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後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86週 第33~34篇
(當篇讀經:林後四10~18)
第86週.第四日
第三十四篇 耶穌的治死與裏面之人的更新(二)
當日讀經:林後四10~12。
哥林多後書第四章
三.靠著瓦器裏寶貝的能力,活出釘死的生活,彰顯復活的生命 四7~18
10身體上常帶着耶穌的治死,使耶穌的生命也顯明在我們的身體上。11因爲我們這活着的人,是常爲耶穌被交於死,使耶穌的生命,也在我們這必死的肉身上顯明出來。12這樣,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命卻在你們身上發動。13並且照經上所記:「我信,所以我說話;」我們旣有這同樣信心的靈,也就信,所以也就說話,14知道那叫主耶穌復活的,也必叫我們與耶穌一同復活,並且叫我們與你們一同站在祂面前。15因爲凡事都是爲你們,好叫恩典藉着更多的人而增多,使感謝洋溢,以致榮耀歸與神。16所以我們不喪膽,反而我們外面的人雖然在毀壞,我們裏面的人卻日日在更新。17因爲我們這短暫輕微的苦楚,要極盡超越的爲我們成就永遠重大的榮耀。18我們原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爲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纔是永遠的。
耶穌的死
禱讀:
林後4:10 身體上常帶着耶穌的治死,使耶穌的生命也顯明在我們的身體上。
林後4:16 所以我們不喪膽,反而我們外面的人雖然在毀壞,我們裏面的人卻日日在更新。
生命讀經:
保羅在林後四章十節說,『身體上常帶着耶穌的治死,使耶穌的生命也顯明在我們的身體上。』保羅在這節經文說到『耶穌的治死』。他在這裏爲甚麼用這個辭?我們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再來看耶穌是誰。
耶穌這人的起源、源頭是神。耶穌是神成了肉體,是神在童女的腹中成孕。在外面,耶穌是人;但在裏面,耶穌乃是神。因此,耶穌並不簡單。這個拿撒勒人是一位奇妙的人物。當祂在地上的時候,外面看來祂各方面都是低微的。祂生在馬槽裏,長在人所藐視的拿撒勒城一個窮木匠家裏。但是耶穌裏面是榮耀的,因爲至高的神在祂裏面。外面看來,耶穌是個卑微的人;但祂裏面是至高的神。耶穌真是奇妙。
耶穌的死
現在我們必須來看耶穌的死這件事。許多基督徒題到基督的死,但他們所領會的只限於救贖。照他們的觀念,耶穌的死只是爲着救贖。他們常常引用這節經文:『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之罪的!』(約一29。)基督的死是爲着救贖,這完全是對的。我們和別的基督徒同樣相信這個事實,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救贖只是基督之死的一方面,祂的死還有其他許多方面。
我們在林後四章所看見的,不是救贖這一面,也不是分賜生命這一面,乃是毀壞、銷毀這一面。根據這一章聖經,耶穌的死是爲了叫我們外面的人銷毀、磨損。爲這緣故,保羅在十六節說,『外面的人雖然在毀壞。』
耶穌這人雖然是神成了肉體,是神成爲人,但甚至祂外面的人也需要被銷毀。按外面的情形看,主耶穌是卑微的。但從屬靈一面看,主耶穌不是一個無關輕重的人。相反的,耶穌等於整個舊造。當祂釘十字架時,不僅是一個拿撒勒人死在十字架上。當耶穌被釘十字架時,整個舊造,包括我們在內,也都釘了十字架。主耶穌不僅爲了成功救贖而死,更是爲了完成神永遠的定旨而死。
神永遠定旨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了結舊造。主耶穌是神成爲人,成了舊造的一部分。主耶穌不是藉着成爲肉體成了在新造裏的人。相反的,祂藉着成爲肉體,成了一個在舊造裏的人,一個需要被銷毀的人。
主耶穌三十歲的時候出來盡職事。在祂盡職事的三年半裏,祂一直被治死。祂是個三十歲的成人,不斷在殺死的過程中。我們不要以爲耶穌只有在物質的十字架上那六個小時被釘死;不,祂至少有三年半,是天天被釘十字架。祂每天過着釘十字架的生活。
主耶穌天天被釘十字架。有時候祂的母親釘祂十字架;有的時候是彼得或別的門徒釘祂十字架。就連門徒對耶穌的愛,也把祂釘了十字架。譬如,彼得越是愛主耶穌,就越把祂釘了十字架。因此,耶穌實際上被羅馬人釘十字架以前,已經一再被祂的母親、祂的兄弟、和祂的門徒釘了十字架。約翰七章有一個例子,是主被祂的兄弟釘了十字架。
事實上,在主耶穌盡職事的三年半期間,祂主要的不是天天活,乃是天天死。祂過的是釘十字架的生活。這就是保羅所說『耶穌的治死』的意思。這樣的釘十字架是緩慢的、逐漸的、持續不斷的。
現在我們能明白,主耶穌不是只在物質的十字架上那六個小時纔被釘十字架,祂至少有三年半之久是不斷、逐漸、緩慢的被釘十字架。用保羅的話說,這種逐漸的釘十字架,就是耶穌的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