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後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92週 第45~46篇
(當篇讀經:林後七2~16)
第92週.第二日
第四十五篇 新約的執事(十四)
當日讀經:林後七2~11。
哥林多後書第七章
4.使徒供應的生命對信徒的親密關切 七2~16
2你們要容納我們,我們未曾虧負誰,未曾敗壞誰,未曾占誰的便宜。3我說這話,不是為定罪你們,因我先前說過,你們是在我們的心裏,以至同死同活。4我向你們大大的放膽,我為你們多多的誇口;我滿得安慰,在我們一切的患難中,我格外的洋溢喜樂。5原來我們就是到了馬其頓,我們的肉身也不得安寧,反而凡事遭患難,外有爭戰,內有懼怕。6但那安慰頹喪之人的神,藉著提多來,安慰了我們;7不但藉著他來,也藉著他在你們身上所得的安慰,安慰了我們,因他把你們的切望、你們的哀慟、和你們為我的熱心,都告訴了我們,叫我更加喜樂。8我雖曾寫信叫你們憂愁,我並不懊悔;雖然我曾懊悔過,(因我曉得那信曾叫你們憂愁,儘管是一時的,)9如今我卻喜樂,不是因你們憂愁,乃是因你們憂愁以致悔改,因為你們照著神憂愁,就不至於在任何事上,因我們受虧損了。10因為照著神憂愁,生出悔改以致得救,是沒有後悔的,但世上的憂愁是產生死亡。11且看這事,你們照著神憂愁,在你們中間已產生何等的熱誠、甚而自訴、甚而憤恨、甚而懼怕、甚而切望、甚而熱心、甚而責罰。在各方面,你們都證薦自己在那件事上是純潔的。
親切柔和的話(續)
照著神憂愁
七個要緊的詞
禱讀:
林後7:10 因為照著神憂愁,生出悔改以致得救,是沒有後悔的,但世上的憂愁是產生死亡。
林後7:11 …你們照著神憂愁,在你們中間已產生何等的熱誠、甚而自訴、甚而憤恨、甚而懼怕、甚而切望、甚而熱心、甚而責罰。在各方面,你們都證薦自己在那件事上是純潔的。
生命讀經:
親切柔和的話(續)
在這一章裏,我們看不到神學、倫理或宗教。就某一面意義說,甚至看不到所謂的屬靈。我們若沒有彀多的經歷,就無法說明林後七章裏所啟示的。我開始瞭解這一章,不僅是藉著研究,也是藉著經歷,雖然我的經歷有限。從經歷中我看見,保羅在這裏所說的,不是神學或道理、倫理或道德、宗教或屬靈。他所表達的是對哥林多信徒深摯、柔細且親密的關切。他的話非常摸著人。
保羅的話是柔和的,滿了親密的關切,卻有能力和衝擊力,能深深摸著哥林多的信徒。箴言二十五章十五節說,『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溫柔、柔和的話,甚至能把硬骨折斷。保羅向哥林多信徒說實話、擺出事實時,知道他不能不責備他們。但由於他對他們柔細的關切,他說的話就柔和多了、甜美多了。願我們都向保羅學習。
保羅在林後七章九節說,『如今我卻喜樂,不是因你們憂愁,乃是因你們憂愁以致悔改,因為你們照著神憂愁,就不至於在任何事上,因我們受虧損了。』這裏的悔改,就是保羅寫第一封書信時所要得的結果。使徒的第一封書信,使哥林多信徒照著神憂愁,不是為著別的憂愁。這指明他們已被帶回與神和好。九節看來好像只有這麼一個小點要說,但保羅卻刻意加長他的措辭。這也顯明他的柔細、他的親密關切。
