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煙霧裊裊升起,彷彿人世間的聲音也能隨之傳達給神佛;在馨香環繞的神聖儀式中,似乎就能感受到心裡的平靜與自我的定位。在敬神儀式上扮演著相當特別的角色。
「香」具備三個重要功能,一是宣示敬神儀式的開始,二是扮演人與神之間的溝通橋樑,第三則可使人身心舒暢,更有人透過香灰來治病。
最早可追溯至元明時期,常用於寺廟的計時工具,由於燃燒時間長,又被稱為「仙香」或「長壽香」。藉由線香,能夠通達神明、祖先及親人,能感受到與他們的連結和溝通,使用祭品或是植物焚燒祭拜,慢慢演變至現今的線香。
傳統線香所使用的香粉是中藥材,香腳、黏著劑也都是天然成分,所以對人體是無害且有益的,台灣地區常見的香粉成分共二十多種:細梗香草、大黃、米蘭、靈香草、甘松、丁香及肉桂等。 如今成本及量產問題,傳統線香逐漸被化學線香所取代,因此現在不建議塗抹或攝取香灰。
傳統習俗的正當性,放在講求環保的當代社會中,不免遭受到衝擊,以科學的角度來說,燃燒紙錢的空氣汙染、毒害性,是十分危害自身健康。以傳統性來說,燒紙錢的習俗已經流傳千年之久,即便歷史的開端是商人的手法,但必須承認的是,這習俗也實實在在的流傳至今,我們必須思考習俗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改良,在傳統信仰和環保意識中取得平衡。
A. 增加體積,並促進空氣流通
B. 使本來疊在一起的金紙分開,增加表面積
C. 使其可以垂直下降
答案就是~~~~~~~~~~以上皆是!
因為把金紙折成V字形,可以讓金爐裡的金紙以立體的形狀堆疊起來,可以讓保留空間讓空氣順暢穿梭,同時也增加表面積,加速燃燒;如果是整疊金紙原封不動地丟入的話,夾在中間的部分就要等外部都燒完才會燒到,不但增加燃燒時間,也有可能使燃燒不完全,增加灰燼。
如果紙沒影經過折的步驟就往下放,會發現遭受空氣阻力的影響,不會直直落下,金紙也是這種原理,如果沒有折成山形,不管怎麼丟,都丟不太進金爐裡面!
人們拿起香向祂們祈稟時,便是在心中默默給予自己希望與能量;拜神最大的能量並非仙佛給予的祝福,而是藉由拜拜過程中提醒自己「手上還有希望」。用真誠的虔誠心與恭敬心向祂們膜拜時,所產生的無形能量,自然而然地牽引了人與仙佛殊勝精神;欲望太強、雜念太多,都會阻礙我們與仙佛之間順暢的心靈溝通。
簡單來說,拜拜是希望透過每一次的膜拜來擦亮自己的心,好承襲仙佛的偉大與殊勝精神,以大無畏的精神透過智慧與勇氣解決紅塵俗事。
最好的拜拜不是每拜必求,下次可以試著拿起香,帶著一顆虔誠的心告訴祂們:「願弟子能效法堂上仙佛的精神。」靜靜地去感受拜拜當下所帶來的內心寧靜,或許比向祂們求財富、求權力、求愛情來得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