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後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90週 第41~42篇
(當篇讀經:林後六3~12)
第90週.第二日
第四十一篇 新約的執事(十)
當日讀經:林後六9~13。
哥林多後書第六章
2.和好職事的彀用生命 六3~13
9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的;似乎在死,看哪,我們卻活著;似乎受管教,卻不被治死;10似乎憂愁,卻常常喜樂;似乎貧窮,卻叫許多人富足;似乎一無所有,卻擁有萬有。11哥林多人哪,我們的口向你們是張開的,我們的心是寬宏的;12在我們裏面,你們並不受限制,你們乃是限制在自己的心腸裏。13但你們也要寬宏,作同樣的報答,我像對孩子說的。
似乎在死,看哪,我們卻活着
似乎受管教,卻不被治死
似乎憂愁,卻常常喜樂
似乎貧窮,卻叫許多人富足
似乎一無所有,卻擁有萬有
向信徒口是張開的,心是寬宏的
禱讀:
林後6:9 …似乎在死,看哪,我們卻活着;似乎受管教,卻不被治死;
林後6:10 似乎憂愁,卻常常喜樂;似乎貧窮,卻叫許多人富足;似乎一無所有,卻擁有萬有。
生命讀經:
似乎在死,看哪,我們卻活着
使徒們在受逼迫時,似乎在死;(一8~10,四11,林前十五31;)但在主的復活裏,卻是活着的。(林後四10~11。)我們應當也是那些被置於死地,天天死,並在復活裏活着的人。
似乎受管教,卻不被治死
保羅在六章九節又說,『似乎受管教,卻不被治死。』按反對者膚淺的認識,使徒似乎是受管教;但在神主宰的看顧下,卻不被治死。當我們在受苦時,那些眼光膚淺的人會說,『這些人遭神懲罰。他們若不是受神懲罰,爲甚麼受這麼多苦?』雖然如此,我們在受苦時,仍然在神主宰的看顧之下,而不被治死。因此,我們雖然受苦,卻是活着。
似乎憂愁,卻常常喜樂
使徒們因着眾召會消極的光景,(十一28,)似乎憂愁;但在基督彀用的恩典和復活的生命裏,(十二9~10,)卻常常喜樂。
似乎貧窮,卻叫許多人富足
保羅在六章十節也說到使徒們『似乎貧窮,卻叫許多人富足』。他們在物質上,似乎貧窮;但在屬靈的豐富上,卻叫許多人富足。(弗三8。)
似乎一無所有,卻擁有萬有
末了保羅在林後六章十節說,『似乎一無所有,卻擁有萬有。』他們在人這面,似乎一無所有;但在神聖的經綸裏,卻擁有萬有。
我們必須問自己,我們是不是這些經節所描述的七種人。我們也該查對自己,有沒有前面十八項的資格和三組的事物。在這些經節裏,論到十八項資格,是用『在…上』或『以…』;論到三組事物,是用『藉着…』;論到七種人,是用『似乎…』。關於七種人,我們應當似乎是迷惑人的,卻是真誠的;似乎不爲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的;似乎在死,卻活着;似乎受管教,卻不被治死;似乎憂愁,卻常常喜樂;似乎貧窮,卻叫許多人富足;似乎一無所有,卻擁有萬有。一面,我們應當似乎是迷惑人的,似乎不爲人所知,似乎在死,似乎受管教,似乎憂愁,似乎貧窮,似乎一無所有。另一面,我們應當是真誠的,是人所共知的,是活着的,是不被治死的,是常常喜樂的,是叫許多人富足的,是擁有萬有的。我們不該僅僅自己在屬靈上是豐富的,也該使別人富足。不僅如此,我們應當至少是天使所共知的。
向信徒口是張開的,心是寬宏的
保羅在十一節接着說,『哥林多人哪,我們的口向你們是張開的,我們的心是寬宏的。』使徒如此全然成熟、適應一切,如三至十節所描述的,向着信徒他們的口是張開的,他們的心是寬宏的。使徒有寬宏的心,能容納所有的信徒,不論他們的光景如何;使徒也有張開的口,率直的向所有的信徒指出他們誤入歧途的真實光景。要將誤入歧途、被岔開的信徒帶回與神和好,需要這樣的敞開與寬宏。保羅在十二節繼續說,『在我們裏面,你們並不受限制,你們乃是限制在自己的心腸裏。』哥林多的信徒像小孩子,(13,)他們的心腸向着使徒是受限制的、小氣的。小孩子的情感都是非常狹窄,很容易被糾正他們的人所得罪。這裏的『心腸』,或作,『裏面的各部分』,與七章十五節者同。同一個字用於腓立比一章八節:『神可爲我作見證,我在基督耶穌的心腸裏,怎樣切切的想念你們眾人。』原文這字表徵裏面的情感,指柔細的憐憫和同情。
保羅在林後六章十三節向哥林多人發出呼籲:『但你們也要寬宏,作同樣的報答,我像對孩子說的。』使徒要哥林多信徒,以同樣寬宏的心報答他,在愛裏接納他。
保羅在十三節用了『孩子』這辭,指明使徒認爲哥林多的信徒是小孩子。不僅如此,這也指明使徒在對付他們時,像父親對孩子說話。
保羅在這一節裏,要求哥林多人寬宏。寬宏需要生命的長大和成熟,這是哥林多的信徒所缺的。(林前三1,6,十四20。)使徒在他們身上勞苦,好補上這缺欠。照着林後五章末了接下來的經文看,因生命長大成熟而寬宏,相當於與神完全和好。使徒這樣寫,是要完成他使信徒和好的職事;他們與神和好,不過是在半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