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法國城市和地區宣稱他們所產的馬卡龍歷史悠久,種類多樣,尤其是在洛林(南錫和布雷)、巴斯克地區(聖讓德呂)、聖埃米里翁、亞眠、蒙特莫里隆、勒多拉、索村、沙烏地爾、科爾默里茹瓦厄斯和勃艮第的聖克魯瓦。[8]
由法國亞眠出產的亞眠馬卡龍,是一種小而圓形的馬卡龍,麵餅由杏仁糊,水果和蜂蜜製成,最早記載日期在1855年。
蒙特莫里隆城因為它的馬卡龍而著名,那裡還有一座馬卡龍博物館。Rannou-Métivier公司是 蒙特莫里隆城裡歷史最悠久的馬卡龍生產者,可以追溯至1920年。 蒙特莫里隆城的馬卡龍配方至今未變,保存了有150年之久。[10]
洛林地區的南錫城有一段關於馬卡龍的有名歷史。傳說,雷米雷蒙修女院的院長創立了一套叫做"Dames du Saint-Sacrement"的修女規矩,這套規矩在飲食方面相當嚴格,禁止吃肉。兩個修女Marguerite 和Marie-Elisabeth據說創造了南錫馬卡龍以滿足她們飲食上的需要。她們以「馬卡龍姐妹」而著名。1952年,南錫城為了紀念她們,以她們的名字命名Rue de la Hache,也就是馬卡龍的誕生地。
在瑞士, Luxemburgerli(也叫做Luxembourger)是位於瑞士蘇黎世,由Confiserie Sprüngli創辦的餜子品牌。Luxemburgerli是一種由兩片杏仁蛋白霜夾奶油乳酪的馬卡龍。Luxemburgerli比別的馬卡龍更小更輕。據說它們更輕更薄。Luxemburgerli馬卡龍的口味有:香草味、巧克力味、巧克力脆片味、焦糖味、榛果味、香檳味、杏仁酒味、阿瑪雷托味、抹茶味、肉桂味、檸檬味、橘子味以及樹莓味。很多口味都是季節性的。在冷藏的情況下保質期是三到五天。
馬卡龍在韓國十分流行。[19] 它在韓語中被叫做"ma-ka-rong"(마카롱)。綠茶粉或綠茶可以被用來製作綠茶馬卡龍。
馬卡龍在日本被叫做 "makaron"(マカロン),[22] 也是一種流行的糕點。有一種版本也叫馬卡龍,但是用花生粉代替了杏仁粉,是和菓子口味的,在日本廣泛流行。
法國馬卡龍名店Ladurée曾入駐臺灣,引發一股精緻甜點馬卡龍的風潮[23]。台北馬卡龍名店單價在50~138元。
臺灣本土自創的西式糕點牛粒,或稱「小西點」,因牛粒外型與法國馬卡龍相似,在法國馬卡龍引進台灣後,而被稱作「臺式馬卡龍」,但牛粒與馬卡龍做法與口味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