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寶先生:古寧頭戰役的勇士
謝國寶先生:古寧頭戰役的勇士
謝國寶先生,古寧頭戰役中的英勇戰士。當年僅21歲的他,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遭遇子彈射穿左小腿的重傷。對於未能在戰場上犧牲,他表達了深深的遺憾,認為戰死沙場是軍人最後的歸宿。
民國38年10月25日,這場持續三天三夜的古寧頭戰役最終由國軍取得勝利,開啟了國共之間長期的對峙局面。70年後,謝國寶先生重返戰地,向陣亡的戰友們致意,並榮獲總統蔡英文頒發的「古寧頭戰役70週年紀念章」。
在戰役中,謝國寶擔任19軍輜重營的上尉副營長,與年輕的官兵們一起,抱持著「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為保衛家國而戰。他認為,國軍之所以能勝利,得益於指揮層的智慧和共軍對兩棲作戰的不熟悉。
謝國寶的軍旅生涯不僅止於古寧頭戰役,他也參與了47年的八二三戰役,並以陸軍上校身份退役。退役後,他在革命實踐研究院擔任教職,培育出許多知名學者,如前台灣大學校長孫震和前政治大學校長張京育。
即便年事已高,謝國寶仍對國家大事保持關注,他支持吳稚暉生前的「無政府主義」理念,認為政府應盡量減少干預,以民眾福祉為優先。
謝國寶先生的故事不僅是一段戰爭歷史的見證,更是一個關於勇氣、責任和對國家無悔奉獻的生活寫照。他的經歷和精神將永遠銘刻在古寧頭戰役及國家歷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