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後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86週 第33~34篇
(當篇讀經:林後四10~18)
第86週.第二日
第三十三篇 耶穌的治死與裏面之人的更新(一)
當日讀經:林後四10~11,15~16。
哥林多後書第四章
三.靠著瓦器裏寶貝的能力,活出釘死的生活,彰顯復活的生命 四7~18
10身體上常帶著耶穌的治死,使耶穌的生命也顯明在我們的身體上。11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使耶穌的生命,也在我們這必死的肉身上顯明出來。15因爲凡事都是爲你們,好叫恩典藉着更多的人而增多,使感謝洋溢,以致榮耀歸與神。16所以我們不喪膽,反而我們外面的人雖然在毀壞,我們裏面的人卻日日在更新。
生活的記載(續)
因着生活而彀資格
生活的耶穌
禱讀:
林後4:10 身體上常帶着耶穌的治死,使耶穌的生命也顯明在我們的身體上。
林後4:11 因爲我們這活着的人,是常爲耶穌被交於死,使耶穌的生命,也在我們這必死的肉身上顯明出來。
生命讀經:
生活的記載(續)
福音書多次指明,主耶穌並不在意成就偉大的工作。我們都知道,主在盡職期間,行了許多神蹟。其中一個神蹟就是用五餅二魚食飽五千以上的群眾。主耶穌用五餅二魚給這樣一大群人喫飽,這豈不是一個奇妙的神蹟麼?這當然是個偉大的神蹟。約翰六章十四節描述眾人對這神蹟的反應:『眾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就說,這真是那要到世上來的申言者。』下一節經文描述主耶穌的反應:『耶穌旣知道眾人要來強逼祂作王,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這指明主耶穌並不在意有許多人跟從祂。祂不在意群眾,反而逕自走開了。但是我們若與主一同在那裏,當我們看見一大群人跟隨主,也許會很興奮。我們可能會讚美神祝福了這個工作,爲着這麼多人跟隨主而感謝神。然而,主耶穌並不興奮。祂不讓人擁護祂作王。主離開了群眾,退到山上去禱告。
十二章又有一個例子,給我們看見主所注重的是生活,而不是工作。在耶路撒冷有大批群眾熱烈歡迎主耶穌。他們拿着棕樹枝,出去迎接祂,喊着說,『和散那,在主名裏來的以色列王,是當受頌讚的!』(13。)甚至法利賽人也承認,世人都跟隨祂去了。(19。)不僅如此,當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主,希利尼人在找祂的時候,祂回答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23~24。)這清楚指明,主耶穌所在意的不是工作,乃是生活。四福音裏有許多這樣的例證。每當眾人照着他們天然的觀念,以爲時機到了,主可以成就一項偉大的工作時,主從來沒有利用那種時機,反而離開了。祂不是來作偉大工作的,祂所關心的乃是生活。
因着生活而彀資格
那位上十字架成功救贖,爲要完成神永遠定旨的主,不是一位偉大的作工者。主耶穌不是因着傑出的工作,纔彀資格成爲救贖主。使祂有資格成爲救贖主的,乃是祂所活出的生活。我們從福音書中可以知道,耶穌不是一個住在大城內華廈裏有名的人。不,祂乃是在人所藐視的加利利地,人所藐視的拿撒勒城中,一個木匠家裏長大的人。但是祂所活出的生活卻使祂彀資格成爲救贖主,好完成神永遠的定旨。
我們要看見,主耶穌彀資格是因着生活,而不是因着工作,這是很要緊的。生活比工作優先,這在今天主的恢復裏是非常重要的一面。主想要恢復一種生活;祂所尋求的不是要成就復興的工作。
生活的耶穌
從宗教改革以來,基督徒常常爲着復興禱告。有些人爲着大復興禱告,以激勵所有的信徒。但是根據歷史來看,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復興。當然,八十年前左右,在威爾斯有過一次復興。當時一些基督徒領袖很興奮,盼望復興能擴展到各大洲;但那一次復興並沒有擴展到世界各地。事實上,幾年以後復興就漸漸消退,連威爾斯當地也不例外。
一九五八年,我應邀到倫敦一個地方去。有一天,接待我的主人開車帶我經過英格蘭與蘇格蘭的鄉間。他開車的時候,指着窗外說,那些在蘇格蘭鄉間的人,其中有許多從來沒有聽過耶穌的名。他接着告訴我,蘇格蘭很像一個信奉異教的國家。然而,蘇格蘭離開當初有過一次大復興的威爾斯並不遠。這指明復興的路是行不通的。只有一件事行得通,那就是生活。這就是耶穌來不是要成就偉大工作的原因。祂來乃是要活出一種生活。現今祂的生命已經擴展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祂不是一位作工的耶穌,祂乃是一位生活的耶穌。
我必須向主恢復中的聖徒指出,甚至我們中間有許多人,長幼都有,仍舊關心工作。我們下意識裏、或不知不覺中,仍然對爲主作工感興趣。譬如,有些人羨慕作偉大的傳福音者。在你心裏,在你下意識中,可能還有推行偉大工作的想法。我鼓勵你把這種想法放下。神不在意任何工作。基督徒中間許多的破壞,都是人工作的結果。我們越努力爲主作工,就造成越多的難處,導致越多的破壞。我相信這就是保羅在證實他職事時,用到耶穌這名的原因。他不是說,『主耶穌基督,萬王之王,萬主之主。』他乃是簡單的說到耶穌,說到耶穌的治死、耶穌的生命、以及爲耶穌的緣故。在保羅身上顯明出來的生命,不是一個偉人的生命,乃是耶穌的生命,祂出自人所藐視的地區,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