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薪傳鄭子太極拳協會成立簡介
Kaohsiung CMC Tai Chi Chuan Heritage Association
源起 鄭曼青宗師 以鄭子37 式推廣『善與人同、達兼天下』,鄭子太極拳 37 式係五絕老人(詩、書、畫、醫、拳),鄭曼青大師 (1900~1975),於 1938 年任湖南省國術館長時,為適應工商社會講究時效之需要,並配合推行軍公教警暨全民運動之宗旨,由楊家老架 108 式精簡為 37 式,以利推展。
由於套路整體設計完美每一動作均按照拳理拳法運作,虛實分清,姿勢鬆柔,周身輕靈,優雅美觀,用意不用力,順乎自然,故而適合男女老幼各年齡層人的運動。亦是修身養性、保健袪病,延年益壽的不二法門。
『善與人同、達兼天下』是鄭宗師推廣太極拳之宗旨。
鞠鴻賓大師(1917~2013)乃鄭曼青宗師之嫡傳弟子,秉持師命『善與人同、達兼天下』的情懷,特於民國 57年起(1968 年)至今陸續成立『高雄市太極拳協會、財團法人鄭子太極拳發展基金會』,全面推廣鄭子太極拳全民運動,並於同年七月購置「鄭曼青宗師紀念會館」,以為會所,館內恭立鄭宗師銅像,供眾弟子瞻仰與追思。
鞠鴻賓大師授徒 50 餘年,學生遍及海內外,於民國 92 年(2003年)榮獲第十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為紀念鞠鴻賓大師榮獲薪傳獎,並使鄭子太極拳得以薪火相傳,乃規劃成立各地薪傳協會及全國總會。
同年各界師輩遵從鄭曼青宗師、鞠鴻賓大師之理念,推廣鄭宗師之絕學。以鄭子太極拳為骨幹,融合太極一家親為基礎,薪火相傳為架構,發揚國際化為終極目標。並由當時的高雄市前金教練場-『王錦士老師』來籌備,並於次年創立以鄭子為基礎、講求太極一家親、薪火相傳之理念,並以國際化為方向之下,率先成立『高雄市薪傳鄭子太極拳協會』。有了高雄薪傳落下的種子,全省各地區紛紛響應號召,陸續在當地成立各協會,並於97年6月22日成立『中華國際鄭子太極拳總會』,這才是真正的邁向國際化之路。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國際薪傳鄭子太極拳總會成立簡介一文,高雄市太極拳協會協會沿革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