在這一節裏我們看見,保羅的靈是柔和的,他整個人都非常甜美。你也許會問,我們如何得知這事。我們從保羅這一節所說的話,可以知道他是一個柔細的人,他的靈是柔和的,他裏面的人是甜美的。然而,他不耍手腕,也不客套。柔細、柔和、甜美,完全不同於客套。一個人可能很客套,卻一點也不柔和或甜美。那種客套,並不讓人覺得舒服。一面說,一個人可能很有禮貌,一面卻同時叫人覺得很剛硬、傲慢、驕傲。保羅完全不是這種人,他不客套,也不耍手腕(這是更糟的)。他是柔細、柔和、甜美的。
照著神憂愁
十節說,『因為照著神憂愁,生出悔改以致得救,是沒有後悔的,但世上的憂愁是產生死亡。』這裏的得救是指與神和好,(五20,)帶進更多與死亡相對的生命。使徒由此看見他寫給哥林多信徒第一封書信的果子。
保羅在十一節繼續說,『且看這事,你們照著神憂愁,在你們中間已產生何等的熱誠、甚而自訴、甚而憤恨、甚而懼怕、甚而切望、甚而熱心、甚而責罰。在各方面,你們都證薦自己在那件事上是純潔的。』哥林多信徒照著神憂愁,就產生熱誠。這裏的熱誠,在原文有慇勤的意思;指悔改的哥林多信徒向著使徒熱誠的顧念,因為使徒在愛中關切他們與神的關係,以及他們在神面前的光景。先前他們毫不在意使徒對他們的關切,現今他們悔改了,就對這事既在意又熱誠。本節所列,哥林多信徒悔改的憂愁所產生的七種結果,全是使徒給他們第一封書信的豐富收穫。
七個要緊的辭
十一節裏有七個要緊的辭:熱誠、自訴、憤恨、懼怕、切望、熱心、責罰。另外還有六個『甚而』,原文意,不但如此,並且。我們仔細讀十一節,會發現『熱誠』這個辭是獨立的,另外六個辭說出照著神而悔改的憂愁,所產生末了的六個結果,可分為三組:第一組與哥林多信徒的羞恥感有關,第二組與使徒有關,第三組與犯過者有關。(Bengel,本格爾。)衛斯特(Wuest)的譯本也指明這點,三次用『是的,…事實是』的語法:『是的,你們在言辭上表白自己,事實是憤恨;是的,恐懼,事實是想念;是的,熱心,事實是給與管教的責罰。』
十一節的『熱誠』意思是熱切的顧念。保羅好像對他們說,『哥林多信徒阿,你們一點沒有想到我們這些使徒,更沒有想到我。但在我寫給你們的第一封書信中,我責備你們,結果使你們照著神憂愁。這樣的憂愁,就生出悔改以致得救;也叫你們對我們有熱切的顧念。現今你們對我們的熱誠恢復了。我第一次到你們那裏的時候,你們的確熱切的顧念我。但有些假教師來,使你們受打岔、被誤導,而失去對我們熱切的顧念。現今,你們因憂愁而生出悔改以致得救,你們又重新對我們有熱切的顧念。』
事實上,保羅是在指出哥林多人的短處,但他表達得相當柔細、柔和、甜美。他陳明事實的方式非常柔細。假如我是哥林多信徒,讀了這些話一定會很羞愧,我是因著使徒纔得救的,竟然會被人迷惑、誤導,失去了對使徒熱切的顧念。
十一節的『自訴』,原文有『表白』的意思。這是指哥林多的信徒藉著提多,向保羅表白他們自己在那過犯上是清白的。他們經歷了悔改以致得救之後,就知道哥林多召會的光景是不對的。在前書中,保羅曾責備他們,要他們謙卑下來。他們中間發生了極嚴重的惡事,他們竟然不覺得羞恥;反而容讓亂倫的大罪,還自認為有可誇的。所以,全召會都一同受責備。因著哥林多的信徒悔改,他們就與神和好,並且想要表明自己的清白。他們熱切的要把他們的情形清楚的告訴使徒保羅。
保羅在十一節也說到哥林多人的憤恨。這是對於過犯和犯過者的憤恨。他們在竭力表明自己的清白時,對那過犯和犯罪的人滿了憤恨。他們知道自己的光景是有罪的,所以悔改了,他們要為此表白自己,並且對此滿了憤恨。他們的感覺,一面是自訴,是為自己表白,一面又是憤恨。