看物體,表現出想要看得更清楚的模樣。
5. 參加遊戲時,行動不靈活、不敏捷。
6. 看書或寫字時,眼睛與紙面的距離太近。
7. 學習進度減慢或退步。
8. 常抱怨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眼睛疲勞、眼痛、頭痛。
9. 眼位外觀異常(如鬥雞眼)。
10.眼球震顫(眼球不自主的規律性轉動),或黑眼珠內出現反光等現象。
●什麼是高度近視
大部分高度近視定義都是以近視度數大於500度為主,往往肇始於學齡前,並持續惡化至高中畢業,缺乏戶外活動並大量近距離使用眼力常導致近視發生及惡化。
●幼兒一旦發生近視,度數會逐年增加,日後變成高度近視的機會很大,且產生併發症的機會也相對提高。
● 目前高度近視已經成為台灣、日本及中國大陸不可逆的失明原因第一位。
●可怕的近視併發症
近視相關的併發症有: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周邊變性、視網膜剝離、黃斑部出血及黃斑部退化、後極部退化,這些情況都不易治療,甚至導致失明。
少用3C 視力第一
(去除牙菌斑及牙結石)觀念、方法與習慣牙菌斑會在我們進食後三分鐘開始長出,因此,當我們吃完東西後五分鐘內,刷牙的效果最好,若無法馬上刷牙亦可先喝水漱口。
牙線的主要功能是把牙齒鄰近面(牙刷的刷毛搆不到的面)的牙菌斑刮乾淨,因此牙刷和牙線其實是互補的。
餐與餐之間盡量少吃零食,易造成齲齒之食物,可在三餐前後食用,並且鼓勵兒童養成餐後潔牙的習慣,遵守刷牙後不再食用其他食物的口腔衛生習慣。
氟化物具有抗菌作用、抗酵素作用、強化齒質,因此牙齒經常和氟化物接觸,可以增加牙齒對齲齒的抵抗力,因此氟化物的投予或塗佈是經常被牙醫師拿來作為口腔保健的利器。氟化物最有效的使用法是使牙齒經常接觸低濃度的氟化物,如飲水加氟、含氟牙膏或含氟漱口水。飲水加氟計畫於歐美國家已行之多年,證實可以有效地降低齲齒發生率達65 %。
保養一口好牙 青春笑容不打烊
藥物濫用,是指非基於醫療上的需要而使用藥物,或未經醫師處方而使用藥物,或雖基於醫療上的需要但卻過量使用藥物。具有改變個人情緒與知覺之藥物,稱為心理活動藥物,可經由影響意識、思考及情緒而改變人的行為。通常包含三類,即興奮劑、抑鬱劑及迷幻劑。藥物濫用所指稱之藥物,除前述心理活動藥物外,尚包括大麻類、鴉片類及有機溶劑類。
Q1 吸毒能讓人更快樂,甚至可以快速減肥?
A1 多巴胺是一種腦內分泌物,主要負責大腦神經細胞的訊息傳遞,包括歡愉興奮等訊息。而毒品會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予人興奮的感覺,但這類快感通常只是一時之快,也不屬於正常的快樂。最為人們忽略的是很多毒品對情緒造成負面影響,容易使人變得更易發怒、焦慮、沮喪,甚至出現幻聽、幻覺等。
Q2 青少年使用毒品的罰則有哪些?
A2 依據少年事件處理法第3條規定,少年在觸犯刑法時,適用少年事件處理法,依照毒品分級可實施少年保護處分、觀察勒戒、強制戒治等。但此條並不能作為青少年的護身符,同法第27條規定,少年法院依調查之結果,如果認為少年觸犯的法律為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案件繫屬後滿20歲,又或者認為少年犯罪情節重大,認為適合用刑法處罰,仍然可以移送到有管轄權的地檢署。所以,青少年並非完全不會受到刑法處罰。(引用鳴人堂 法操 FOLLAW)另外,不是只有吸食才有處分,轉讓、種植、運輸、持有、販售皆屬犯罪行為。
Q3 如何幫助自己、我的朋友和家人拒絕毒品?
A3 毒品的入門物質是「菸」、「酒」與「檳榔」。如果你自己或週遭的家人、朋友有吸食習慣,請先戒除。所有毒品都會傷害使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大腦或器官永久受損,例如吸食K他命會導致膀胱纖維化,進而引發頻尿、膀胱炎等症狀。
Q4 如果自己或週遭的朋友已經染上毒癮,該怎麼辦?
A4 可藉由學校的春暉小組、各縣市校外會啟動輔導機制,協助當事人戒除毒癮。此外,也可前往衛生福利部指定之藥癮戒治機構,尋求醫療院所身心科(或家醫科)醫師及公、私立毒癮戒治收容機構,如主愛之家、沐恩之家、晨曦會、茄荖山莊等,尋求收容戒毒或是撥打免付費24小時戒毒成功專線0800-770-885,各地方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專業的個案管理師皆會協助您。
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回頭已骷顱身
(一) 全民健保制度的起源
全民健康保險,簡稱全民健保、健保。在全民健保實施之前,只有約59%的民眾有健康保險,並且分散在勞工保險、公教人員保險、農民健康保險。為了讓更多民眾,尤其是最需要醫療照顧的小孩、老人,有醫療的保障,政府便於1995年開始實施全民健康保險。目前幾乎所有的民眾都在保險範圍中,而且醫療院所健保的特約率也維持在九成以上。
(二) 現行全民健保制度為何?
1. 全民健保為政府經營的強制性社會保險,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為單一保險人,民眾則為被保險人。此保險提供人人相同的醫療給付,但民眾仍有門診、住院等部分負擔。
2. 此保險收入主要為一般保險費(基於投保薪資)以及補充保險費(基於其他薪資),其他補充性財源有菸害福利捐和公益彩券盈餘。
3. 簡單來說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
心理健康不僅是指一個人沒有精神心理疾患,
更是指個人的心理 處於一種良好的狀態,
能夠應付日常生活的壓力和需求,
並能夠與人和諧相處、齊心 合力,為社會作出貢獻。
心理健康的人具備以下條件︰
1) 對人生的主觀感受良好和滿意
2) 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價值
3) 了解、接納和適當地處理情緒
4) 保持高度的個人自主和自我效能
5) 擁有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夠接納他人,亦能被人接受
6) 能保持有益身心的健康行為和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同學有任何心理不愉快請洽本校輔導室或學務處唷!!
相關健康促進資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